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的水来源(独家农夫山泉推出)

2011年,农夫山泉推出中国第一款无糖茶——东方树叶作为无糖即饮茶品类的先行者,挑战常规的过程付出了不少代价,东方树叶从口味到价格,都是当时网友吐槽的焦点2016年网络盛传的“全国最难喝饮料TOP5”,东方树叶便位列其中,还因此被迫“走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农夫山泉的水来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农夫山泉的水来源(独家农夫山泉推出)

农夫山泉的水来源

2011年,农夫山泉推出中国第一款无糖茶——东方树叶。作为无糖即饮茶品类的先行者,挑战常规的过程付出了不少代价,东方树叶从口味到价格,都是当时网友吐槽的焦点。2016年网络盛传的“全国最难喝饮料TOP5”,东方树叶便位列其中,还因此被迫“走红”。

当时,并不是无糖茶的“好时代”,从消费端到产品端,仍沉浸在含糖调味茶大火的喜悦中。

农夫山泉作为“最会生孩子”的饮料企业,曾表示东方树叶是“一款不赚钱,但一直没有被砍掉的具有超前意识的产品。”事实证明,农夫山泉的判断是准确的。

经历了“7年之痒”后,东方树叶在2018年C-NPS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榜单中,位列无糖茶品类的第一名。正如农夫山泉董事会秘书周力所言:“很多嗜好性产品往往不是第一口就能接受的,东方树叶就是一款喝三次才会爱上的产品。”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FBIF独家获悉,农夫山泉即将推出335ml东方树叶口袋装,这是东方树叶上市8年来,首次开发mini包装。

农夫山泉“东方小树叶”有什么特别之处?

面对1997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即饮茶,东方树叶是如何反超、成为中国无糖茶品类第一名的?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口袋装的推出,预示着怎样的即饮茶趋势?

东方小树叶 & 东方树叶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01、东方树叶,变小、变“暖”了

结合季节性,此次农夫山泉推出的口袋装,作为东方树叶补充规格,主打“暖茶”系列。在实现上,“东方小树叶”将被放置于便利店、公司暖柜中作为暖饮售卖。主打的0糖0卡路里,较之便利店暖柜现售的普遍高含糖量即饮茶,东方小树叶更符合消费者对无负担、新养生冬季暖饮的需求。

考虑到暖柜环境,农夫山泉对东方树叶口袋装的瓶身做了加厚及多重加强筋的处理,大大提升了瓶身的耐热性和稳定性,安全加热更放心。

在渠道上,东方树叶口袋装将全面覆盖便利店暖饮柜,同时向公司的暖柜及冷暖柜进行投放,将饮用场景从便利店延伸到工作环境,甚至自有暖柜的家庭中。拓宽“暖茶”的饮用场景,提高饮用频次,将“暖茶”真正落到终端。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此次即将推出的东方树叶口袋装,为红茶、茉莉花茶、醇香乌龙茶3款口味。红茶的浓郁暖胃、茉莉花茶的降燥健脾、醇香乌龙茶的降脂回甘,温和滋润的3款原味茶,更适合秋冬饮用。

335ml的东方小树叶,小容量对提高饮用频次有促进作用。另外,根据2019 Innova全球十大食品饮料行业趋势,“小包装”背后的萌经济,符合消费者的“悦己型心理”,有利于拉新年轻用户,更能刺激他们拍照分享、进行食时互联。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综上所述,东方树叶8年来首次的包装创新,结合了消费者偏好、季节性特征、小包装趋势、饮用场景分析,更精准、系统地为拉新年轻用户、拓宽暖茶饮用场景、提高消费者饮用频次做好准备。

02、东方树叶,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原味中国茶

2011年,通过手绘动画、传统剪纸的广告形式,东方树叶在以茶园、采茶姑娘为主的大众茶饮广告中脱颖而出。瓶身设计出自英国知名设计公司Pearlfisher,并在当年获得Pentawards包装设计奖的银奖。中国的第一款无糖茶饮的登场,确实闪亮。

图片来源:考拉海购

​同时期,邻国日本的即饮茶市场90%已被无糖茶饮占据,农夫山泉面对中国无糖茶饮这片蓝海,选择做真正的中国茶。

1、精耕细作,专注无糖茶饮,做真正的中国茶

东方树叶始终坚持严格的选料、用水。如东方树叶红茶,以中国传统的工夫红茶“川红”为原料,用水全部来自农夫山泉天然水,最大程度还原现泡茶口感、赋予原茶滋味。

东方树叶秉承农夫山泉的“天然、健康”的理念,其配料表上,只有水、茶叶、维生素C、小苏打。

东方树叶采取低温萃取工艺和中国茶的烘炒工艺,保证茶汤不苦涩的同时,口感更清香鲜爽并保留茶香、更符合国人口味。

2、独家技术,不遮不掩实力抗氧化

东方树叶,是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饮料。

茶叶萃取物易见光氧化,纵观日本无糖茶饮,超过80%的瓶身被标签覆盖。

伊藤园即饮茶图片来源:阿里巴巴

​东方树叶则大大方方地将瓶身两面做成透明,将茶汤的状态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不遮不掩。

农夫山泉独家研发的抗氧化工艺,是东方树叶最核心的技术壁垒,它将产品中的氧气含量控制到目前的世界极限水准,使东方树叶在茶汤的通透感和色泽度上,超过了日本大多数的茶饮料。并且,东方树叶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前提下,做到了存放数月,依旧保持原有的色、香、味。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3、认准趋势,耐心培育无糖茶市场

东方树叶上市以来,一度备受争议,作为具有超前意识的原味茶饮料,它挑战的是被甜腻、碳酸控制的饮料市场。茶饮料市场发达的日本,无糖茶从兴起到成为主流,经历了6-7年。

