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51期,书写王昌龄(唐)《长信怨五首其二》。

原文: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释文:

秋天高殿内捣衣声响彻夜阑,夜里霜重还记起君王御衣寒。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

作者介绍:

王昌龄,生于公元698年,卒于公元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作品赏析:

痴情女子负心汉,更何况深宫中的君王嫔妃,得宠失宠,更是常事。

失宠女子在寒凉秋夜中,依然惦记着君王是否添衣,灯下一边缝着衣服,一边向君王所住的宫殿张望。

全诗,从失宠女子的角度出发,描写心中对君王的挂牵,同时又对君王的无情表达出既愤恨又无奈的心情。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崔明山(陕西榆林、1976年),字沐辰,号茂林居士,中国网络联盟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靖边县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1)

郝乙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2)

张长义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3)

姚淑芳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4)

刘国华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5)

陈长水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6)

崔明山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7)

姚淑芳

王昌龄的诗最经典的十首(解读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二)(8)

郝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