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1)

一个学生面临高考时,要掌握的英语单词词汇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无论是将要面临高考的,还是曾经高考过的人。

我可以直接告诉你答案36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3600个单词,学6年(小学暂且不算它,只算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每年掌握多少个单词即可?

6年时间,每年掌握600个单词即可。一年365天,平均下来要求一天掌握2个单词不到。如果可以做到一天掌握2个单词,那么一年还可以休息65天。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2)

这个简单的算术题不做不知道,做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震惊?你知道更震惊的是什么吗?

更震惊的是原本每天只要求掌握2个不到的单词就可以将英语学习得不错的,结果我们还是不能将英语学习得不错。知道它潜意识里意味着什么吗?

这种潜意识让大部分高中生都不知不觉地这样觉得......

学英语真难,我真笨,一天只要掌握2个英语单词我都做不到。

这种意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植入到我们的大脑里了,这太可怕了。

现在我们算过这道算术题了,就可以从战略上藐视背单词了,接下来我们从战术上重视起来就行。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3)

英语学习者,总是绕不开背单词这个话题的,就像我们学汉语,总要先认识字和词语一样。

背单词跟记忆其他任何信息一样,我们先分析一下目标信息。我们背单词时,到底在背些什么东西?一个单词就包含下列三个元素:

读音、拼写、中文意思

这是常识,但是常识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

从记忆学的角度望过去,一个单词的读音,当然也需要记忆,但是一般只要听几遍跟读几遍,或者掌握了音标,自然就会读了。暂且先不论你读音标不标准,动不动听吧,因为相对来说更重要的是你敢发声......

我们要记忆的其实主要是它的“拼写”和“中文意思”,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词是这个意思,不要张冠李戴了。

高效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很多,我以后都会慢慢写到。在讲到高效记忆单词的那些方法之前,我想先请大家自己反思一下自己之前背单词的时候是怎么背的?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4)

大多数人是不是一说背单词就翻开课本或者其他辅导书的单词表,然后就开始一个一个地往下背?背到感觉差不多了或者感觉太枯燥无味了就停下了。过段时间打算接着往下背时,发现前面已经忘了一些了。当然有的人可能意识不到,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复习。

好一点的同学可能会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天要记忆多少个单词”,然后也是一个一个地背下去,直到当天的目标完成。尽管都是没有运用高效记忆方法的死记硬背,这种心里有目标,并且能努力坚持下去的同学,肯定收获还是会大很多的。

但是就算暂且不会那些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直接死记硬背,也是有更加高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的。

我们只要将背单词流程化即可,流程化自然更高效。

首先我们需要借助一个计时器,最好是倒计时的那种,因为这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争分夺秒,微微紧张的感觉,会更加认真。并且倒计时会让人目标感越来越强,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目标上。比如说比赛开始前,火箭发射前,都会采用倒计时的方式。

其次我们会融入一些科学记忆的原理在这套流程里。比如说复述和组块这两个概念,也会用来帮助我们背单词。这两个概念其实很简单,后面我也会做讲解。具体还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这两个增强记忆的小技巧,原来你一直都在用。

还有记忆一连串信息时,开始和结尾记得相对牢固,中间容易忘掉。这在记忆学中叫“前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两个效应也会用来帮助我们背单词。这两个概念其实也很好理解,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学习者们,复是漏掉知识点?这两个简单的效应看完就可以用起来。

那么这套高效记忆单词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呢?总纲见下图,然后我们一步步讲解: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5)

第一步分组,为什么我们要将单词分组?怎样分组?

