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不宜添坟吗(七月十五鬼门开)

文 | 读书君中元节,也叫“鬼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中元节与清明、十月初一为民间三大鬼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月初一不宜添坟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月初一不宜添坟吗(七月十五鬼门开)

三月初一不宜添坟吗

文 | 读书君

中元节,也叫“鬼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中元节与清明、十月初一为民间三大鬼节。

传说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就会被打开,地府里的孤魂野鬼就会跑到人间来游荡,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门”。

所以老话常说“七月半,鬼乱窜”,也就是说农历七月,是一个鬼魂活动的日子。

中元节,是一个祭祀节日,一个对先人和逝去亲人缅怀和追忆的习俗节日。七月十五不办理合葬、安葬等事宜,不烧寒衣,只焚香、烧纸、献供、磕头等。

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被打开,地府的鬼魂们就会回人间普度同欢,家家户户都需要热情款待它们上来吃喝,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并以祈求人生的平平安安。

中元节上坟,有不少的讲究,比如有“七月十五鬼门开,3人不宜上坟来”的说法。那么,到底是哪3种人呢?怎么理解呢?

按照古人的说法,地狱之门在七月十五会打开,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团圆。

在这一天,若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按理来说,人们都需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

不过,上坟也有讲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坟,按老祖宗的说法,这三种人不宜上坟。

01 孕妇不宜上坟

按照民间习俗的说法,孕妇是不能参加丧礼,不能祭扫坟墓,否则,死者亡灵可能会“扑”着胎儿,导致孕妇难产、流产。

当然,这是一个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孕妇确实不宜上坟。

首先,孕妇怀有身孕,身体不便,而坟墓一般都修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长时间、远距离奔波,容易累坏身体,动了胎气。

其次,上坟本身是一件比较沉重、悲伤的事情,孕妇暴露在这样的氛围环境中,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对腹中的胎儿不利。

其实,不仅是孕妇,在民间有女人不上坟的说法,尤其是特指月经的女人、孕妇、产妇等,这主要是受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只是到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民风民俗的看法更加理性、科学,一些封建陋习、封建习俗才渐渐被摒弃,遗忘。无论男女,都可以上坟,祭祀祖先。

02 年逾七十的老人,不宜上坟

老话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人过70,基本上都已经是两鬓斑白、龙钟潦倒的样子,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在衰退。尤其是在过去,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是行将就木。

根据古人阴阳五行来说,人活着需要阳气。墓地阴气盛,年纪大的老人正处于阴气盛,而阳气衰的境地,去墓地上坟,只会加重老人身上的阴气,所以年逾七十的老人,不适合去扫墓上坟。

当然,抛开迷信不说,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此时不宜再舟车劳顿,奔波劳累。

其次,已经到了晚年的老人,容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容易感伤,对生活渐渐失去了信心和乐趣。

坟墓本来就是一个亡区,每到上坟祭祀的时候,后人们总是手里提着,肩上挑着祭品,一拨一拨地往山上走。尤其是小孩子们,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见过过世的祖先、亲人,对他们来说,上坟祭祀并不是悲伤的日子,而是一种趣味的活动。

但是对于老人来说,那是一个痛苦、悲伤的回忆,那些矮矮的坟头,都是曾经朝夕相伴的熟悉的亲人,每一个坟头都是悲伤的回忆。

年过半百的老人去上坟,容易触景生情,引起悲观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整个心态,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再次,老人去上坟,给人一种子孙不孝,后代无人的既视感,这放在中国,是极为忌讳的。

老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族、家庭若是连上坟的年轻人,壮丁都没有了,需要老人去上坟,这说出去会被别人看不起,所不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再者,老人上坟,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说法,一个家族中,成员之间总是免不了因为各种意外而导致的早逝,尤其是一些年纪轻轻就夭折、离世的。

老人给其上坟,容易犯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忌,这样的寓意对整个家族来说,都不太好。

03 女婿不上坟

中国非常重视丧葬习俗,比如人死后应该要停放多少天,选择什么时候出殡、什么时候下葬,都是有讲究的。

在中国,葬礼和婚礼一样都被视为人生头等大事,为此而衍生出了诸多的讲究。

比如“女儿不上娘家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等。为什么女婿不能上坟呢?关于这个问题,读书君此前在另一篇文章中和大家有详细提及过,这里简单再概述一下。

第一,民间认为,女婿上坟,被视为一种“入侵”,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中国是一个极为强调种族观念、血缘关系的国家。

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种族群体之间,都深深打着宗法观念的影子,这点无论是大到国家、族群还是小到家庭,皆是如此。也正是有这观念的存在,所以才有了一些族规、宗祠、家谱等的说法。

受此影响,中国人非常重视香火的延续。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里没有男丁,被视为是一个极为羞耻,让人抬不起头的事情。

且也由此而衍生出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子出嫁之后就变成了男方家的人。

继而,这样的观念也影响到了上坟祭祀的活动上。

民间认为,女婿本身和娘家人并不是一个宗族群体的,属于外族人,且又是男性。加上,女儿出嫁,已经成为了外人。在中国传统的儒教礼仪教化思想中,一个同宗族的人,是不被允许到自家的祠堂或坟地来的。

所以,有了“七月十五鬼门开,女婿不宜上坟来”的说法。

在过去,民间认为,出门闺女在正初一、初五、十五不能在娘住宿,不能看娘家的灯。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祭灶)三天不回娘家,不准动娘家的勺。这里其实也同样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

当然,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渐渐被人们所摒弃,女婿上坟,不再被人排斥。

04 读书君说

总的来说,老话说“七月十五鬼门开,3人不宜上坟来”,这里面提及的三种人,除了女婿,其余“二人”,说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七月十五上坟祭祀,是传统的习俗文化,其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先,逝去的亲人的悼念、缅怀,它寄托的不仅仅是哀思,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故乡、坟墓,一个个低矮的坟头,那是永久的、珍贵的记忆。每年不忘了上坟,是对家、亲人、故土的牵挂。若是没有了这联系,再以后,一代又一代,渐渐淡化,就意味着永远的遗忘和失去。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