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转粉率下降怎么回事(直面难言之隐)

提起男科,你会想起什么?前列腺增生、早泄,抑或肾虚、阳痿……这些疾病困扰着不少患者,却使他们“有苦说不出”,既不敢提又羞于就医。有一位医生直面这些问题,用诙谐有趣的短视频、脱口秀大谈男科话题,让患者大方就医。他是谁?为什么做科普还“出了圈”?

不在电线杆上找神医,而要大大方方看男科

遇到男科问题,很多男同胞有相似的经历:先上网查一查症状,买点“神药”、试试“偏方”,宁肯相信鱼龙混杂的营销信息,也不肯去医院寻求正规治疗。

有的患者因不育到非正规医院就诊,却被误诊,反复用药和手术,花费数万元仍未能改善病情;还有的患者面临早泄困扰,在非正规诊所接受了阴茎背神经切除术,不料造成无法勃起的严重后果……

多年行医中,北医三院男科主任姜辉见多了身边的怪事,深谙患者之“痛”:“患者往往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才找到正规医院看男科。”

在姜辉看来,一些疾病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很可怕,但实际上都是可以治愈的,患者的病情也没那么糟。男科疾病也是病,为啥要藏着掖着呢?为啥患者宁信“电线杆上的神医”,也不愿意进正规医院大大方方看病呢?

阅读转粉率下降怎么回事(直面难言之隐)(1)

姜辉在接诊患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生,绝不仅仅是治病,而是要改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观念,这才是最艰巨的工程!”

从患者的遭遇和自身工作经历中,姜辉意识到,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加深大家对两性健康问题的认识,一定要从科普做起。

从2005年到北医三院男科工作至今,这些年姜辉一直做的一件事,就是为男科呼吁、正名。“要重视男科,男科要成为独立的科室。”在他的带领下,北医三院男科得到快速发展,年门诊量达十余万人次。

他组织专家编写共识,对一些手术术式进行规范,防止患者上当受骗。

他把多年行医经验编成书:《男人枕边书》《排忧解男题》《让爱更长久》……

他走上电视节目,做客《健康之路》《养生堂》……

“姜大夫,我看了您的节目,我发现我也有您说的症状。”借助媒体宣传,这些科普内容让更多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大大方方地来到男科就诊,这令姜辉很欣慰。

医生秒变“说书人”,打开折扇聊男科

“男人也有生育最佳年龄”!

日前,这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这则通过展示具体调查数据介绍男性生育最佳年龄为25至35岁的科普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这条科普视频的主讲人正是姜辉教授,他介绍,“这个年龄段男人的雄性激素分泌是旺盛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能力会下降,就可能遇到生殖困难。”谈到这次“喜提”热搜的经历,姜辉直言“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学科很重要,老百姓确实很关注”。

其实在此之前,姜辉已在男科大众科普领域耕耘多年。互联网时代,移动端口热了,他动起脑筋,不断创新科普形式,紧追热点:

把社会关注的生殖健康话题,做成令人耳目一新又干货满满的脱口秀;

时而手握一把折扇,潇洒开讲,秒变“说书人”;

时而以小剧场的形式把男科问题“演”出来,模拟门诊的实际情形,和“患者”有问有答,轻松戏谑,收获千万点击量……

阅读转粉率下降怎么回事(直面难言之隐)(2)

姜辉在科普节目录制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作为男科专家的姜辉,是个大忙人。每周出门诊两次,接诊60到80位病人,同时还要在医院互联网平台接诊网上的患者。此外,做科研、带学生,还负责北大医学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每周两次全科大查房,两周一次研究生组会,还要推进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五项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

做科普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为了录制视频,每一期节目需要准备500至1000字的脚本,文案更是反复修改,每次录制就是3到4个小时,到目前已经录制429个视频;

为了精益求精,每期视频都需要重复拍摄数次,提前收集大众最关心的话题和网友提问,精心打磨、反复审校,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我心中,最重要的还是做一名好医生

姜辉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健康教育是根本,学科发展是方向,最终目的是老百姓都健康。”在大众健康教育的路上,姜辉带领他的团队已经走了很远,但在姜辉看来,目前中国男科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不平衡、基层薄弱的问题。“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对于男科疾病而言,实现难度还很大。

阅读转粉率下降怎么回事(直面难言之隐)(3)

姜辉在门诊中向患者解释病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越来越多的患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男科问题,但在就诊时却发现开设男科的医院数量很有限、多数男科大夫由泌尿外科大夫兼职、找专职男科大夫就诊并不容易。这样的供需矛盾让姜辉觉得,做学术推广和学科建设、培养专业男科大夫、做大众健康教育,都是他责无旁贷的工作。

他总说:“谁让我们男科起步晚呢!坐在后排,你就要比别人声音大,大家才能听见。”

姜辉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大众生殖健康教育和科普工作,并因此获得“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北美性学会“杰出贡献奖”、首届“中国十大男性健康科普专家”等荣誉。

他是医生、男科主任、教授、博导、学会会长、科普专家……

但被问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毫不犹豫:“最重要的,还是做一名好医生!”(王聿昊、唐诗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