因为我们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即我们一次性记忆一连串目标信息时,最终其实只能回忆出7加减2个,即最多9个,最少5个。这个“神奇的数字”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1956年提出来的。

你可以回忆一下一个6位数的银行卡密码,你可以一下子记下来,但是一个11位数的手机号,是不是就比较难记下来了。当然这是在没有掌握高效记忆方法的情况下。

那么这个神奇的数字对于我们背单词有什么启示呢?敏感的人应该可以感觉出来了,背单词时,我们不要翻开单词表就一个一个地连续往下背。而是应该给单词们分组。

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自己的神奇数字是5-9中的几,每个人肯定会有些差别,当然你也可以直接选择7这个折中的数字。我后面就以7个单词分为一组来继续写。假设一单元的单词有35个,那么就是分为5组,我们用横线将这5组划分出来,这一步最多用时10秒钟。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6)

第二步浏览,我们在准备记忆第一组的7个单词之前,先快速将这7个单词读音,拼写,中文意思浏览一遍。将自己觉得比较难以记忆的单词先做个标记,比如说在前面画个小三角形,我们在正式记忆时,先难后易。

为什么要先难后易?因为人在记忆每一组单词时,刚开始的精力肯定会更好一些,然后相对较难的单词都可以记住的话,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产生一种单词越记越轻松的感觉。这一步应该最多也是用时10秒钟左右。

第三步记忆,浏览完第一组的7个单词后,我们就要开始记忆了。就算是还没有系统地学习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直接死记硬背,7个单词要全部正确地记忆下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记忆时最好读出声来,或者在纸上写,或者同时进行。我们这样多感官同时投入学习,记忆,声音,动作,都会反过来刺激我们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加深大脑对单词的印象。

这一步估计平均耗时在5分钟吧。掌握各种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后,再能熟练地使用,灵活地使用,当然更快。至于如何采用各种合适的高效记忆法来记忆单词,我以后会在公众号里陆续地写到。

第四步回忆,第一组7个单词记忆完后,不是急着进入下一组单词,浏览又开始记忆。而是回忆,可以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默默地回忆,也可以发出声来,当然能同时在草稿纸上边回忆边写,是最好的。

在回忆的过程中,发觉有不确定的或者想不起来的,不要立刻去翻单词表,而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大脑,再深入地想一会儿,这个时候是最调动大脑资源的,不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如果能自己想起来,这个单词对你来说会更加难忘。这一步可以很快地完成大概30秒吧。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7)

第五步默写,这组单词我们都回忆了一遍了,不可以直接进入下一组单词吗?

非常明确地回答你,是的,因为我们这样做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因为我们记忆的信息量总是前面忘的飞快,后面才慢下来。在讲完这七个步骤后,我就会着重讲大名鼎鼎的“斯宾浩斯遗忘曲线”。

为了显示重视以及认真的态度,我们最好不要用直接在草稿纸上默写,我们可以找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用来默写单词。态度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多说了。

在笔记本里最好竖向默写。在每一行里,默写英语单词后,隔一段距离再默写中文意思。这样可以在以后复习时,捂住右边的中文意思,看英文单词来回忆中文意思;还可以捂住左边的英文单词,看右边的中文意思来回忆英文单词。

一般来说刚刚记忆完的一组单词应该不会默写错误,如果实在有个别错误,可以再翻回去重点记忆,同时做一个标记,比如说划个“一横”,即“正”字的第一划。如果以后复习时再出现错误,就加“一竖”,以此类推。

这种画“正”字的好处是哪些单词没掌握好,你会一目了然,以后可以重点复习。这里谈到了复习,不管是背单词还是学习其他知识点,复习都很重要,并且复习就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规来科学地复习。复习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以后再慢慢写。这第五步大概用时1分钟足矣。

前五步结束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组单词我们在它上面大概花了多长时间,第一步分组大概10秒,其实一次分完组后,后面不用分了的;浏览七个单词10秒;记忆5分钟;回忆30秒;默写1分钟。总计大概7分钟,当然每个人会有些差别。

于是我们结合着后面还需要花的时间,可以大概推算出我们记忆多少单词,需要用多少时间了。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8)

终于在第一组七个单词完全正确默写完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组单词了,同样的浏览、记忆、回忆、默写。然后第三也是如此。直到我们掌握了三组一起21个单词,我们才进入下一步。

第六步三组复习,就是说我们先将刚刚掌握的前三组21个单词一起复习一遍。

这三组单词复习完大概用时3分钟吧。再进入第4组和第5组单词的浏览、记忆、回忆、默写。第4组和第5组掌握好后,再将这剩下的最后两组一起复习一遍。

最后第七步整体复习,就是说将整个单元这五组35个单词整体复习一遍。到此,一单元35个单词全部搞定。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每个单词我们背了几遍?

