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1)

“嘭、嘭、嘭”几声巨响——追云增雨为星城“解渴”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2)

(8月15日15时20分,长沙市芙蓉中路,市民骑着电动车冒雨前行。当天下午,长沙城区突降大雨。 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欧阳倩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3)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连日来,长沙虽高温不退,但每天15时左右局部地区会冷不丁地降大雨。

天降甘露有“人助”。8月15日下午,记者跟随长沙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岳麓区莲花镇的人工增雨作业点,见证了增雨的过程。

14时20分,空旷的天空,太阳没有逃避的意思,知了在树林深处拉长了声音,仿佛也在喊“热”。

莲花镇的人工增雨作业点位于一处半山腰,共有3名作业手。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4)

顶着烈日,炮手黄宇霆从皮卡车的后备箱上拿下火箭弹,走到火箭发射架前。像这样的火箭架长沙有21架,还有高炮2台。

作为一名有着13年经验的“老炮手”,黄宇霆抬起一只手放额头上,眯着眼望向天空,自言自语道:“今天应该能发射。”

火箭架共有4个弹道。弹长65厘米、直径4.4厘米,内装10克碘化银。发射到空中后化为几十亿个碘化银微粒,这些就是增雨的凝结核。无数凝结核就像一条“湿毛巾”,人工增雨就是把“毛巾”拧干,把雨“拧”下来。

14时42分,太阳的脸开始“阴沉”。黄宇霆介绍,人工增雨并不是凭空降雨,需具备云系条件。今天长沙受台风贝碧嘉外围云系影响,人工增雨条件较好。“现在云系条件比刚才有利。你看,云层看上去厚些、云层颜色也浓些。”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5)

黄宇霆手机里收到的长沙市气象台发布的云团、风向数据,佐证了他的判断。在得知作业条件允许后,黄宇霆开始向空管部门申请空域。

“空管给出的发射时间只有3分钟,时间对我们来说特别宝贵。”黄宇霆边说边对同事打了个手势。记者注意到,在发射过程中黄宇霆与空管部门的通话一直没有挂断,他解释:“必须保持通话状态。我们申请了几枚、发射了几枚,空管部门都会核查。”

准备就绪,“3、2、1,发射!”14时53分,发射员崔强按下了发射按钮。“嘭”的一声巨响,记者还没反应过来,首枚火箭弹的尾部携着红色的火焰,直蹿云霄,瞬间消失在云层中。几秒后,另一枚火箭弹也冲出了发射架。

嘭嘭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嘭嘭嘭(6)

火箭升空后不到3分钟,现场就飘起了雨滴。两分钟以后,雨势突然增大,现场下起了瓢泼大雨。

“今天算很顺利。有时万事俱备,却因为空中管制只能等待。有时一等好几个小时,空管解除了,云却‘飞’了。”黄宇霆说,他和团队开启了24小时在岗模式,吃住都在作业点,已连续蹲守54天。

据介绍,15日下午,长沙市38个人工增雨作业点均在待命。具备增雨条件的作业点相继发射火箭弹,给长沙来了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据长沙市气象局数据显示,从6月22日至8月14日,长沙共开展308次人工增雨作业,发射增雨火箭弹913发、高炮弹437发,累计降雨量234.2毫米,其中20%左右系人工增雨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