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1)


​小编按:“读史论史、镜鉴时弊”是校尉主业,可拗不过时事纷扰,心神有愧,偶尔会破个例,说一些上位者不爱听的话。或许这一篇就是......

是个业余野史爱好者,校尉却也有些小原则,譬如一般不讨论宋以后史事,因为众所周知:“宋亡以后无华夏”。

秉持大历史观来看:我们这个民族之于人类、之于文明的贡献自宋后就几无所为,而自身民族性格、民族命运,自此也基本定型、基本注定,再也无法重塑,无法挽救。

这个民族要想重塑风骨,要想回归健康,要想对文明、对人类有所贡献、有所建树,只能在宋以前,乃至更早的先秦,去寻找失落的风骨、精神。

然今天却要说一个皇帝,与一本书,以及那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这位活在距今460多年前的皇帝,曾躲进深宫几十年,一味烧汞炼丹、鲜闻国事;他治下的子民中,有个落魄“岁贡生”用魔幻笔锋,写出了用“1111个小儿将被挖心肝给皇帝老儿炼药做药引”,这一切就似乎耐人寻味起来了

来来来,今个儿咱就说说这个奇葩的皇帝,和这个奇葩的“国家”。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2)

魔幻故事

自负至极的帝王:其志够荒唐

人道是:明朝十六帝,个个是奇葩;若论头把椅,嘉靖非莫属。

作为大明帝国的第十一任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后简称嘉靖帝)是意外之中得了皇位,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在位长达45年(明朝在位时间最长者)的帝王,“自负至极”四字再贴切不过。

想当年,不过是胡广安陆州一个藩王的世子,只因堂兄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照)崩后无嗣,意外得了皇帝宝座。这位冲龄践祚的乡下藩王世子,聪明是无疑的,然也正是这份聪明,让他在登基之初,在与满朝文武的“入门之争”、“大礼仪之争”(嘉靖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进北京紫禁城时到底走皇帝才能走的正门,还是藩王的偏门,此其一争;既是皇位承继自堂兄,那么是否该承继堂兄正德帝的嗣,或是承继伯父弘治帝的嗣,结果是都不承,而是追封自己父王为帝,直接追溯为祖父成化帝的嗣;此其二争)中先后胜出,让他倍加骄傲自信,乃至自负直极。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3)

自负的嘉靖

这位年轻的,意外得到皇帝宝座,又意外连胜满朝文武的帝王,总觉得天下再也没有人能聪明过他,总觉得这个国家从此撇开内阁,大权独揽,“定于一尊”,非他说了不算。

然而,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宫女刺杀嘉靖帝未遂),貌似打击到了这位自负的帝王,从此彻底的撂开朝政,将之托付与严嵩夫子,一个人躲进深宫,烧汞炼丹,妄求白日飞升。

而纵观此时的大明帝国,早已是纷乱四起,朝政不堪,南倭北虏,百姓们更是民不聊生,以致民间传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讥讽,在人才济济的情况下,硬生生把帝国给祸害的摇摇欲坠,如果有人要把过错归咎到大奸臣严嵩父子身上,可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难怪后世学者,会一针见血道:明亡于嘉靖。

偌大一个帝国,别看表面上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一样轰轰烈烈,其实根子里早就开始腐朽不堪,长河日下,大厦将倾,并非盛世危言。

对时势敏感者,也许早已看出。

而这其中,生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仅大嘉靖帝7岁的一个落魄岁贡生,更是看得清清楚楚,并将这个荒唐的盛世,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进了自己的书中。

这个人,叫吴承恩;他的书,叫《西游记》。

活得清醒的岁贡生:其书够辛辣

几乎与嘉靖帝活在一个时代的吴承恩(在嘉靖帝以60岁高龄崩后,吴承恩又活了15年,逝于万历十年,享年82岁),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一个没落的“士族之家”(其祖上为学官,后沦为商人,明朝士农工商四阶层,可见没落之巨)。他的老父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自是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可惜得紧,直到近50岁,吴承恩才后补得一个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留京等待授官,然最终落选。

此后吴承恩先后做过新野知县、长兴县丞等末流小官,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

也许是没落的家庭出身,又也许是不如意的仕途之路,抑也许是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的爱好,让这位落魄的岁贡生,终于在50岁左右,开始创作魔幻大作:《西游记》。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4)

落魄书生吴承恩

唐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对于喜欢文以载道的古人来说,一般不会平白无故写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文章,更别说煌煌巨著。所以如今有很多人意识到《西游记》虽然名为神仙志怪的神魔小说,但更可能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巨著。

其不但反映明朝中后期儒释道,三家合流,儒占主导的现状,更有意无意讽刺一些荒唐现实。

譬如书中第七十八、七十九两回,所写唐僧师徒四人,在比丘国(又名小子城)的遭遇,已被不少后世读者认为这是吴承恩在影射、讽刺嘉靖朝后期,皇帝纵欲崇道、迷信炼丹、朝政全权托付大奸臣严嵩父子的时事(此段时事在《倩女幽魂》系列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彼时的大明帝国,可谓朝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摇摇欲坠,黎庶不得聊生。

