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

镇关西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二个反面人物,但很明显这哥们是个龙套,为衬托鲁达而来。那么镇关西是衬托了鲁达什么呢?英雄主义?打抱不平?侠义心肠?咱要看原著的话,并非如此。镇关西衬托下的鲁达,那可比镇关西“镇关西”多了

故事情节大家很熟悉了,我印象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选入过课本。假如有学生党点开本文,现在可以关掉了,否则关于这课的练习题就得不了分,我实在解读不出英雄气概来。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

且说这位镇关西,姓郑,我们可以叫他郑某。但是他还有很多其他的称呼,比如江湖上叫他镇关西,老百姓叫他郑大官人,当官的叫他郑屠。职业是杀猪卖肉的屠夫,但又不是一般的屠夫。

放在古代,屠夫其实是社会底层。摆摊的嘛,你懂的,稍有不慎,摊子就被踹飞了。比如历史上我们很熟悉的屠夫樊哙,摆个小摊不容易,遇上刘亭长来吃肉,都不敢要钱。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2)

但是这位郑屠不一样,他是个有点社会地位的屠夫,因为他是有背景的。他背后的保护伞是当地最大的官小种经略相公,也就是鲁达的上司。

背后有人,郑屠就能堂而皇之的变身郑大官人,当了渭州城西关一带的恶霸,所以被称为镇关西。

郑屠是个坏人啊,在小说中,他霸占了金翠莲。后来郑夫人把金翠莲赶走,郑屠索要三千贯的分手费。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3)

这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可能没想过,这个故事有水分。因为这是金老二口述的,金老二是个艺人,估计会说书,他讲故事肯定捡对自己有利的说。不过金老二口述的故事,还有些奇怪的信息传来。

比如,郑屠和金翠莲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强行霸占?如果是,那么无法无天的郑屠找他们要三千贯分手费,并不需要什么文书。另外,明知道他们没有三千贯,而且猴年马月也凑不够三千贯,郑屠这是何必呢?

再比如,所谓三千贯的文书,金老二签字了没?如果没签字,那么这是废纸一张,郑屠耍流氓就可以了,没必要还搞得这么讲法律。那如果是金老二签字了,那就说明这三千贯他拿到了,不拿钱就签字?金老二疯了还是郑屠逼迫的?这点存疑。不过,根据金老二逃出渭州后,从再次把女儿嫁给了财主当妾的行为来看,金老二拿卖闺女当生意干是完全有可能的。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4)

而金翠莲为何三个月被郑大娘子赶出来?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你琢磨下,假如郑大娘子这么厉害,郑屠当初会把金翠莲安排到外宅。既然郑屠敢把金翠莲接回家,说明他老婆这关是过得去的。

后来的三个月发生了什么,那就不晓得了。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金翠莲一定是受害者,作者在这里其实留了伏笔。潘家酒肆里,金翠莲跟鲁达诉冤情。合起来,正好是“潘金莲”三个字。可以说,这是作者给我们的暗示。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5)

至于金翠莲和郑屠的恩恩怨怨并不是重点,到底情况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给鲁达带来的反应。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鲁达是比镇关西更恐怖的人物。喝着酒,听见隔壁有人哭,就气得摔碟子砸碗的。这么横的大佬,那绝对比镇关西可怕。那么鲁达为啥这么愤怒?因为正义感爆棚?完全不是,主要是这哥们今天宴请史进、李忠这两个初次见面的朋友,不横起来没面子。

也因此,鲁达听完金老二的故事,号称当场就要打死郑屠。那意思是,在渭州地面上,自己的势力可比什么镇关西大多了。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6)

那么鲁达真的比郑屠势力大吗?真不见得,估计经略府里的提辖满园都是,但经略府下属的肉铺在渭州就一个。

所以呢,鲁达给了金家钱,帮他们跑路,而自己去找郑屠晦气的时候,从不说自己要怎么着郑屠,而是打着小种经略相公的旗号消遣郑屠。当郑屠知道不是小种经略相公派鲁达来的之后,马上收起恭顺,拔刀就要弄死鲁达。当然了,打不过鲁达那是他晦气。鲁达也没想打死他,完全是失手造成的。

为了面子打架的鲁达,不幸成了通缉犯,从此逃难江湖。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7)

