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

从1992年开始集邮以来,爱上收藏,杂七杂八收藏过很多东西。

能够想到的分享内容有多种:邮票、钱币、糖纸、烟标、速溶咖啡包装、cd~但是似乎有很多人收集这些了。为了显得咱与众不同,我绞尽脑汁,忽然想到自己手头有这么一堆旧物。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

有关春晚的音像制品,目前留在手里的就这么多。记得是1996年开始,自己在磁带店买来了第一盒春晚歌曲精华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会去买。

那时候手头的零花钱也不多,最头疼的是,磁带从最早的一套一盒到两盒,到后来四盒,这直接牵扯到总价上去了,于是后来还做过分批购买策略。

来上海读大学后,为了让行装更轻,只把从2000年开始的带在了身边,希望有时间能回老家把之前几年的带过来。

为什么要收藏春晚?

首先说明一下,我目前已经不再收入新的春晚制品。一方面真的没时间看了,另一方面也是真心觉得,观看的感受和味道不如小时候的好了,就好像大家常说的,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

提起春晚,很多人会喷起来没完——


北方习俗植入太深啊,过年谁吃饺子?

东北人统治舞台啊,一到小品时间就是大碴子味满屏幕啦!

演员水平太次啊,都是想出名小青年的过去露个脸咯!

没有大腕啊,看演出谁不是要看明星大腕?

某节目太low啊,都是直接复制网络热词咯~~~

总之,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很难完全满意。也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


但是每年一到除夕,仍然大堆的人在收看这台晚会,为什么呢?因为它已经成为屏幕上的年夜饭,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了一部分人们过年的象征。

就我个人来说,多年过去,父母不在。回忆起当年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情景,不禁泪下。我想,这或许就是我的春晚意义。

所以,具体一说,我当年开始收藏春晚,出于这几个原因:

1,重看或者重听春晚,能够让我回想起全家团聚的温馨。

2,初期的春晚节目精华集,收录了有代表性的优秀节目,几乎一首歌就可以让我回想起那一年,所以也是为了回忆。

3,为了欢乐,为了情结。总结了前面两条,再找原因,我觉得真的就完全是个人情结在里面。

春晚的那些回忆

1983年,央视开始弄了第一台现场直播形式的晚会。所有的条件都很简陋,所有的演员都很淳朴,所有的节目都很用心。

尤记得资料片中,赵忠祥先生那青葱的面孔。而马季大师的《宇宙牌香烟》则成了语言类节目的丰碑。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3)

从第一次现场直播打响后,春晚这个传统被一年一年延续下来。呈现了众多有口皆碑节目,捧红了一个又一个巨星。

李谷一,首登春晚,连续现场四首歌曲,直至把《难忘今宵》唱成了春晚结束曲。

陈佩斯、朱时茂,从《吃面条》到《羊肉串》,再到《主角与配角》代表了喜剧小品的一个时代。

赵本山,1990年才登上春晚,大气晚成无法掩盖的才华。徐老蔫开始了他的春晚登峰之旅,“小品之王”当之无愧。

宋丹丹,初登春晚的小土妞,日后成了喜剧小品的女王。

郭达、蔡明,一直搭档,从未获奖,悲剧二人组。但是参加春晚,获奖真的算是次要的。

潘长江,浓缩的都是精华,小个头也能带来大“笑”果。尤其最近几年配合蔡明的毒舌老太太,已经成了新一代的金牌搭档。

倪萍、赵忠祥、杨澜、周涛、董卿,春晚的舞台上不乏优秀主持人,但是更多的是优秀主持人借助春晚才有了更大名气和成就。尽管主持人如走马观花,但是称得上台柱子主持的就那么几位。

冯巩,没想到一个相声演员能给春晚带来一个标志性问候“我想死你们了!”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4)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5)

赵丽蓉、高秀敏,艺术的人生不需要过多诠释,在春晚的记忆中,带给了观众太多欢笑,逝去的艺术家永存于观众记忆。

费翔、王菲、谢霆锋、刘谦……众多港台星星,登上春晚舞台后,在内地声名鹊起。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6)

还有很多的人,如果专门列举会需要大量篇幅,相信就这么简单的列举已经让我们回忆万千。

我的这段春晚

看了第一张图,也都明白,一共就收了这么6年的春晚,或许真的也算不上收藏,就让我拿这些当成陈年回忆来盘点一下吧。

2000年

千禧之年,世纪之交。央视在这台晚会上也是十分重视。

章子怡的一曲《把春天迎进来》揭开春晚序幕。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7)

这组磁带分为两部分,歌曲精选,和相声小品精选。每一部分又分成了两盒。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8)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9)

冯巩和郭冬临把相声玩出新花样,《旧曲新歌》呈上了多种乐器,多种曲艺形式,堪称曲艺相声经典,而现在,似乎已经看不到这种大开脑洞的表演。

小品《同桌的她》,潘长江搭档“潘金莲”王思懿,也赶了一波热剧《水浒传》的风潮。

“山丹丹”组合在之前的《昨天今天明天》擦出火花后,再度联手,以《钟点工》再造经典。“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啦~”之后让马甲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随意更换的id成了马甲的新定义。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0)

