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

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

地址: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交通:公交5路、135路、地铁2号线、8号线

停车场:西绦胡同35号

开放时间:09:00-17:30

门票价格:20元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

附近景点:什刹海公园、恭王府、北海公园、景山公园、故宫

府邸历史:370多年

王府建筑:醇王府建筑分南府、北府、花园及摄政王府。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

醇亲王南府:如果把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五朝城垣的平面图叠印在一起,会发现它们恰好在如今的复兴门靠南一点处重合——醇亲王府南府,1871年8月14日,光绪帝在此诞生。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

光绪

醇亲王南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东起鲍家街及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垣,南起今太平湖东里之南西向段,北至宗帽胡同头条。最初为努尔哈赤曾孙喀尔楚浑府邸,后赐为乾隆第五子荣亲永琪王府。1872年该府改赐奕譞,光绪诞于此。光绪登基后,该府成为潜邸,不得再做为任何人的居所,醇亲王奕譞依制迁出。前半部改建为醇亲王祠,后半部仍作为“潜龙邸”。

王府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现中路府门三间,两侧有八字影壁,内有东西二门至东西院。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民国时,王府曾被改建为民国学院。20世纪50年代由机关所用。现为中央音乐学院,1989年被列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

醇亲王府

醇亲王北府: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46号: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由中、东、西三路院落组成:中路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五间,正殿(银安殿)及东西翼楼,过厅三间,过厅后是一组单独的院落,内有后寝及东西配房,院后为九间后罩楼;东路为家祠、佛堂等,东墙外另有一组院落,乃王府的马号;西路为两组并列的院落,是王府的生活起居处所。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

醇亲王府 旧照

此处初为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宅邸。他的长子、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成德就是在此宅出生的。乾隆晚期,权臣和珅垂涎明珠家藏的珍宝古玩和富丽的宅园,向明珠的后人成安勒索未遂,便置罪抄家,将其家产籍没,宅园据为已有。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将和珅赐死、家产籍没,将该处宅园赐给皇兄、著名书法家成哲亲王永瑆,并按照王府的规制将此宅加以重修改建,作为成亲王府。光绪继位后,又转赐给生父醇亲王奕譞作府邸。

醇王府花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占地近2.7万平方米(折合40亩)。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花园松柏苍翠,绿草如茵,一湾碧水从园中流淌而过。亭台楼阁错落于湖水沿岸,形成一处安适幽静的庭园。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于此,直至1981年5月29日去世。现为宋庆龄故居。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6)

宋庆龄故居

摄政王府:位于中南海西北角,北西两面临墙。光绪十一年扩建西苑时将此地圈入中南海,并将位于原址的蚕池口天主教堂迁往西什库。

1909年慈禧将此地拨给摄政王载沣,修建摄政王府。摄政王府规制同旧醇王府(北府)相似,包括中路、东路、西一路、西二路、西花园,工程耗银206万两。1911年清朝覆灭时王府仍未竣工,1918年后先后成为徐世昌的总统府、陆军部和海军部、北平市政府。

摄政王府,1949年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区,1970年代末大规模翻修中南海建筑时曾计划将摄政王府落架大修,但发现建筑质量非常低劣,地基松散,木柱间裂缝用碎砖填充,已无法保留,只得拆除。

现存正门和正殿,为会议室。周恩来曾居住于西花园内的西花厅,也加以保存。现为旅游景点。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7)

醇亲王府

历代府邸主人(醇亲王南府):

显荣贝勒府时期:喀尔楚浑、克齐、鲁宾

荣亲王府时期:永琪、绵亿、奕绘、载钧、溥楣

醇亲王府时期:奕譞

爱新觉罗•喀尔楚浑: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清初四大贝勒之首、铁帽子王代善之孙,清初八大铁帽子王岳讬第三子,身世显赫。随征李自成、张献忠、姜瓖立下战功,1649年累封多罗贝勒(清皇室爵位第三等级,共12等级),建贝勒府。可惜2年后,喀尔楚浑便去世了,年仅24岁。

爱新觉罗•克齐:喀尔楚浑长子,1652年袭封,1722年薨。

爱新觉罗·鲁宾:喀尔楚浑长孙,克齐长子。1723年降袭固山贝子,1726年2月因举动狂悖被雍正削爵,3月复封爵位,但降封为“辅国公”。1729年被遣往陵寝居住,1743年卒。

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第五子。生母愉贵妃,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16岁娶大学士鄂尔泰孙女为嫡福晋。

永琪自幼生性纯良、博学多才,工书善画,能骑善射,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熟谙天文、地理和演算法,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8)

永琪

1763年6月15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火灾,22岁的永琪亲自背乾隆帝逃出火海。

乾隆有17个皇子,乾隆生前封亲王的皇子仅三位,永琪是其中之一,另两位是书法家永瑆、嘉庆帝永琰,其余皇子或是逝后追封,或是嘉庆帝登基后晋封。1766年1月6日,永琪受封和硕荣亲王,赐太平湖畔兴建王府,原喀尔浑楚的显荣贝勒府被征用,扩建为荣亲王府。“荣”,满语为“wesihun”,意为“高贵、崇高”,是十分尊贵的一个字。但此时永琪已患骨疽,三个月后病逝,年仅25岁。同时,也将其最美的青春永恒地定格于历史之中。

