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

专注水产适用技术,奉献实用养鱼信息!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

很多人不知道氨氮是怎么来的?说句简单的话,氨氮就是含氮物质,比如说鱼的粪便,吃不完的饲料,死亡的藻类,微生物等有机物质都含有氮的元素。在氧气不够的时候,没有被顺利被氧化成没有害的物质,就变成了我们说毒的氨氮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2)

1.氨氮的来源池塘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水中的残饵、养殖动物类代谢产物、肥料和水生动植物残骸。在精养池中人为的大量投饵和施肥,会使池塘中含氮有机物增加,造成水体的污染。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3)

据研究报道,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生态中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饲料蛋白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投饲量。养殖动物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如放养的密度过大,生物代谢旺盛,排泄含氮有机废物数量增多,氨氮的增加速率大大超过了浮游植物的利用极限,就会致使氨氮在水中形成积累。2.氨氮的危害氨氮在水中以(NH3)和(NH4 )两种形态存在,后者对养殖动物类无毒性,而非离子态的氨氮(NH3—N)对养殖动物类有较强的毒性。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4)

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它通过鳃和皮膜进入养殖动物体,损伤鳃表皮细胞,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血液pH值升高,从而引起养殖动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力异常变化,反映为机体代谢功能失常或组织机能损伤,使养殖动物体不能正常反应,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造成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症状,并降低养殖动物体的免疫力,影响养殖动物类的生长。氨氮是随着酸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高而毒性加强氨氮的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体温度和pH值愈高,其毒性愈强。这也是养殖动物类为什么在夏季,当池水中pH值超过9时,易发生氨中毒的原因所在。而且,同一养殖动物类的养殖动物苗种比养殖动物成品对氨氮耐受力弱;不同养殖动物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也不同。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5)

3.氨氮急性中毒症状1.养殖动物溜边漫游,大白天浮头不散,养殖动物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有时在开动增氧机后鱼也不靠近,仍向四周散游浮头。2.呼吸急促,鱼口时而大张不能速度闭合。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时出现流血现象。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5.养殖动物一般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死亡前眼球突出,打开腹腔,血液不凝、血色发暗、紫而不红;肝、脾、肾的颜色均呈紫褐。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6)

4.氨氮慢性中毒症状

1、鱼摄食量下降、时间短,或摄食时一会便散开了,在四周漂游吃料沫。

2、遇到阴雨天,上层鱼如鲢鱼浮头,长时间浮在水面上,底栖鱼如鲤鱼吃食逐渐减少,长时间会造成烂鳃。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7)

5.氨氮控制指标淡水生物对NH3适应的浓度范围为0.02-2.00毫克/升(mg/L),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实际养殖中不应超过0.6mg/L。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求氨总量不超过0.5mg/L,氨氮含量在0.2mg/L以下。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8)

6.氨氮过高的控制措施1、加水换水:改善换水条件,有条件的抽去池塘的底层水,然后加注好水,加大换水量,这是降氨最有效的办法。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9)

2、降碱:可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水体pH值,使其pH值低于7.0,可以解除氨氮毒性,盐酸一般每亩用300毫升~500毫升。沸石粉、麦饭石等都具有吸附作用,可减少水体中氨氮含量,利用其具有的离子交换和吸收有毒代谢物的能力降低水中的氨含量。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0)

当水体氨氮含量过高时,泼洒食醋等有机酸也可以降低氨氮的毒性,但效果不稳定​​​​​。当水体的酸碱度过高时可以使用食醋少量多次的泼洒(建议用量每亩1-5斤),降低水体的酸碱度到正常水平,当然、柠檬酸、果酸等多元有机酸以及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也有降低酸碱度的作用。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1)

3、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等。在养殖季节可向水体中引入少量的硝化菌,使其在水体中自行繁殖,在温度5~30℃范围内,温度升高,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加快,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由于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有些硝化细菌同时具有二种细菌的功能)的同时作用,使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迅速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

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可吸收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NH3)、硫化氢(H2S)等有毒物质,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间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其分解产物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又是很好的肥料,可促进基础性饵料生物单胞藻的生长,间接为养殖动物提供饵料。利用光合细菌改良水质时,全池泼洒光合细菌,使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而且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会起到很好的去除氨氮的效果。

4、用硫代硫酸钠,可以迅速缓解,腐植酸钠也有效。硫代硫酸钠(大苏打)和腐植酸钠的使用量一般按2-3斤/亩一米水深。有人曾经试验:用一升水溶解近一斤的大苏打,用它的饱和溶液,一滴一滴的往一杯100毫升左右有氨氮的水里滴,大概滴到7滴左右,氨氮就会全部没有了,滴到8滴,就算把原水去掉一半又再加满,氨氮仍是没有,大家都可以尝试一下。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2)

5、加开增氧机,迅速增加水中溶解氧,对于降解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良好作用。

6、施用降解氨氮类药物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3)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告之即改或删)

养殖水体氨氮怎么去除的(养殖水体中的最大隐患)(14)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水产##水产养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