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

西葡之行——巴塞罗那(三)

进入巴塞罗那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引以为豪的高迪的名字,最负盛名的“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都出自于他之手。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

圣家族教堂

从来没有在旅途中遇见过印象如此深刻的人,你从不知道他的名字,一辈子的交集,就是巴塞罗那一个宝贵的相遇,这稍纵即逝的机缘,让高迪的名字存在于记忆中,变成了不陌生的陌生人。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3)

圣家族教堂

高迪,西班牙建筑师,生于1852年6月25日,卒于1926年6月10日。家境平平,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徒。高迪从小患有风湿病,失去了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机会,常常一个人独处,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少年时期养成的这种孤僻的性格跟随了他一生。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4)

圣家族教堂

1870年,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他的オ华被渐渐显露出来。他参加了巴塞罗那几个“奇观”的建造,名义上是大建筑师的助手,而实际上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5)

圣家族教堂

曾经残酷捉弄过他的命运之神,却也向他投以青睐。

古埃尔的出现是高迪命运转变的一个契机。古埃尔不介意高迪的不修边幅,脾气乖张古怪。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总能引起古埃尔的欣喜若狂的反应。用高迪设计,古埃尔出资建造的建筑都成了属于西班牙乃至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小时候的伤痕最终成为铠甲,为疾病受过的伤,成为了真正的勋章。

西班牙教堂遍布,随意迈入一座比一座年代久远的教堂,都能感受那份庄严和神圣。二次去欧洲,走过太多的教堂,以为自己不会为教堂而过度激奋,圣家教堂一行,还是让我血脉贲张。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6)

西班牙教堂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7)

西班牙教堂

在西班牙,如果只参观一个景点,那一定是圣家族教堂,可见它在西班牙的重要位置。

圣家族教堂是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始建于1884年,跨越一个世纪仍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圣家教堂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教堂描绘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及复活。不管我熟不熟悉圣经故事,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繁复的细节,都会让我啧啧赞叹。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8)

高迪寓意中的耶稣升天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9)

教堂的天窗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0)

教堂的天窗精美绝伦

阳光透过一整面的彩色马赛克玻璃散射出五彩六色的光影,为整个教堂平添了几许天堂的圣洁,教堂内部光线的色彩寓意着春季轮回一春夏秋冬。

白天到黑夜的轮回。

如此的标新立异,匠心独具。光线,在教堂里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堂顶层上部光线明亮,下层则是神秘的昏暗,宗教关于尘世黑暗和上帝光辉笼罩天国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直接的体现。

不拘一格,不可复制。

奎尔公园——高迪的又一杰作,是巴塞罗那最耀眼的景点之一,也是高迪众多作品中关于园林设计的典范之作。公园建于1900年,高迪的奇思妙想在奎尔公园里发挥到极致。不管是石阶、石柱还是弯曲的石椅都贴满了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整个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充满梦幻。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1)

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2)

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3)

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4)

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5)

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6)

打卡奎尔公园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7)

依山而建的有如山洞般的步行道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8)

成就了毕加索的咖啡馆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19)

世界第一长度的座椅

堪称世界第一长度的座椅,蜿蜒曲折,看似随意,实则寓意深刻。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0)

西班牙:吻墙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1)

打卡

闲适时光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2)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3)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4)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5)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6)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7)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8)

每一次旅行,向我们展示的国家,原本是同一个,可是在每一位来旅行人的眼里却有着见仁见智的不同。欧洲人生活在极其简单的环境中,把家务减低到尽可能的少,因为他们懂得闲适的价值,腾出时间来享受生活。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会使精神生活很乏味。去每个国家,接触不同的人,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们没有的气质值得了解。他们淡定、从容、不争先、不恐后、不被外物所羁之后,满足和快乐才能从内而发。

我们拥有最多的是危机感,最缺的是安全感。

这里不仅仅诞生了哥伦布这样曾经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也养育出毕加索等文学巨匠及高迪这样的建筑大师。这里的人们享受着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日子过得很悠闲。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物欲平和,淡然自若,热情包容,生活安逸。

短短的十几天西葡之行,与这两个国家的多个城市擦肩而过。在地球的另一边,距离一万公里,时差7小时,故乡的亲朋好友睡眠的时候,我们在遥远的异国行走。转瞬即逝的十几天,游走于初次相遇的国家里的不同城市,还没有倒过时差和节奏,又匆匆离开。

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这不是一条苦路)(29)

每一次旅行,都是在平凡中寻找更多非同一般,在他人的生活中反观自己的日子。

走了更远的路,实现了更多的期许,拥有了爱或成长,还有亲密相处中的间距。

这不是一条苦路。

我希望一直拥有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