在永琪逝世二十多年后,1793年英国使臣马戈尔尼谒见乾隆帝时,乾隆毫不讳言谈及曾要传位于荣王永琪,可见乾隆帝对永琪深深的眷爱与怀念。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9)

永琪

永琪逝后葬于密云。密云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清朝皇家胜地,更是长达260年之久的皇家风水禁地。将永琪葬于密云,足见乾隆对他的珍爱与疼惜。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陵墓建筑被拆除。

爱新觉罗•绵亿:1764年9月10日出生。荣亲王永琪第五子。

嫡福晋章佳氏,乃军机大臣阿桂孙女。

永琪共有六子,五个儿子(包括绵亿的双胞胎哥哥)不到一岁便早夭,离世先于父亲永琪。唯独绵亿存活。永琪的英年早逝,令乾隆格外疼惜绵亿。

1784年,乾隆封绵亿贝勒,1799年嘉庆晋封他为“荣郡王”。1806年,绵亿给自己两个儿子取名带“金”偏旁时,遭到了嘉庆严厉的斥责和革职,并将两个孩子更名为“糸”字偏旁。

1813年,河南、山东、直隶等地的“天理教”农民起义。首领李文成以“奉天开道”为旗帜,于九月份发动起义。十五日,天理教另一位首领林清率200名教徒,在太监刘得财、刘金、张泰、高广幅等人的接应下,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两个方向攻入紫禁城,直捣皇宫重地,企图杀死嘉庆(但正逢嘉庆不在宫中)。守卫皇宫的清军猝不及防,部分天理教徒企图爬越皇宫大内的高墙。一旦成功入内,必将血溅深宫,紫禁城成为造反者的天下。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0)

隆宗门

此时,皇子们正在上书房读书,闻悉此事,一片惊慌。宫中诸王大臣错愕无策,31岁的皇次子绵宁(道光帝)果断取枪冲出书房,在养心殿台阶下举枪射击,连毙两名领头教徒,其他天理教徒不敢继续攀墙发动进攻。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1)

故宫养心殿

发生如此严重的大事,有些王公大臣却表现得满不在乎,绵亿对此正色怒斥,并恳请嘉庆速还京师稳定军心。他的英勇刚直令嘉庆赞赏和刮目相看,将其复职,并予以重用。

遗憾的是,绵亿终究还是继承了父亲的孱弱体质,一年多后,绵亿病逝,终年五十一岁。

天理教起义最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起义首领们相继被处死。因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

事后调查发现,与林清勾结的竟是皇帝的近臣太监!更可怕的是:林清的计划早已有知情人告发,可如此重要的消息竟被王公大臣们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以致无人上奏,直至事发。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2)

林清画像

爱新觉罗•奕绘:乾隆曾孙,永琪之孙,绵亿长子,著名的清宗室诗人。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3)

奕绘

1815年袭封多罗贝勒,1838年溘逝,年仅40岁。虽是短暂的一生,却拥有了美好的爱情。两位福晋皆与他性情相投,爱好文学。嫡福晋赫舍里氏,与奕绘两人的诗词汇成一部《妙莲华集》。侧福晋顾太清(西林太清),乃三朝重臣鄂尔泰的曾孙女,清代著名女词人,有“词后”之称,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乾隆年间(1755年),太清的祖父鄂昌被卷入“文字狱”,家道败落。太清自幼随父母颠沛,11岁时双亲病故,年幼的太清早早尝尽世间百态。因姑母乃荣亲王永琪嫡福晋,她得以有机会在王府走动。诗词可嘉、容貌清丽的她令奕绘一见倾心,付诸深情,有心迎娶为侧福晋。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4)

但太清属罪臣之后,失去了嫁入皇家宗室的资格。奕绘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最后无奈求助于王府包衣护卫,将西林太清易名“顾太清”,以“二等护卫顾文星女呈报宗人府”。

道光四年,奕绘终于正式迎娶西林太清入府。花谢花落 ,守候十年之久的太清,终于迎来了自己爱的归宿,为了这份归宿,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满族望族的姓氏“西林觉罗氏”,甘愿自降为家奴,以王府包衣护卫之女的名义,报宗人府,改姓为顾。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5)

西林太清(顾太清)画像

奕绘用一世的深情、温柔缱绻的婚姻治愈太清早年的不幸。九年多的婚姻,炫丽美好,他们共同拥有了七个孩子。

1838年8月26日,奕绘与太清永久地分别了。他绝世横溢的才情和执着传奇的爱情被无数后人所追忆。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6)

