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之母留下了什么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欧母画荻教子

欧阳修之母留下了什么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欧母画荻教子(1)

欧阳修出生在1007年6月21日的清晨,而且是在他父亲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做官的官舍里。插句话吧,欧阳修虽然是出生在那里,但他的祖父安居在庐陵,即现在江西省永丰县的沙溪镇,而且父亲欧阳观也是从那里考出来做官的,所以呀,欧阳修就属于江西省永丰县人了。其实,欧阳修的很多作品中,也都是以庐陵欧阳修署名的 。

欧阳修之母留下了什么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欧母画荻教子(2)

欧阳修故里

出生那天,天气也尚好,凉风习习,不闷不热。奇怪的是,欧阳修一生下来,全身便长满了白白的毫毛。

据说,在欧阳修母亲怀胎六个月的时候,一天夜里做梦,梦中一位白发苍苍、白须长长的老道人抱着一个婴儿送给她,并嘱咐她好好教养。令人不解的是,第二日,欧阳修的母亲一身神奇般地长满了白毛。可欧阳修一出生,母亲身上的白毛却奇迹般地消失了,而转移到了刚出生的婴儿身上。①

晚年得子的欧阳修父亲---欧阳观自然喜上眉梢,他那年已经五十六岁了。母亲郑氏(在封建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一般只有姓,而没名,但有乳名)更是喜笑颜开、美不胜收,毕竟那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这几年,家里虽然生活清苦些,但家中还是弥漫着温馨和快乐,处处都洋溢着微笑和幸福。

然而,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说来也怪,那算命先生的话也真把欧阳观给言中了。1010年,也就是戌年,欧阳观调到泰州(今属江苏泰州)做军事推官,上任不久,就染重病身亡了,那年欧阳修只有四岁,手下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

欧阳观抛下年幼的儿子和贤惠的妻子,离开了人世,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欧阳修的母亲身上,面对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幸,欧阳修的母亲郑夫人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还年轻,那时才二十九岁。郑夫人呢,又出身江南的民族,也知书达理。欧阳观去世后,郑夫人守节不嫁,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欧阳修的身上,时常靠帮人家做点针线活来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一心要把修儿养大成人。①

欧阳修五岁的时候,眼看就到上学的年龄了,家境贫寒的欧阳修,根本就没有钱来购买书纸笔墨砚,更不用说交学费了。天资聪颖的欧阳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捧着书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知子莫如母,母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一天,母亲郑氏从河滩铲回一篓细沙,折来一捆荻草杆(芦苇杆),说是要教欧阳修念书习字。起初,欧阳修带着疑惑的目光望着母亲爬满皱纹的脸,寻思着“没笔没纸怎么习字呢?”母亲郑氏似乎从欧阳修迷惑的脸上读出了些什么,于是不慌不忙地把面前的沙铺得平平整整,说“这就是你的‘书’”,然后又从身后亮出一捆芦苇棒,“这就是你的笔,往后,你就用这个跟我念书写字哈。”

听了母亲的话,欧阳修顿然大悟,高兴地在母亲面前跳来蹦去。随即,他就拿起一根光滑挺直的芦苇棒,跪下身来,用灵巧的小手铺平面前的沙,然后就跟着母亲在沙上一笔一画地描着,一字一句地念着,写完后又把沙铺平再写,就这样苦苦地学习,慢慢地就学会了很多字,而且能够诵读许多古文名篇了,作文习诗也都很老练了。①典故“画荻教子”就是由此而来。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也逐渐懂事了,更能感受世间的冷暖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母亲也慢慢开始向他讲述欧阳观的事了,希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正直、仁爱的种子。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父亲。母亲也就深情地开始给他讲欧阳观的故事,一天一点的教诲,欧阳修就是百听不厌,常常央求母亲讲。 欧阳修听多了,也会略有沉思,有几次抽泣着对母亲说:“我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看孩子懂事了,郑夫人也就不断给欧阳修讲述如何做人的故事,告诉他不要随声附和,随波逐流,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

欧阳修之母留下了什么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欧母画荻教子(3)

欧阳修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