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

《楚辞·九辨》有“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管子·五行》中也有“天道以九制”的说法。

中国古人尊十崇九,把十看作一切的概数,九是阳数之极。

无论人、神、兽,要是九个脑袋、九条尾巴,那可就不得了了。


九尾神——陆吾

《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郭璞注:“即肩吾也。庄周曰‘肩吾得之,以处大山’也。”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1)

陆吾神掌管“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

所谓天之九部,就是整个上层天界。而且,天帝的苑圃、悬圃的时令与节气,也归他管,是天帝的大管家。

大禹治水之时,“陆吾”做他的助手。传说陆吾与共工九战皆败,但是却为大禹治水争取了时间。


九尾兽

九尾的异兽出现,是祥瑞之兆。西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说:“太平则出而为瑞”。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2)

这个怪兽有九条尾巴,长得像狐狸,但不是狐狸。到底叫什么,谁也不知道

《山海经》中说:“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中国人,多受苦难,对于口腹之欲,特别讲究。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可入口,甚至以吃完后有没有什么益处作为对其评价的标准。

吃人者也被吃。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吃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九尾狐

九尾狐最重要的形象是“九尾”。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以狐为兆示“子孙繁息”之德兽。《孝经》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这些说法大致上是说,只要天下太平,九尾狐就会出现报祥瑞。

汉代在符命思想影响下本为图腾神之一的九尾狐也被符命化成为祥瑞的象征符号。汉画像石中将九尾狐与兔、 蟾蜍、三足乌等并列于西王母身边,以呈示祥瑞与子孙兴旺。

说起九尾狐,都会认为九尾狐是从青丘山来的,涂山、龙虎山也是九尾狐的居住地。

九尾狐与人的故事,最早就是大禹与九尾狐的传说。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3)

大禹治水

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说,大禹来到涂山(今河南嵩县),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听见涂山人唱歌,说“绥绥白狐,庞庞九尾”,还说“如果你在这里成家立业,就会子孙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一个叫女娇的女孩子。最后大禹称王,涂山氏为他生下了启,也就是夏朝的第二位王。

在山东日照天台山有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九尾狐的遗址,讲述的是一位先秦巫女——九尾狐的化身,依靠修炼得到了人型:女巫魂兮,灵游林兮;守我家兮,老祖尸兮。万年睡兮,帝俊生兮;子炅鸷兮,祖羲和兮。行人安兮,神赐福兮。


被妖魔化的九尾狐

因九尾狐形貌怪异,又食人,慢慢就被妖化了。

唐代白居易在《古冢狐》中把“能丧人家覆人国”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妲己这个角色被说成是九尾狐精。这个传说甚至被传到日本。日本《本朝继文粹》卷一一收有一篇江大府卿写的《狐媚记》(成书于日本康和三年,1101年),其中说“殷之妲己为九尾狐”。

在《武王伐纣书》中,吸尽妲己魂魄元气,借其皮囊化形为妲己的,是只“九尾金毛狐子”。在武王克殷后,被姜太公用降妖镜逼出原形,装进袋子用木碓捣死。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4)

九尾狐被斩时也有一段媚人的描写,她“娇滴滴”地把行刑军士迷得“软痴痴摊作一堆”

《封神演义》里也说是千年九尾狐狸精带着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把纣王迷惑得失去“本性”。

《封神演义》的九尾狐狸精化身妲己形象,把古来淫妇狐妖媚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把九尾狐妖魔化推向极致,也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观念推向极致。

清代通俗小说《狐狸缘》中的玉面仙姑便是九尾玉面玄狐精,最后被吕洞宾收服,割掉八条尾巴。

清代流行狐妓一体的观念,晚清小说《九尾狐》就是写妓女胡宝玉,绰号九尾——“一个极淫荡的娼妓”。


九尾神兽

1.侄(lóng zhì)

蠪侄亦作“ 蠪蛭 ”或“ 蠪蚳 ”,形象不一。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5)

《山海经·中山经》:“昆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昆吾山山上有丰富的赤铜。山中有一种野 兽,形状像猪,但头上有角,它的叫声好像人在号啕大哭,名字叫蠪蚳,吃了它就不会做噩梦。

《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凫丽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箴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狐狸,却有九条尾巴、九个脑袋、虎一样的爪子,名称是蠪侄,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能吃人。

2.猼訑

寻异录九尾神神(寻异录九尾神)(6)

《山海经·南山经》“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从柢山向东三百里,到了基山。基山的阳坡盛产玉石,阴坡生长着许多形态怪异的树。山上也有一种异兽,长得像羊一般,有很大的羊角,长了四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还有九条尾巴,名叫猼訑(音同“伯夷”)。

猼訑长相极为温顺,实则凶猛神勇无比,四只耳朵,顶生长角和九条尾巴的形象使他更加威风凛凛。只要把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就会变得异常神勇,无所畏惧,驰骋天地之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