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冬奥会正在进行中)

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冬奥会正在进行中)(1)

#健康过大年##2022这些“健康热点”仍需关注##长沙#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你可能注意到了参赛国家里并没有俄罗斯,出现的是俄罗斯奥运队。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对俄罗斯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处罚:禁止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事,而只能以中立运动员和俄罗斯奥委会的身份参加国际比赛。

那么兴奋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反兴奋剂呢?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兴奋剂的英文是“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如今所说的兴奋剂通常指的是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是指能作用于人体机能,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物。

它不是单指引起兴奋的药物,而是对禁用药物的一个统称。因为有些禁用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是抑制作用,比如心得安,它可以降低心率,缓解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紧张情绪。

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冬奥会正在进行中)(2)

我国2022年发布的兴奋剂目录中共包含了367个品种,可分为以下七类:

一、蛋白同化制剂品种

俗称类固醇,是使用范围最广,频度最高的一类兴奋剂,多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蛋白同化制剂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减少氨基酸分解,促进肌肉增生,降低体脂,增强力量和耐力。

研究发现,在专业运动训练下,它可让成年男性的肌肉力量增加38%,女性注射效果更明显。所以滑雪、跑步、举重这些依靠肌肉爆发力的运动员尤其喜欢使用它。但是,滥用蛋白同化制剂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肝损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障碍。

在心理方面,还会引起人格改变,产生抑郁、躁狂甚至攻击性行为等。

二、肽类激素品种

肽类激素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生长、红细胞生成等实现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比如常见的红细胞生成素,它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红细胞,以增加肌肉的氧气输送量,从而可以提升耐力,延迟疲劳。

马拉松、自行车这类长距离的运动员就喜欢此类药物。但是大量摄入肽类激素会降低人体自身内分泌水平,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滥用也会形成较强的心理依赖。

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冬奥会正在进行中)(3)

三、麻醉药品品种

包括哌替啶和阿片类。这类药物能起到强力止痛作用,运动员使用后会产生快感及亢奋,同时伴有超越体能的幻觉,帮助运动员长时间忍受肌肉疼痛。

这类药品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会让运动员感受不到痛处,可能会引起伤口的进一步恶化,还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呼吸抑制而致死,同时还有很强的成瘾性。

四、刺激剂(含精神药品)品种

这是最早使用,也是最早禁用的一类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能够对神经肌肉起到兴奋作用。但它会引起呼吸快而浅、血压明显上升等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呼吸麻痹而致死。长期服用容易出现头痛、心慌以及失眠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因心力衰竭而致死。

五、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品种

包括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这类药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都有兴奋作用,还可以增加红细胞,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可使疲劳的骨骼肌紧张度显著且持久地升高。但大量与长期使用时,会产生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等症状。

六、医疗用毒性药品品种

包括士的宁,又叫番木鳖碱,它是从马钱子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能够选择性兴奋脊髓,增强骨骼肌的紧张度。

值得注意的是,士的宁毒性大,安全范围窄,10mg即可致死,同时又排泄缓慢,易在体内蓄积过量,目前临床都很少用到。它的中毒表现为面部和颈部的肌肉僵硬、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等,还可因喉肌、膈肌、肋间肌和腹肌僵硬导致呼吸停止,延髓麻痹而死亡。

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冬奥会正在进行中)(4)

七、其他品种

这一类主要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代谢调节剂(如曲美他嗪)、抗雌激素作用药物(如氯米芬、他莫昔芬)、治疗哮喘的药(如布地奈德、沙丁胺醇)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等,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调节人身体机能,使运动员达到一个更稳定、更超常的状态,但同时也会对正常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损伤。

竞技活动是人类原始能力的展现,是对自然状态下人类自身能力的描述。使用兴奋剂,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运动员,这对他们不仅造成身体上不可逆转的损害,还会产生精神上的颓废和理智的丧失。

希望兴奋剂永远不要被运用于赛场,让运动员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让赛场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