晚年西林太清

爱新觉罗•载钧:奕绘长子,母亲嫡福晋赫舍里氏。1838年袭封固山贝子。1857年去世,虚龄51岁。

溥楣:奕绘次子载钊之长子。1857年载钧去世后,奉旨过继给载钧为嗣。袭封荣亲王系第六代,递降为奉恩镇国公,1859年迁出王府,搬到了大佛寺北岔府。

1862年被任命管理右翼近支宗室,1866年因事革爵,由其三弟溥芸(载钊三子)继承,仍袭为奉恩镇国公。1894年6月29日病故。

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生父。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嫡福晋为叶赫那拉•婉贞(慈禧胞妹)。

1850年,奕譞封为“醇郡王”。1859年,荣王府被朝廷赐给了醇亲王奕譞,作为“醇亲王府”。

奕譞之子光绪登基后,王府作为“龙之潜邸”,不得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醇亲王府众人依制迁出,搬往醇亲王北府。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7)

醇亲王

历代府邸主人(醇亲王北府):

明珠府时期:纳兰明珠、纳兰揆叙、纳兰永寿、纳兰宁秀、纳兰玉琳、纳兰成安

和珅别院时期:和珅

成亲王府时期:爱新觉罗•永瑆、爱新觉罗•载锐、爱新觉罗•溥庄

醇亲王府时期:爱新觉罗•奕譞、爱新觉罗•载沣

纳兰明珠:清代康熙朝重臣,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父亲。

纳兰,满语“太阳”。纳兰氏,因建州叶赫(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故称“叶赫纳兰氏”或“叶赫那拉氏”。这是一个极其古老和“嚣张”的满洲姓氏。它是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

相传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发生激战,爱新觉罗头领为了让叶赫那拉家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满语中“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叶赫那拉的首领听后一阵狂笑,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金子算什幺,我们姓它!”双方继续开战。最终爱新觉罗氏败,叶赫那拉氏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满族大姓,起源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明末,两大家族再次爆发战争,这一次,爱新觉罗氏赢得了战争,后又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可是晚清的最高统治者却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宣布清帝逊位为清统治划上句号的也是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慈禧侄女)。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8)

隆裕太后画像

叶赫那拉氏历出名人,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孝慈高皇后;康熙重臣——纳兰明珠;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还有乾隆舒妃、慈禧太后、隆裕太后,以及我们熟知的歌手那英都出自叶赫那拉氏家族。

1635年10月10日,纳兰明珠出生。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建州女真。1619年,努尔哈赤攻灭叶赫城,金台吉战败被缢。相传他临死前曾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19)

孟古哲哲

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孝慈高皇后)、皇太极的生母,纳兰明珠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后因征战有功,被授予骑都尉世职。1646年,尼雅哈病故,长子郑库袭职,抚养年仅12岁的弟弟明珠长大成人。

顺治年间,1651年,16岁的明珠进入銮仪卫(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卫局”),同年,与清初名将、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之女成婚。论辈分,明珠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出身贵族、又极具政治才华的纳兰明珠,在康熙年间更是得到了赏识,仕途极为顺利。康熙初年,26岁的他初任侍卫,后擢迁为内务府郎中(正五品),负责宫廷事务,两年后便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正二品),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31岁开始参与国政。之后历任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他卓越的才能令康熙极为赞赏。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0)

纳兰明珠

明珠逐渐权倾朝野、独揽朝纲、结党营私、贪污纳贿。毫无例外地走上了能臣——权臣——贪腐显宦的路程。并且与另一位权臣——清朝开国功臣索尼之子、辅擒鳌拜的功臣、太子的叔父索额图相对峙,两人互相仇轧。结果两败俱伤:1688年,明珠被罢黜,后虽恢复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但晚年不再受到重用。1703年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而获罪赐死。1708年,明珠病逝,找“老朋友”索额图去了。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1)

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

纳兰明珠的一生虽有败笔,但累累功绩无法湮没。

他议撤三藩,平定吴三桂;在郑成功之子郑经去世后,他议剿台湾,平定海疆;当朝中有人认为驻守台湾会加重朝廷财政负担,无利可图时,他抵制弃守台湾,坚持固守,最终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

他抵御沙俄,怒斥对方无理要求,迫使俄方最终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为日后《尼布楚条约》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

他还以总纂官之职参与编修《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典籍,其中《大清会典》乃清朝康熙以前各项政治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了研究清史的宝贵资料。

另外,他还为中国文坛贡献了一个儿子——清代最负盛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他婉丽凄清的词句,令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却又如痴如醉。

纳兰父子皆嗜书,都是著名的藏书大家。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2)

父子藏书家

100多年后,一位与纳兰明珠极为相似的人横空出世,他也从侍卫起步,一步步走上清朝权力的巅峰。并殚精竭虑、不择手段将纳兰明珠府邸据为己有。这个人,就是和珅。

纳兰揆叙:纳兰明珠次子,著名的藏书大家,也是位颇负才情之人,可惜被纳兰性德的才名湮盖了。哥哥和弟弟的早逝,让他成了纳兰明珠府邸的唯一继承人。

纳兰明珠共有三子:

长子纳兰性德,1685年早逝,年仅30岁。

次子纳兰揆叙,累升至左都御使(正三品),颇为康熙所赏识。娶了耿聚忠(“三藩”之一耿精忠的三弟)之女为妻,遗憾无子。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3)

