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咽喉(川鄂咽喉沙子关)

一条神奇迷人、鬼怪粗犷的峡谷横卧在渝鄂边界,构成一道天然屏障,这就是被誉之为“川鄂咽喉”的石柱自治县“沙子关古驿险 道”。险道周边层峦叠翠、沟壑纵横,飞泉击石。

湘鄂咽喉(川鄂咽喉沙子关)(1)

沙子传统民居

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巡检司,建关楼,开辟川鄂驿道,沙子关至今已有600多年沧桑历史,承载着600多年的风雨云烟。

川鄂咽喉

沙子关又名沙子场,元皇庆二年(1321年)置场名三箭场,明天启元年(1621年)更名太和场,因长江支流龙河发源于沙子关北部的冷水镇天河村李家湾七曜山南麓,龙河九曲回环,一波三折流经此处,淤积了大量泥沙,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此设巡检司,建关楼,设兵卡,管理川鄂边界贸易,故名沙子关。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更名沙子关场,民国属丰都县辖,1942年划归石柱,1953年建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建制,2001年7月设镇,原湖镇乡、栗新乡、卷店乡撤消,全部并入该镇。如今,沪蓉高速公路、渝利铁路穿境而过,市场更加繁荣。

湘鄂咽喉(川鄂咽喉沙子关)(2)

沙子镇鱼泉村民居

沙子关是渝东入鄂的“门户”,也是川鄂古驿道上著名的关隘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四周山峦起伏,奇峰错落,溶洞繁多,溪流纵横。清《石柱厅乡土志》载:“峥嵘沙子。通鄂渚之喉咽……”,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明张献忠入川,攻陷蘷州(今重庆奉节),久攻沙子关不下,另找去路,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入川攻下沙子关进军涪陵,1934年,贺龙率红三军挥师入川,经此关入石柱县城,驻猫圈坡,留下许多悲壮而英勇的故事,今存“红军井”文物。

黄金大道

沙子关建成,通过一条横在山岭峡谷间的“羊肠鸟道”,川盐、蜀锦、黄连、生漆等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

这里还是“川盐销楚”的巴盐古道必经之地,盐道从县城出发,经大河嘴、桥头高墩场(后改经大寨坎)、中坝场,过沙子关,经湖镇、冷水溪石门坎,进入湖北利川、恩施、来凤等地。

来来往往的背盐力夫(土家人称“背脚子”、挑子客) 三五成群,背负盐巴,吼着号子成群结队艰难地行进在青石板古道上。

盐运大路经沙子关一分为二:一条经栗新、水田、洗新、新乐进入湖北利川文斗;一条经湖镇、冷水溪,进入湖北利川柏杨塘等地,又将湖北的桐油等运回四川,沙子关成为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

官府最初设关的功能,主要是驿站和管理川鄂边关贸易。因往来商贾、力夫要在此歇脚住宿,加之当地盛产的黄连、天麻、银杏、生漆、竹笋等土特产,激活了市场, 沿河岸而建的“幺店子”(客栈)越来越多,开店设铺逐渐形成规模,继而兴场。

历经数百年洪水兵祸,如今幸存下来的沙子老街,沿河两岸的木质吊脚楼,逐渐由砖木结构的青瓦房替代,老街中部靠山的民居,仍是清代保存下来的吊脚楼,临街逢场拆掉木板成门面,典型的前店后堂布局,供销社、食品站临河而建的吊脚楼,古树掩映。

风景如画

沙子关有著名的十大景色。

著名的分水岭、白鸡峰、石门山、八角莲花峰(八角瓣)、鸳鸯寨、香樟洞、白水溪、水龙洞、干龙洞、磨刀溪、遇仙桥等迷人景观,风景如画。

湘鄂咽喉(川鄂咽喉沙子关)(3)

沙子镇一角

其中,1984年发现的古洞“地下宫殿”香樟洞,在白岩峰半山腰,有“渝东第一洞”之称。

人走进黑森森的古洞,一股寒气猛袭而来,令人毛骨悚然,然沿洞继续前行,迂回曲折,洞中有洞,怪石高悬,绚丽多彩的钟乳石,层层密布,石柱、石林、石笋、石塔、石花、石钟如飞禽走兽,如狰狞鬼怪,有“宝塔山”、“音乐厅”等洞厅12个。洞内可容近万人,是古时熬硝的古洞,洞中有“金菊倒挂”、“金凤塔林”、“金龙吐珠 ”、“冰川瀑布”、“玉笋入云”、“姊妹宝塔”、“九龙盘柱”、“宝莲仙灯”等胜景,巧夺天工,令人目不暇接。

从沙子关行约四里,白岩峰石缝中涌出山泉,飞流直下,危岩飞雨,形成三十多米高的瀑布,宛若彩绸从空抛下,水花四溅,形成“响雪”奇观。

洞下形成深数尺的“龙潭”,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每当皓月当空,水映月影,银波荡漾,令人销魂。每年入冬,关内外千里冰封,瑞雪飘舞,一番北国情调,举目可赏雪景,令人留连忘返。

民风古朴

沙子镇民风古朴,风情独特,深居大山的土家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勤劳朴实。

古镇境内的龙泛溪、白水溪、土鱼泉、王家院子、谭家弯、马栏坝土家山寨,几十户土家人集聚,成片的吊脚楼,高低错落,农舍点点,梯田层层,小桥流水,呈现一幅恬静的田园画图。其中,鱼泉村、桃园村评为重庆市传统村落。

国家级非遗瑰宝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啰儿调、玩牛、黄连种植技艺,飘着泥土芽芳香,代代薪火相传。

被誉之为“戏曲活化石”的石柱土戏,在这里发源和传承,土家山寨至今流传歇后语“沙子关的戏楼——侧起的”。

如今的沙子关,已建成繁华的沙子镇,沪蓉高速公路、渝利铁路从中穿过,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在沙子镇龙源村修建的动车轻轨地铁换乘站,正热火朝天建设中,从重庆乘动车在此换乘轻轨地铁,直达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市场繁荣,商贾云集,生漆、银杏成为抢手货,此地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每年的收获季节,云集沿海各地客商,繁华热闹。(黄玉才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