那么,面对如此情势,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级高手的吴承恩是怎么写的,四句话总结:

君王炼丹禁宫深,奸佞欲剖小儿心。

万千臣民粉太平,撕开新装是猢狲。

其实,《西游记》中比丘国君王以1111个小儿心肝做药引的故事,华夏的男女老少都并不陌生,无非是一个道士(南极仙翁坐下梅花鹿所化)携带了女儿(实为奸夫淫妇一对,是个白面狐狸精)献给比丘国国王,从此道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丈,成了呼风唤雨的妖异国师;女儿成了宠妃,君王躲进深宫之中,夜夜笙歌,纵欲信道,从此不朝、不郊、不庙、不祀。

这种玩法,哪怕就是现今穿越小说中龙傲天一样的种马男主角,日夜不休下去也会铁杵成针,金刚摧倒是不是?

当君王力不从心,乃至要精尽人亡时,妖异的国师献计言需炼制一味奇药,但只缺一味药引:1111个小儿心肝,煎汤服下,从此自可龙马精神,千年不倒。

于是乎,比丘国中鸡飞狗跳,父哀母嚎,霎时间就凑齐了1111个小男孩,许是来不及集中,先在各家门口用鹅笼养着,等着官家来挖心肝,做药引。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5)

《西游记》剧情

按说,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人神共愤之邪事、恶事、祸事,这比丘国早已是愁云惨淡、百业萧条,甚至是官逼民反,众人揭竿,革命、起义之火,燎原四方,暴动、游行之事,此起彼伏。

可偏不,唐僧师徒来至比丘国,所见情景如何,原著第七十八回有诗写得好:

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

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

买金贩锦人如蚁,夺利争名只为钱

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一言以蔽之:盛世安稳,岁月静好,经济繁荣,人民幸福。

这样的反应,也太可怕了吧!

莫非,1111个小儿都是各家各户的父母都是响应朝廷“共克时艰”号召,敲锣打鼓的主动送出去给国师挖心肝,以救治国王之“病”?

莫非,比丘国的朝廷还会下恩旨褒扬诸位小儿父母,或是出银钱准许他们再生二胎?

莫非,这1111个小儿在人口多如牛毛的比丘国,不过是“大树失一叶,太仓减一粟”,牺牲千把个黄口小儿,无伤大雅,算不得什么?

想来应该不是这样的,难道这些粉饰太平的都没有一个是遭难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道理?

想来应该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事最终还是被捅出来了,要不这书就没法往下写,戏就没法往下演了是不?

也许是来了唐僧师徒四人——这个东土大唐、天朝上邦的取经团,一个有强大背景的境外势力,终于有人冒死向境外势力泄密,不,告发了!

是谁?

一个小小的公务员——驿丞。

其实,他也不是主动要把国家机密卖给境外势力,是禁不住唐僧一再追问:为什么你国养小孩会放在家门口的鹅笼里?

第一次,驿丞的态度是:“长老您别问了,别多管闲事,洗洗睡吧,明天走你们的路,此事当没见过。”

唐僧一听,好奇心更重:“一把扯住不放,定要问个明白”。

这时候,驿丞还是摇头摇指说:“不能说,不能说。”

唐僧一发不放,执死要问个详细,此人无奈,才屏退左右,将真相说出。

多么熟悉的配方,多么相似的一幕。

然而,以《西游记》中的逻辑,以比丘国粉饰太平臣民的尿性:

捅出来,又如何?

比丘国这一难之结果,大家都不陌生:

①1111个小孩,不用被挖心肝,终于得救了!

②国师手中提线木偶般的女儿——白面狐狸,被杀了!

③始作俑者、国师白鹿精,毫发无伤的回归南极仙翁身边!

④而被妖邪迷惑、丧心病狂想杀死千多个小孩的比丘国国王呢,非但没受到任何惩罚,更是落了一连串的好:譬如孙大圣亲自教他怎么养生,老寿星破例赠他三颗火枣,吃下立马“身轻病退”。

最亮瞎P民们48K钛合金狗眼的是,第七十九回的回目惊大言不惭的叫“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瞅瞅,瞧瞧,“当朝正主”,满满的皇恩浩荡,谢主隆恩。

一场惨绝人寰、令人发指、人神共愤的国之邪事、恶事、祸事,就这样生生演绎成一场皆大欢喜的喜事、好事、盛事。

就问诸君: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想来,正如那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名言,想来嘉靖帝也好,比丘国王也罢,都是意外的,也都是惊喜的。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6)

煤山殉国

只不过,比丘国国王意外、惊喜的是不受任何惩罚,反而落了一连串的好;而嘉靖帝,意外、惊喜的是在他崩逝77年后,他的两个玄孙(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终是没能保住偌大的大明帝国之江山,那个叫朱由检的玄孙,更是自吊煤山之歪脖树上,长发覆灭,示以无颜见列祖列宗。

这次戳破皇帝新装的,不是猢狲,诡异的竟是一个名叫李自成的小小驿丞。


嘉靖帝晚年的真实故事(嘉靖帝与西游记里)(7)

野史杂记 | 评奇闻怪事

独立观点 | 传自由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