纳兰揆叙

三子纳兰揆方,和硕额驸,嫡妻乃努尔哈赤玄孙女、和硕康亲王杰书的八格格,夫妻两人相继早亡,留下两个儿子。经康熙下诏,均过继给揆叙夫妇,并改名为永寿、永福。

纳兰永寿:揆叙继子,位居兵部侍郎(从二品)。但永寿没有象他的名字一样“永寿”,30岁便撒手人寰了。

弟弟永福是额驸,担任天下第一大肥缺——康熙的内务府总管,替皇帝管小金库,后受九王夺嫡的牵连被雍正撸官丢回东北,但依然是正二品盛京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务部副部长),替皇帝收租。永福离京时,雍正将永福的家产和子女全都划归永寿。

永寿唯一的女儿,成为了乾隆的舒妃,她也是令妃之女九公主和十一阿哥永瑆的养母。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4)

舒妃

永福之子宁秀被过继给永寿为嗣子,继承了两房的家业。

纳兰宁秀:纳兰明珠曾孙,宁秀过世时无子,遂将兄长之子纳兰玉琳过继为嗣子。

纳兰玉琳:纳兰明珠玄孙。“明府”第五任府主。

纳兰成安(纳兰承安):纳兰玉琳之子,纳兰明珠来孙。“明府”第六任府主。

这个倒霉蛋遇到了和珅。

乾隆55年,成安任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负责新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和军事防守。此时,乾隆宠臣和珅已经位极人臣,身兼数十个要职,权倾天下,还创办了“议罪银”。

和珅向成安索要财宝,成安没理会;索要美婢,成安也没理会。

可是,天下谁不“仰慕”明府的财富?

纳兰家是叶赫部的王族,从龙之后又累世高官,还是著名的藏书世家,有几栋藏书楼,被誉为“满洲世家之冠”。就连天子收藏家乾隆亦素闻(垂涎)已久。

成安守着诺大的家产却如此“不明事理”,逼得和珅不得不“灵机一动”,来满足自己对明府渴望已久的心。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5)

醇王府(前纳兰明珠府)

1790年,倒霉孩子成安获罪,因“耽酒好玩,不理事务”的他被革职查办,家产被查抄。豪奢雅致的明府归了和珅,字画古玩藏书归了乾隆。清代皇家藏书楼“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藏书精华中的精华,里面有1/6的古籍是从纳兰家族查抄入宫的!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6)

古籍

得到“明府”的和珅将豪宅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但添置了数百间房屋,还增添了一座花园。

1799年,乾隆去世,这座豪宅的第八任府主和珅被抄家,家产籍没。和珅,一位与纳兰明珠相隔一个世纪,经历极为相似的权臣,借安罪抄家得到了明珠的府邸,九年之后,自己获罪被抄家。和珅——乾隆和嘉庆的豪宅“看门人”、财富“保管员”。

钮钴禄•和珅:先祖为钮钴禄氏噶哈察鸾,居英额峪(辽宁省清原英额门),故称“英额钮钴禄氏”。噶哈察鸾在后金政权建立初期就归顺了努尔哈赤,成为八旗军队的一员战将。噶哈察鸾有两位后裔凭战功被授予“巴图鲁”(英雄),其中一位就是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并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年俸160两,禄米80石),赐世袭罔替。

和珅容颜俊秀,气质儒雅,才华盖世。他年幼的儿子也俊逸秀雅,气质尊贵,深得乾隆喜爱,五岁便被指婚十公主为额驸,并赐名“丰绅殷德”。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7)

和珅

出身军功世家的和珅,文武兼备,学问满腹,并通晓五种语言:满、汉、蒙、藏、英。22岁在岳祖父冯英廉的资助下,入宫成为三等侍卫;之后四年,多次封迁,26岁已出任军机大臣,27岁兼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火箭似的升迁,让才干出众的和珅迅速达到权力巅峰,身兼四、五十项要职。涉及皇宫事务、财政、吏部、军事、税务、京城治安、文化、民族事务、外交、以及重大难案的审理等等。英国大使曾评论和珅“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甚至被称为“二皇帝”,盖过了皇储的光芒。

他果断清晰地审理了久悬难结的“李侍尧贪污案”;组织编撰了《四库全书》;平定甘肃回民苏四十三起义;克平台湾林爽文起义;擒获白莲教首领王三槐……位列大清朝中南海紫光阁功臣。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8)

和珅

和珅的一生,不可谓不辉煌,但境遇不可谓不悲凉。

三岁时母亲难产去世,留下了刚出生的弟弟,不久父亲娶了继母。九岁时父亲去世,这时聪慧超人的和珅与胞弟和琳已经考入大清朝最优秀的学府——咸安宫,父亲的离逝让他失去了最后一丝的依靠。当继母要将和珅兄弟二人逐出家门时,家仆刘全的保护和父亲一位待妾的同情使幼小的兄弟俩免于被逐。

