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年度工作部署会(推进气象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气象年度工作部署会(推进气象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1)

王斌宁

安宁是云南唯一的“中国工业百强县”,集石油、钢铁、磷盐化工三大产业为一体,构建了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跟进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多年来,安宁坚持工业立市,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气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气象工作在科学防范、应急救援、重大活动保障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绘就了安宁经济社会发展秀美图景。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气象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坚持气象为民,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气象工作的着力点和根本要求。“人民满意”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气象助力赋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对标《纲要》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安宁市先后出台了《安宁市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安宁市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高位推进,逐一部署落实《纲要》本地化工作。明确要求,到2025年,安宁市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重点易灾区和人口主要分布区气象观测站网全覆盖,城市大气垂直监测能力和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城市分区、分时段、分强度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数字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0-12小时更新频次不低于1小时,0-2小时更新频次为10分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0%,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分钟,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2%以上。城市气象预警信息快速靶向发布与传播能力显著增强,预警信号精细到街道,预警服务信息精细到城市治理网格。初步建成组织完善、投入稳定、技术精良、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增雨基础业务能力和科学实(试)验取得新突破,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安全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初步建成面向城市生命线、城市建设、综合交通、旅游康养、生态环境等行业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城市气象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坚持科技引领,着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通过政企合作,今年5月,安宁市气象局牵头率先建成X波段相控阵双偏振雷达,成为省内首个开展相控阵雷达观测业务的县市区。特邀云南省气象台预报专家主持安宁市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提升科研项目,着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能力,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多年来,安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金名片”。2020年以来,安宁市先后启动“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两个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创建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未来,安宁将加大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力度,在《纲要》指引下,推进气象工作与地方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与发展,聚焦能源、物流、旅游、健康、金融等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趋利避害、助力赋能安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建设保驾护航,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云南省安宁市副市长)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王斌宁

编辑:大淼

审核:段昊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