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农村的红薯窖(老家红薯窖2)

小时候,老家的红薯窖夏天具有具有空调的作用,冬天具有大暖的作用,但老家红薯窖的主要功能还是冬季储存一冬一春全家人吃的红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上世纪农村的红薯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上世纪农村的红薯窖(老家红薯窖2)

上世纪农村的红薯窖

小时候,老家的红薯窖夏天具有具有空调的作用,冬天具有大暖的作用,但老家红薯窖的主要功能还是冬季储存一冬一春全家人吃的红薯。

红薯窖圆口,用废砖头砌成,深七八米;窖壁上左右对称着有两行脚窝;窖底挖有一个一米多高、三米多深存放红薯的窑洞。为了卫生、安全和保温,平时红薯窖口都用一个薄石板盖得严严实实。

记忆中,每逢秋季红薯下窖的时候,我和姐姐将一块块红薯放入箩筐,母亲小心翼翼地将满满一筐红薯顺着窖口卸到窖底,父亲在红薯窖里弓着身子,细心地将红薯一层层摆放好。不多时,一大堆红薯都入窖了。

那时候记得冬季和春季,三五天要下一次窖取红薯,我个子小,重量轻,母亲总是让我蹲在箩头筐里,把我卸到窖里取红薯。再大点儿,箩头筐坐不下我了,母亲就用结实的麻绳在我的腰上和腋下缠绕几圈后,将我徐徐放进窖底。窖里一片黑暗,我弯着腰,嗅着潮湿的空气,黑暗中摸索着将一块块红薯放进箩筐,装满后,母亲就先把红薯捞上去,再用麻绳把我捞上来,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像荡秋千一样美妙。

再后来,母亲提不动我了,我也学会脚蹬壁窝,下红薯窖了。就这每次下窖取红薯,母亲依旧在我腰上系一根绳子,另外一头母亲则紧紧地攥在手里。母亲一个劲地叮嘱我慢点,我双手扶住窖口,身子跃入窖中,脚蹬壁窝,一步一蹬地向窖底移进,快到窖底时便“扑通”跳下去,将红薯装满箩筐,让母亲捞上来,然后在母亲的“慢点”“慢点”的不停叮咛中,我再爬上来。

每年立春以后,每次下窖取红薯,母亲总是先将窖口上面的盖子掀开通风,然后在绳子上拴上衣服,卸到窖底,呼扇半天,再小心翼翼地点燃一盏煤油灯,稳稳放入箩筐,把煤油灯卸到了窖底,如果灯还亮着,说明窖里有氧气,才让我下窖。如果灯忽闪忽闪灭了,说明窖里没有氧气,就坚决不让我下窖了。

如今种植红薯的农户越来越少了,红薯窖也没有用了,且在院子里也耽误事,就被人们一个个填平了,红薯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怀念故乡的红薯窖,怀念和母亲一起下红薯、捞红薯的温馨情景,这些贫穷而又甘甜的日子,将永远窖藏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