屋檐还是那个屋檐,家已不是那个家了,年幼的和珅深信读书能改变他的命运。为了不辍学,稚气未褪的和珅四处奔波,低头哀告求贷,向父亲生前的好友及同僚借钱……一次次的闭门羹,让他饱尝世态炎凉。唯有家仆刘全左右相随、不离不弃,似寒冬里的余温。和珅咽下了这份世态炎凉、忍下了同窗的恶意欺凌。

六年后,15岁的和珅有了自立能力,清理门户,掌管家业,擢刘全为和府管家,护恩仆一生。

18岁,他迎娶了生命中第一位贵人冯英廉的孙女为嫡妻;19岁承袭世职——三等轻车都尉;22岁入宫为侍卫,才华峥露,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29)

和珅嫡妻冯霁雯

不幸的是,他的人生就仿佛悼亡的旅程。40多岁喜得幼子,可婴儿还没来得及起名就夭折了。不久之后,嫡长孙也早夭而去。46岁时,比他小三岁、自幼相依的弟弟、清代名将和琳沙场陨命,先他而逝。48岁时,和珅最钟爱的女人、嫡妻冯霁雯病逝,虽然他曾张榜求医,愿捐一半家产为诊金,但还是没能留住妻子。三代亲人的相继离世,令珍视家族亲情的和珅痛苦不堪。

1799年,49岁的和珅被赐自尽,三位侍妾为其殉情,一同赴死;其余侍妾虽被遣散却不愿改嫁,隐姓埋名远离尘嚣。

和珅富有,天下尽知,可无人知晓他究竟拥有多少财富?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0)

他也曾是清官,拒贿。但“李侍尧贪腐案”让他“明白”了为官之道,“反贪”原来是“行贪受贿”的绝佳途径,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从贫顿之路走来的和珅深知金钱的重要性,他也想邀宠固位,他也想封妻荫子,他也想报恩帮助过他的人,许他们一世富贵,可这都需要钱。他因审“李待尧案”而名震,也因“李侍尧案”而堕落,他开始贪污纳贿、巧取豪夺,“钟情”抄家。

和珅既为官也经商,经商不但可以掩盖贪墨收入,还可将贪墨来的资金用于投资,赚更多的钱。和珅的经商才华出众惊人,他擅于管理,会用人,眼光独具。投资涉及金融、地产、矿业、物流、海外贸易、收藏、酒店餐饮、粮油农资……在钱权势的交织下,经营所得与非法所得难以分清,和珅的财富有如滔天之水。

俗话说:“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穷怕了”的和珅说:“鬼话!身外之物何以人人去争去抢?”

1790年,和珅抄家了累世贵族纳兰家族,获得了纳兰成安的财富;9年后,嘉庆帝抄家了和珅府,囊收了他所有的财富。

当时曾有大臣屡屡对抄家清单提出异议,说查抄的家产不及和珅家产的十分之一,结果遭到了嘉庆帝的严厉斥责并革职,和珅抄家清单从此未再出现,神秘隐没。后世学者从历史史料中竟然找到三份“抄家清单”版本。流传最广的版本显示和珅被抄家的财富达8.55亿两白银(其中现金2.5亿两)。

同时代的欧洲法国国王、执政长达72年的路易十四个人私产价值2000多万两白银,大臣和珅被抄的家产是这位国王的40多倍。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1)

路易十四

清朝中期国家一年财政收入7000-8000万两白银,8.55亿两白银抵清朝十几年的全国财政收入。试着换想一下,2020年中国财政总收入18.29万亿,当今天下,世界上有几位富豪的财富抵十几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拥有200多万亿的财富?

虽然历代富豪辈出,但有几人堪比和珅?2001年,《华尔街日报》做了“一千年来世上最富之人”的调查,和珅被列入前50。在报道中,只统计了和珅2.2亿两白银的财富。可这远远不及历史记载中的和珅财富。

在和珅离去200多年的今天,人们始终没能为和珅的身家估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2)

和珅

爱新觉罗•永瑆:一位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皇子。乾隆第十一子,嘉庆帝皇兄,清代著名书法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为“乾隆四家”。著有《听雨屋集》《诒晋斋集》《仓龙集》。

1789年11月,乾隆封和硕成亲王,封号“成”满语为“mutengge”,意为“有能力的”、“有才华的”。

成亲王永瑆在书画上一掷千金,即使被欺诈了也毫不再意,非常大度。在生活上却节俭得令子孙发狂。王府的马死了,仆人准备埋了,他下令要“煮肉吃”,不能浪费。

永瑆的嫡福晋出身名门望族——富察氏家族,这个家族共出了7位皇后,皇妃数名,与清朝16位皇子及公主结姻。如此显赫的贵族,嫁妆自然极为丰厚。没想到,一嫁入王府,富察氏的嫁妆就被永瑆没收入库!这些嫁妆永瑆不会动,也不许妻子用。王妃富察氏只能粗茶淡饭、麻衣布裙。整个王府皆如此。富察氏哭诉到皇帝皇后那,永瑆也置之不理。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3)

永瑆

其实,贵为皇子的永瑆压根不缺银子,他只是不喜欢看到把钱过多地花费在吃穿上,要求王府节约每一两银子。

后世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这位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永瑆继承帝位?