浏览看了1遍;记忆暂且按照5遍算吧,如果掌握高效记忆方法,并且能熟练运用,灵活运用的话当然更快一些;回忆了1遍;默写了1遍;三组复习了1遍;最后整个单元复习了1遍。

总计10遍,短时间内重复次数如此之多。重复是增强记忆的最基本的方法。更重要的我们按照这套流程来记单词,采用的这种频率的重复,能够有效抵抗我们大脑的遗忘规律。

遗忘是记忆的仇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研究遗忘这个敌人,掌握遗忘的规律,然后对症下药,就可以保证我们更好地记忆。

现在我们来重点理解一下“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理解它之后,你就能懂得为什么我们这套背单词的流程很高效。当然这套流程还可以运用在记忆其他信息方面。

艾宾浩斯是德国的一名心理学家,他研究大脑的遗忘规律而得出的这条曲线,是由他于1885年在他的著作《论记忆》一书中提出来的。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9)

上图就是大名鼎鼎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记忆信息的保留量。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在我们脑海里的保留量,逐渐减少。

能看懂曲线曲率的同学,其实一下子就能明白,我们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的;然后到了一定时间之后脑海里还剩下的信息基本上就不会遗忘了,即变成你的长时记忆,存储在你的大脑这个大仓库里了。

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具体的数值对应是怎样的,即在哪个时间节点信息量还剩下多少,遗忘了多少?在上面曲线图中其实都有用箭头指明,我们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再看看: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10)

信息刚刚记忆完的那一刻,信息在脑海里的保留量是100%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那一刻开始,遗忘马上就开始了,丝毫不作停留。

更恐怖的是,在信息记忆完仅仅20分钟的时候,记忆量只剩下了58%,这意味着遗忘了42%(取整数)。

紧接着信息记忆完1个小时的时候,信息保留量只剩下了44%;9个小时的时候,只剩下35%;1天后只剩下33%;2天后只剩下27%;6天后只剩下25%;一个月后只剩下21%。

从这些数据里我们就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遗忘的规律了。刚开始遗忘太快了,20分钟就只剩下了58%......9小时的时候剩下35%,但一天后还剩33%,这后面就遗忘得要慢一些了。 从第六天到一个月相对遗忘得更慢一些,当然这个时候是该忘的几乎都忘了,忘无所忘自然就慢了。到一个月后脑海里还剩下的信息就是你的长时记忆了。

那么这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你可以自己先想想看。

这个流程(这套流程说跟我来很简单)(11)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制定复习的时间点,然后使曲线变成上图这样。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保留量在降低时,被我们及时通过复习来提高了。

我们在这里不谈那些时间卡得很准的,很严格的复习计划。因为我知道一般人是很难这么自律地去执行计划的。但是我们至少要知道这几点:

第一,20分钟的时候我们的信息量就只剩下了58%,所以在20分钟内我们一定要将学习到的知识点复习一遍,比如说5分钟或者10分钟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比一般人要厉害很多了。

第二,9小时的时候信息保留量只剩下35%,其实也遗忘得挺厉害的。如果我们学知识的时候是白天,特别是学生党,那9小时之后就刚好是晚上,所以我们可以在晚上将白天学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

并且在晚上睡觉前复习一遍还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大脑也是会将白天获得的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的。如果你及时复习了,是不是加工的信息就会更多一些,也更深刻一些。

第三,第二天你能抽时间再复习一遍效果就更好了。如果不行,那么一周后再复习一遍效果也不错。

能做到这几点,你的学习一定会比大部分人更高效更好。

现在这篇文章结束啦,10分钟后请将学习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吧,现学现用,你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最后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你只是学到了这套高效记单词的流程,理解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而不去运用,那一点用都没有。我的建议一如既往地是,学到好的知识,直接用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