这件事说白了,其实就是小种经略相公的家奴内讧,鲁达失手废了郑屠。鲁达压根不会去调查金翠莲案的真相,对他来说没意义,他只想揍一顿那个外号叫镇关西的屠夫,仅此而已。

可惜,命运无常。鲁达也没想到,自己为了面子打了一架,居然让自己成了逃犯,让郑屠成了死尸,让金家绝地逆袭。

鲁达的悲剧,因为他为了面子冲动了。其实郑屠的悲剧,也是因为面子冲动了。他肯定打不过鲁达,之所以这哥们敢拿刀子上,是因为自己手下还有十几个小弟撑场面。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小弟没有不惧怕鲁达的,谁也不敢来帮忙,最多密切关注,内心强烈谴责。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8)

为什么呢?都是小种经略相公的家奴,明显都不是几个家奴的家奴能惹得起的。地方官不敢奈何郑屠,所以他是镇关西。同样,地方官也不敢奈何鲁达。

其实鲁达根本不用跑,小种经略相公的人,属于特权阶层,杀个人算个屁事。

比如鲁达杀人后,官府去找小种经略相公商量,抓还是不抓?那废话,小种经略相公当然不能明着护短。但他的内心独白是:鲁达杀人不能护短,得教他抵赖。(原文:这鲁达虽好武艺,只见性格粗卤。今番做出人命事,俺如何护得短?……须教他推问使得。)

然后,小种经略相公告诉知府:这货是我爹的人,得依法办事。必须是他招供后,才能商量定罪。另外,这事得请示我爹才能判决。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9)

知府当然明白这是啥意思,他保证先抓人,后请示老种经略再做决断。

这就是官场的黑话,假如小种经略相公不想保鲁达,一定是说:你依法办事,不用问我。

各行各业都有黑话,唯独这官场的黑话每个字你都懂,就是连一块意思跟大家想的不一样。

可问题是鲁达跑了,知府怎么办?

知府办案真是绝了,他抓了鲁达的邻居和房东,关了起来。又派人抓了郑屠的邻居,判决了他们不见义勇为罪,打了板子。然后,以渭州府的名义发下海捕文书,结案。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0)

这就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始末,也是鲁提辖真实性格的体现。真要是打抱不平,以他的地位,或者可以找郑屠盘盘道,或者可以打出小种经略相公的旗号找知府走司法程序。

但是,在这个故事中,行侠仗义从来都不是鲁提辖要考虑的,纯属脾气上来了,要揍郑屠一顿解气。至于郑屠和金翠莲的那点事,无论是鲁提辖还是施耐庵,其实都不关心。

对于郑屠来说,这事纯属意外。为了三千贯,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见了阎王也得喊冤。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1)

郑屠虽然是个反派,在渭州城未必会比鲁提辖可怕。郑屠怎么说也是个做生意的,即便是个恶霸,也就是称霸西关一带。鲁提辖可不一样,喝茶不给钱,吃饭不给钱,借钱不还。听说郑大官人欺负人并没有激起同情心,但听说郑大官人是郑屠后,恨不得马上去打死郑屠。而他放走金家父女,更多是为了恶心郑屠。第一次见李忠就借钱,人家卖狗皮膏药换点钱也不容易,给他二两还嫌人家给的少。

我记得有人分析过,说李忠掏钱的时候,用了个“摸”字,说明他吝啬。好像课本也是这么说的,但我们不能这么双标。因为同样是这段文字,往前倒几句,鲁提辖掏钱的时候,也是摸出了五两银子,怎么鲁提辖就不是吝啬了?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2)

抛开先入为主的概念,我们看这些官面上的人,那有什么好人。连路人甲观摩下李忠的膏药,都要被鲁提辖威胁,我实在看不出这是个什么好人。生活中遇到这种人,一定要敬而远之,除非你战斗力爆棚,他才会高看你一眼。

鲁达这种性格,其实像极了《三国演义》里的张飞,也就是所谓的“敬君子不屑小人”,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比如普通的店小二、茶博士、路人甲等,只要不是武师或者达官显贵,鲁达都不放在眼里。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3)

郑屠的结局会让大家普遍觉得大快人心,恶人就该是这个下场。其实如果在现代社会,恶人不该是这个下场。因为郑屠被制裁的前提是倒霉催的惹了鲁提辖,而不是他作恶多端被明正典刑。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转变的思路。

制裁犯罪不是唯一目的,杜绝犯罪才是终极目的。以郑屠为例,他死了,可能会有下一个屠夫继续欺男霸女。郑屠的死,不会让他对作恶有任何的影响。他接受的教训就是别惹当官的,欺负老百姓没事。让切寸金软骨,切就完了。

鲁提辖为什么三次消遣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14)

鲁达在渭州的故事到此为止,郑屠这种小反派自然只是《水浒传》的过客,接下来要说的小反派也不重要,但是能让我们更容易看到人性的极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