乾隆共有17个儿子,按理,他选择立储可以有充分的选择,可是这位皇帝寿命太长,一活活到了八十九岁,临终前17个儿子只剩4个还活在世上——永璇、永瑆、永琰、永璘。永璇聪慧异常,可惜天生足部残疾,在乾隆心里丧失了立储资格。永璘年幼,好嬉戏,没个正行,乾隆不喜。能选择的只有永瑆和永琰。永瑆聪明睿智、才名远播、极有主见。永琰呢,没什么优点,可是好象也没什么缺点。乾隆反复思忖了很久,最终秘定了平淡如水、规矩听话的永琰为皇储。因为有才情的人,往往不羁,难以驾驭。

永琰登基后,年号嘉庆。乾隆做了三年的太上皇,永琰做了三年的“摆设”。

1799年,乾隆去世第二天,嘉庆帝就以迅雷之势查抄了和珅家府,籍没财产,将这座和珅别院赐予永瑆作为成亲王府。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4)

永瑆画像

爱新觉罗•载锐:1823年,成亲王永瑆薨,享年71岁。此时永瑆长子绵勤已逝,绵勤长子奕绶也已逝,永瑆曾孙载锐降袭郡王。

1859年,载锐去世,虚龄54岁,结束了他波澜不惊的一生。长子溥庄递降袭封成亲王系第五代,为贝勒。

爱新觉罗•溥庄:永瑆玄孙,载锐之子。

1859年袭封贝勒,1860年加郡王衔(贝勒爵位不变,享郡王待遇)。

1872年4月去世,无嗣。

同年11月,同治帝诏成亲王永瑆六世孙毓橚(qiu)为溥庄继嗣,降袭为贝子。1888年赐府于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世人称“橚贝子府”。

1875年,光绪继位,位于太平湖的原醇亲王府,改为宗祠和潜邸,人称“醇亲王南府”。

朝廷将成亲王府转赐醇亲王奕譞。自此,“成亲王府”改称“醇亲王府”,又称“醇亲王北府”。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5)

醇亲王府 旧照

清朝的王府不是王爷公主们的私产,而是“皇产”,由内务府统一管理,皇帝随时可以收回王府,或改赐,或改做他用。直至末代皇帝溥仪逊位,自顾不暇,才诏告所有王府产权归王爷、公主们所有。

所以民国期间,清宗室很多败家爷们儿会毫不吝惜地抛售王府用于挥霍,因为他们可能觉得不换钱花太可惜了!

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七弟;同治帝七皇叔;光绪帝的生父;宣统帝的祖父。

纵观奕譞的一生:他的父亲、哥哥、侄子、儿子、孙子都是皇帝。奕譞,至尊无比的天潢贵胄。可是他却是位活得挺窝囊却又不得不窝囊的一爷们儿。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不愿投生皇室;如果可以选择,他绝不娶慈禧胞妹为妻;如果可以选择,他决不会配合辛酉政变;如果可以选择,他愿生生世世都不遇到慈禧,这个夺他子孙让他忧惧痛苦一生的女人。贵为皇子,他活得卑微;尊为皇父,他过得胆战。身份尊贵的他是历史上最悲情的王爷。

1850年,十岁的他受封“醇郡王”,时光荏苒,转眼到了适婚的年龄,众多名门望族对醇郡王嫡福晋之位“觊觎”。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6)

奕譞

正值豆蔻,容颜可人的叶赫那拉•婉贞在咸丰选秀时落选,胞姐懿贵妃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力劝咸丰将婉贞指婚奕譞。1859年奕譞与婉贞成婚。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成为懿贵妃(慈禧)的棋子。悲剧在悄然无声中拉开序幕。

1861年咸丰驾崩,慈禧欲垂帘听政,遭到了顾命八大臣强烈抵制,遂发动辛酉政变。身为妹夫和小叔子的奕譞配合慈禧,亲自捉拿了先帝托孤的八大臣领袖肃顺。为了夺权,慈禧斩杀肃顺、赐死载垣、端华,革职流放其他5位顾命大臣。瞬间夺了三位皇子性命!

在浓重的血腥中,奕譞小心冀冀地行走。先是被任命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握京师卫戍的军权;兼善捕营事。后又被授予都统(掌握八旗军权)、御前大臣(统辖内廷事务)、领侍卫内大臣(统管皇帝侍卫、亲军)、管理神机营(即洋枪队,掌握洋枪洋炮)等职务。成了慈禧牢牢掌控军政大权的工具。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7)

奕譞

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爵位不变,享受亲王待遇)。

1865年,两宫太后任命其弘德殿行走,稽查课程。弘德殿是清代皇帝办理政务及读书之处。

1872年,晋爵亲王。次年,同治亲政,罢免了他弘德殿行走的职务。

1875年,同治驾崩。不愿失去权力的慈禧选择了妹妹婉贞与奕譞年仅三岁的嫡子载湉继位。奕譞夫妇得知,五雷轰顶!十几年的相随,他们目睹慈禧为了权力斩杀龙子龙孙残酷无情,棒打龙子龙孙不留颜面;在权力面前,慈禧即便对亲生儿子同治帝也极为苛刻严厉。他们太了解慈禧了!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8)