歌曲类节目里,《快乐2000》《给我感觉》《家和万事兴》等等都唱红了2000年。

《还珠格格》的大火,直接让赵薇成了春晚主持人,而林心如则跟小崔一起献上了一首《溜溜的她》。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1)

2001年

这一年北京申奥,而我个人也踏上了外出求学的路程。

李玟的一首《好心情》,送给人们一整年的好心情,同时也乐坏了广告商。因为这首歌曲曾作为1998年度热播的娃哈哈非常柠檬广告曲。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2)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3)

歌曲类,《越来越好》似乎拿到了当年的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西部放歌》的豪放不羁,《你的眼神》让我知道在宝岛还有这么好的声音。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那首《好男儿》,由韩磊,满江,江涛合作演唱。这么多年过去,依然可以随口哼唱~


有一段路程要磨磨咱脚掌,

有一副担子要试试咱肩膀,

有一句话哟记在了咱心上,

爹娘讲好男儿志在四方——

好男儿闯就闯出个名堂,

好男儿干就干出个模样,

好男儿咱要对起爹和娘,

好男儿咱要为国成栋梁~~


歌词写的比较激励人心,充满家国情怀。而我自己也是唱着这首歌开始了千里之外的大学生活。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4)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5)

相声小品类,一句“忽忽悠悠就瘸了”,应该能让你记得这是哪一年。

赵本山,高秀敏,范围的铁三角搭档,把《卖拐》演绎得惟妙惟肖,算是这三位在春晚舞台的绝对代表作。

自此之后,忽悠二字响彻中华大地。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6)

2002年

这一年已经开始以vcd形式出版音像资料,当时买了一盒,可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春晚舞台迎来了新的主持台柱子,李咏。

《卖拐》的铁三角组合继续辉煌,呈上了续篇《卖车》,之前上过当的范厨师,一下子被脑筋急转弯给卡住,似乎又被忽悠晕了。最后赵本山扔给老伴一句“回去改担架,明年还卖他!”

就为了这一句话的延续,观众们有了下一年的期待。

谁都没想到,卖担架成了永远兑现不了的承诺。

2003年

这一年,铁三角改变了忽悠的小品套路,上演了《心病》,来阐述一个有关生命的小插曲。本山大叔拿起《母猪的产后护理》来抚慰范伟的心病,说道“人,好比天上的流星,来匆匆去匆匆,唰——说没就没啊”“这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7)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8)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19)

歌舞类节目中,《化蝶》将唯美的《梁祝》和杂技完美融合。《爱在天地间》、《妻子》、《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都是代表着这一年的回忆。

2004年

“非典”过后的新年,国人无不欣慰期盼,这场灾难没有压垮意志,人们赋予“众志成城”新的意义。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0)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1)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2)

杰伦以一首《龙拳》替中国人民打出了气势,祖海的一首《好运来》充满了喜庆,而且寓意很棒。

本山大叔变成一名《送水工》,范伟成了高秀敏的儿子。送水工被临时征用当起了临时爸爸,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对话,让小品笑点频出。

窗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要不及时擦,整不好就得脏。

当母亲隐藏的秘密被送水工说破,那双满是疤痕和老茧的双手,伴随着《母亲》的唱响,不禁让我想起当时在老家守着的母亲,后来就不再把这个节目翻出来看了……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3)

也是在这一年春晚以后,倪萍离开了这个舞台,长达13年的陪伴就此结束。

没说再见,因为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4)

2005年

春晚迎来了32岁的董卿,主持人队伍的新生力量。

也是在那一年,《千手观音》震撼了全国观众。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5)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6)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7)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8)

刘德华的一首《恭喜发财》,一夜之间又给过年刷耳朵的歌曲增加了一首。

黄宏、巩汉林、林永健合作的《装修》,让观众朋友从此看到大锤都会不由自主喊八十~

铁三角首次单飞,因为高秀敏去参加戏曲类节目。本山大叔和范围继续在忽悠的路上越走越远。3个月之后,高秀敏病逝。

2006年

这一年,《吉祥三宝》一下火了。

“白云”“黑土”卷土重来,延续《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崔系列,上演《说事儿》。白云穿上40元一天租金的绿貂,带着自传《月子》,和黑土一起搭上拉砖的拖拉机来到春晚。

用事实证明,你大爷依然是你大爷……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29)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30)

回忆36年前的春晚(20年前收藏的春晚)(31)

其他节目方面,似乎已经没什么太深印象。

在这一年之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变故,心境不如从前。后来就直接暂停了继续买春晚制品的动作。所以看上去我对春晚的收藏就嘎然而止了。

当然,后续的春晚节目依然经典迭出。而我对于春晚的回忆也在不停增加中。

尾声

不能说如今的春晚就质量很次,没有看头。时间的积累会让人们看到新的经典。

岁岁年年人不同,当我重新翻阅春晚音像资料,会发现,有些节目历久弥新,有些人还活跃在舞台,有些人只能活在记忆中。

为了那些久远的回忆,我想,这些东西值得收藏。不管它被喷多狠。

感谢您的时间和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