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合同工和编制工的区别(事业单位正式工)

在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路途中,犹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激烈。

然而,除了招聘编制内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之外,我们也在越来越多的招聘公告中看到,招聘派遣制员工或是合同制员工

当然,除了机关单位,国企、银行、学校,也都有这种人的存在,就是没有正式编制的员工

但是,不同单位的称呼是不太一样的,事业单位将这种员工叫做合同工,公安局称作辅警,银行和国企称为派遣员工。

那么,正式员工、合同工、派遣员工

到底是什么呢?

事业单位合同工和编制工的区别(事业单位正式工)(1)

① 正式员工

事业单位正式员工,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需要签订聘用合同,与单位确立人事关系,受《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管理

②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简单点来说就是单位编制不够,但是人手不足,需要第三方公司提供一部分人手,然后跟第三方单位进行签约

③ 合同制员工

事业单位合同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单位确立雇佣关系,按《劳动法》管理

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没有编制的,属于“临时”的。

尽管合同工和正式工做着同样的工作,由于这种身份障碍,在人事福利待遇上却存在很大区别,正式工工作稳定、待遇好、社会保险齐全,而合同工则不一定能够享受齐全的社会保险。这就是典型的因为身份差异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2

那劳务派遣、合同工与正式员工

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合同工和编制工的区别(事业单位正式工)(2)

劳务派遣与正式员工

因为是劳务派遣,在单位不是正式员工,所以无论是待遇还是晋升都很难。除此以外劳务派遣工的问题在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比如,与编制内员工同工不同酬,“五险一金”等待遇远低于编制内员工,没有机会行使民主权利、政治权利,没有单位归属感,被边缘化为“二等公民”

最糟糕的是,有的用人单位会在劳务派遣工临近退休年龄时,把工人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正式员工和合同制

二者的最主要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在人事编制方面

编制的实质还以就是你的单位计划要招多少正式工,正式工的档案存放在单位,升职的流程也与合同工不同

合同制招聘进来的人员其实就和私企外企差别不大了,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很难称得上是铁饭碗,一旦效益不好,最先失去工作的也会是这部分人。

不过好的一点就是,在工资方面,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优化,合同工和编制人员逐渐的都会同工同酬,在实际收入上相差不大,合同工们该有的福利待遇是一点都不会少的啦。

#3

如果是派遣制、合同制的员工

究竟要怎么样才能转成正式工?

派遣制员工

既然劳务派遣没有跟单位直接签订合同,那么所谓的转正,其实就是一纸空谈。

想要进制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去,当然,劳务派遣的考自己单位的率还是蛮高的,因为对于单位的工作以及流程都比较的清楚。

合同制员工

事业单位合同工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转正的。

合同工本身不在编,只有考试才能进编的话,也就说明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总的来说,有无编制是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区别,合同工想要转正的话,只能参加考试,也没有所谓的优势可言。

#4

最后,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还是,想要享受体制内的福利与待遇,努力考上编制是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