奕譞与婉贞

婉贞虽生有四子一女,但除了载湉(光绪帝),其他都早夭。而慈禧无情地隔断了妹妹与独子的骨肉亲情,将载湉抱入宫后,不允许母子相见。直至20多年后——婉贞临终前那一刻,慈禧终于同意母子相见。婉贞凝望着英俊的光绪帝,泪不能言,溘然离世。

光绪元年,奕譞上书奏请辞官,大意是:(同治帝)龙御归天,我五内崩裂;懿旨下降,载湉为帝,我迷惘失措;旧有肝疾再犯,如今身体废顿,哀恳辞官,请求告老,乞为天地容一个只留爵位的人,为道光皇帝留一个庸钝无才的儿子。两宫太后顺势解除了奕譞所有的职务。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39)

醇亲王奕譞

第二年,光绪帝入学,太后命奕譞加以照料。“识时务”的奕譞这才得到了和儿子相处的机会。

1879年,慈禧赏识谦恭有礼的奕譞,赐食亲王双份俸禄。

1884年,慈禧以“中法战争”失利为借口,罢免议政王奕訢领班军机大臣职务,由礼亲王世铎替代,换血军机大臣班底。特嘱世铎重大事情要与奕譞商议。不久之后,奕譞商议建立海军。1885年9月,清廷开始设置海军衙门,奕譞出任海军衙门总理大臣,节制沿海水师。在他和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北洋开始操练海军,截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一支由“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战舰领衔的北洋海军终于成军,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海上武装力量。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0)

北洋海军

1886年,光绪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了。慈禧赏赐奕譞与福晋杏黄轿,奕譞上疏请辞,请辞未获批准,但谨慎谦恭的醇亲王夫妇从不使用。慈禧又命奕譞于次年回朝执政,奕譞只得再次小心冀冀地上疏:"皇上刚刚接触政事,诸王大臣都希望太后能够训政,请太后看在时局艰难上,允许大臣的请求,等到皇帝到了亲政的年龄。将来皇帝大婚后,一切典礼,都依赖于太后的训示。臣以为诸事应该先请太后的懿旨,再到皇上面前奏报使其知晓,使皇帝专心处理政务,都是仰仗于太后的帮助,才能免除宫内繁杂的事务。这些事臣不在皇宫内不敢知道,也不敢去说。"慈禧太后对奕譞的回复极为满意,遂不再提奕譞回朝执政之事了。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1)

隆裕皇后与光绪帝

1889年,光绪帝大婚礼成。

1890年,醇亲王奕譞病逝,他小心冀冀地走完了他的里程,告别了自己短暂而又漫长,忧惧而又苦痛的一生,终年51岁。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2)

七王坟

奕譞墓又称“七王坟”,位于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余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1896年,内务府大臣英年向慈禧进言,说醇亲王墓地有棵白果古树,茂盛参天,必须砍。这样高大的古树只能帝陵配享,王爷坟不可有此树,白果的“白”加王就是“皇”,对皇室大宗不利(对慈禧不利)。慈禧当即下懿旨砍树。可此事毕竟涉皇帝先父,内务府不敢妄动,禀报了光绪,光绪严敕:“尔等谁敢伐此树,请先砍我头!”僵持了数月之后。慈禧亲赴醇亲王祖坟,示范砍树三下,遂命人毁树。光绪得知,奔赴祖坟,但坟上古树已被毁伐。悲恸无奈的光绪绕生父墓地三圈,“顿足拭泪而去”。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3)

醇亲王墓

爱新觉罗•载沣:奕譞庶子,光绪之弟,溥仪生父。出生于1883年2月12日。

相比他那倒霉催的父亲,载沣也许是幸运的。1908年11月,虽然他的儿子也被慈禧择定为皇位继承人,但是73岁的慈禧终究敌不过岁月,11月15日薨。曾经凌驾于爱新觉罗之上、强势咄咄的女人——叶赫那拉氏•杏贞殁了。

可身为皇族的他终究是不幸的,生于大清末世,处于天下乱世,他的使命和结局冥冥中早已注定。更何况年轻的他遭遇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对手——袁世凯。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4)

袁世凯

1882年,朝鲜政乱,23岁的袁世凯奏请平叛,率兵东渡朝鲜,率领部队杀死兵变参与者,平定叛乱。1883年载沣出生。

1884年,驻朝鲜的日军欲乘“甲申政变”挟制朝鲜王室,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1885年,李鸿章委派袁世凯驻扎朝鲜,左右朝鲜政局。袁世凯在朝鲜的十几年,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

1894年7月19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朝鲜东学党起义,日军迅速出动朝鲜,企图挑起战争。袁世凯化装成平民从朝鲜逃回国内,于7月22日抵达天津。归国后,又于8月6日奉旨前往辽东前线,协助后勤事宜,直至次年5月。

在前线的这段日子,目睹甲午战争清军兵败如山倒的惨状,袁世凯萌生了用西法练兵的设想,并大力主张,于天津小站开启了练兵。他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建军方案。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