农夫山泉董事会秘书周力曾表示:“对于认准的方向,我们愿意慢慢培养。”慢热的无糖茶饮,看似在“挑战”消费者的耐心,实则在培养消费者的习惯、一旦喜欢上就很难改变的习惯。农夫山泉坚信喝茶饮料的人群(青少年、青年)会长大,到时候他们便会看到这款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健康礼物。

从2017年东方树叶推出的创意海报中,可见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互动式传播。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官方微博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中国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即饮茶市场中,无糖茶正在被消费者拥抱,蛰伏市场已久的无糖茶产品终于在2018年进入复兴元年。

2018年年初,维他推出了2款“无糖茶”;4月,可口可乐推出无糖茶“淳茶舍”系列;8月,小米有品商城以中粮茶叶为背书,上线第一款无糖茶饮“平仄茶”;11月,娃哈哈布局的差异化“安化黑茶”和高端化“一茶”问世……加之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伊藤园和三得利,经过了近 10 年的市场培育,无糖茶在逐渐告别小众标签。

03、农夫山泉洞悉消费走向,开始关注即饮“暖茶”市场

英敏特研究显示,2017年即饮茶在中国的渗透率很高,近半数(49%)的中国消费者被认为是频繁的即饮茶饮用者。而在欧睿国际发布的2018全球TOP即饮茶市场中,中国以15111百万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

此次农夫山泉推出的东方树叶口袋装,主打秋冬暖饮、深入消费者选择即饮茶的不同场景。为进一步挖掘即饮茶市场,提供了关于饮用场景、包装趋势、消费者需求的新思路。

1、从饮用场景出发,发现即饮“暖茶”市场潜力

东方小树叶的推出,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在不同季节,对于即饮茶的需求及饮用场景区分。

从饮用季节看,秋冬是暖饮的旺季,而即饮茶在暖饮方面的布局才刚刚起步,在暖饮需求上升期加入细分品类,更利于打开甚至培养即饮暖茶市场。在此时机开启经典产品的小包装暖饮模式,对于已经了解产品口味的消费者来说,沟通成本低、决策难度小。

从饮茶源头及国人饮茶习惯看,暖茶在某种程度上,更贴近中国消费者对于“茶”的理解。东方树叶代表的本味茶,通过加热成为暖饮后,与现泡现喝的原叶茶更为贴近。同时,即饮暖茶从获取、携带到饮用方便程度上,远优于中式泡茶。

再来看场景,通勤、办公、居家等,均是可以饮茶的场合。进一步分析学生党、上班族等群体的购买终端,便利店暖柜、公司暖饮柜甚至家庭自用暖柜,都能成为获得即饮暖茶的来源。在对的季节,即饮“暖茶”市场的潜力呼之欲出。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2、从包装趋势出发,契合产品呈现场景、促进消费者决策

尼尔森《2019中国消费市场十大趋势》的调查显示,商品包装会影响消费者决策。64%的消费者,会根据包装决定是否尝试新品,而新包装刺激的消费,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是广告投入的50倍。

对于成熟品牌,包装升级需在把握产品核心基调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环境及新兴群体审美趋势变化。将认知度转化为好感度,进一步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包装设计引人注目的同时,更要促进决策,让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理由。

农夫山泉推出的东方树叶口袋装,首先符合大多数暖饮柜呈现产品的规格。而便利店的暖柜摆放,往往靠近收银台。东方树叶口袋装,通过暖饮柜多了增加曝光的机会,同时东方树叶一以贯之、鲜明的简约设计,更容易在暖饮中脱颖而出。

335ml的容量,符合消费者对于暖饮的期待。从暖柜取出到饮用完毕的过程,更小的容量降低了茶饮因冷却而影响体验的概率,更能保证整个饮用过程的适宜温度。

另一方面,东方树叶口袋装对于只闻其名、未尝其实的潜在消费者,尝鲜成本更低,更利于促进消费者决策、获得新客。从长远看,也可以提高用户的复购率。

“东方小树叶”更为轻巧,储存、携带更方便。迷你版的包装,更容易抓取年轻人的眼球,刺激其购买、拍照、分享。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3、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供更健康的暖饮选择

根据一份近年的茶饮料市调显示,43%的被访者表示会在购买茶饮料时关注含糖量这一要素,其中,30~40岁消费者中66%关注含糖量,25岁以下消费者7成以上不关注含糖量。根据尼尔森统计显示,在2016年之前,国内无糖茶市场增速还在个位数徘徊,到了2017年开始迅速攀升,2017年、2018年两年增速都达到了30%甚至更高,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在便利店、终端超市,无糖茶已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年轻消费者将无糖茶作为解渴、无负担、佐餐首选的健康饮品。而市场暖饮柜中,即饮茶部分仍以含糖风味茶为主,低糖、无糖茶相对短缺。0脂0卡路里0添加的东方树叶,正在填补此部分暖饮市场的空白。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拥有最为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多样的原茶品类。丰富的名优茶叶资源,也为企业在即饮茶原料选择上,提供了最广阔的创新空间。严选优质产区、特色茶种,可为产品研发提供坚实并富有本土特色的基础。

产品的配方上,用更健康的添加剂替代消费者认知中不健康的部分,如用天然调味剂代替白砂糖。尽量不添加香精、色素,保留天然口味、还原茶本质。

面对“大健康”的环境和趋势,关注即饮茶含糖量的消费者在不断增长,巨头们也纷纷加注到低糖、无糖茶品类。对于从业者,持续培养前瞻性思维,洞察消费者需求,推出有针对性、定位鲜明的新产品或升级产品,才能在创新周期中保持领先优势。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