这一年,奕譞已经去世,载沣也已经袭封醇亲王4年,年仅11岁。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5)

天津小站练兵

1898年6月,光绪帝重用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实行戊戌变法,他们笼络并寄希望于袁世凯。9月18日,康有为等人委派袁世凯包围颐和园,计划控制居住在内的慈禧,杀死慈禧宠臣直隶总督荣禄。维新派走后,袁世凯在天津杨崇伊处获悉慈禧即将上台,遂将维新派计划透露给慈禧亲信奕劻。慈禧得知大怒,诛“戊戌六君子”,囚光绪帝于瀛台。这一年,载沣15岁,哥哥光绪帝的被囚令他对袁世凯深恶痛绝。

1900年,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在义和团事变中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所枪杀。德国新任驻华公使穆德挑选了17岁的醇亲王载沣代表清廷向德国“道歉”。因为他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地位比其他所有亲王都尊贵,更能表现出清政府的“道歉诚意”。1901年,载沣赴德致“歉”,但拒绝了对方提出的向德皇跪拜的要求。结束德国访问后,他想顺访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却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遂以身体不适和回国完婚为由,启程回国,放弃了访问欧洲其他诸国的计划。这次带有屈辱性质的“道歉”之旅在他的心底深处烙印。

这一年,袁世凯在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后增至110人),设置了经史子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课程。《山东大学堂章程》奠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6)

国立山东大学

1903年,20岁的载沣被任命为随扈大臣,随皇帝出巡。

同年,练兵大臣袁世凯已经在保定编制北洋军,于北京创办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袁世凯已将北洋六镇编制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六镇将士约8万人。除第一镇系满洲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皆在袁世凯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嫡系军官。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7)

北洋六镇将领

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他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队伍;也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8)

京张铁路

1906年,载沣受命管理八旗禁卫军的“特种部队”——健锐营事务,对守卫京城负有重要责任。同年秋任一品大员正红旗满族都统。但是,这些只是重要的武职,此时的他还没有直接参涉军国大事的管理。1907年5月,朝廷授载沣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1907年,袁世凯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成为中枢重臣。

1908年正月,慈禧立三岁的溥仪继承大统,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这一年载沣25岁,袁世凯49岁。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49)

载沣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而薨,溥仪继位,因摄政王载沣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哥可光绪帝被慈禧幽禁而死,对袁世凯极具恨意。他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并与小恭亲王溥伟策划刺杀袁世凯,他们先是与晚清重臣庆亲王奕劻商量,奕劻直言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仅由皇室宗亲做主,应该和张之洞商议。他们又与素来怠视轻僈袁世凯的晚清名臣张之洞商量,结果却遭到了张之洞的否定。虽然张之洞多年来一直甩脸给袁世凯(袁始终毕恭毕敬),但载沣摄政后重满轻汉,张之洞考虑到要为日后政坛保存“汉臣”的有生力量,保护了袁世凯。

袁世凯得知,向朝廷上奏,自请告疾还乡,同时暗中联络北洋将领段祺瑞。段祺瑞鼓动南苑兵丁闹事,并准备以平定“南苑兵变”为由率军进京,消息传出,朝廷大惊。在北洋新军的威胁下,袁世凯得以辞官平安归隐。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0)

袁世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岌岌,载沣无奈之中重新起用袁世凯。

10月14日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称疾未愈。

10月27日封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

11月1日,宣布解散皇族内阁,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载沣已将军政大权全部拱让给了被他罢斥回乡的袁世凯。袁世凯终于派兵攻打武汉,夺取了汉口。

那个13岁便题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少年,自小就称“手中若有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的袁世凯不再隐忍,浮出水面。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1)

袁世凯

不久,载沣卸任监国摄政王,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结束短暂而又沉重的治国生涯,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

袁世凯向庆亲王奕劻献上重金,希望和平结束大清统治。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6岁的宣统帝溥仪逊位。

清帝逊位后,载沣生活很低调,他从不参与任何复辟活动,只图维持《清室优待条件》,保持现状。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2)

溥仪

1932年,溥仪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多次恳请求生父载沣及全家前去,日本人也屡劝载沣迁往长春,都被载沣拒绝了。他认为全家去东北是愚蠢的,一旦陷入圈套,只能任凭宰割。

1949年北平解放,各大部委亟缺办公场地,多家单位中意醇亲王府,载沣思忖良久。1950年他最终下决心出售王府。让儿子溥任代表他,把醇亲王府售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价钱为九十万斤小米。他将售房款的一半留给他自己另购住房,另一半平分给八个子女。

1951年2月3日,载沣因风寒病故,结束了他末代天潢贵胄的使命。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3)

载沣

附近景点:

什刹海公园:4A景区,距离此地1公里。

恭王府:5A景区,距离此地1.7公里。

北海公园:4A景区,距离此地2公里。

景山公园:4A景区,距离此地2.9公里。

故宫:5A景区,距离此地5.1公里。

北京恭亲王府(北京王府醇亲王府)(54)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北京王府》系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