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被父母抛弃的孩子,除了懂事别无选择?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1)

热播中的《以家人之名》,故事主轴围绕在丧妻的李爸带着女儿李尖尖经营面馆,家裡还有两位分别被离异父亲凌爸,以及单亲妈妈委托照顾的男孩——凌霄、贺子秋,组成了两个爸爸及三个孩子的「家」。

网路上流传一句话:「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人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剧中李爸无微不至照顾著自己的女儿跟两个小男孩,直到他们大学离家。两位被母亲抛弃的小男孩在遇到李爸后,能在8岁到18岁有一段受滋养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见一个「家」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一个能够给予孩子童年,可以涵容孩子各种情感经验,以及给予爱与支持的成长环境。

本文将著眼于两位受伤的小男孩,谈他们在童年被母亲抛弃的经验,如何影响他们的成长以及未来的人生。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2)

被母亲抛弃的童年

凌霄的家在妈妈外出打麻将,他独自照顾的3岁妹妹因吃核桃噎住窒息往生后,开始变调。失去孩子的一家人都很受苦,担任警察的爸爸一回家,妈妈就找他吵架,而凌霄的反应就如常见目睹家暴的孩子,冷静地坐在餐桌、公寓楼梯间看书。唯有投入书本或逃往楼下的李爸家,才能换得夜晚的平静。

凌霄父母最后一次争执,是妈妈失控哭喊著凌宵「害死妹妹」,并殴打凌霄,凌爸爸受不了而选择离婚。一早妈妈拉著行李离开时,完全不看站在一旁的凌霄,邻居李尖尖大喊「阿姨你是不是不要凌霄了」「你不要就送给我」,凌霄的妈妈说:「我不要了,送你」,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凌霄站立在原点,没有哭喊、追赶。原来在妹妹死后,妈妈心中早已抛弃凌霄,而这一次更是活生生地当面抛弃。这一幕妈妈离开的画面,也是凌霄成长历程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另一边贺子秋的家,则是因为妈妈在没有心理准备、没有能力成为一个母亲的情况生下他。妈妈始终认为自己的需求从未被满足过,仍像个孩子般要寻找可以满足需求的对象,甚至毫无愧疚地丢下贺子秋。十年后再出现时,也只是冷漠地回应李爸:「我有家庭了,他(贺子秋)是我的负担」,人就走了。贺子秋在妈妈离开的时候,边哭喊边挥手说:「妈妈你要尽快回来接我喔!」同样催泪的画面,却也成了他的噩梦。

这两个家庭的故事裡,两位心智未成年的母亲自主选择抛弃了孩子;而我在工作中较常接触到的情况则是,离异父母双方因离异带来的各种情绪,而阻断另方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接触,导致孩子经验了被抛弃感,或还怀著「妈妈有一天会回来接我」的希望感。但有研究指出,如此「希望」和「失望」的循环,对年幼孩子是危险的,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因此很难往前走。离异父母往往将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因而经常忽视孩子的情绪。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3)

除了懂事,孩子别无选择

现实生活上那些离异父母时常告诉我们,他们的孩子拒绝见一方父母。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孩子过往曾与离开的一方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却因被父母拉入他们的婚姻战场之后,使得孩子成了一个伪装、否认、疏离的人。已经失去一方父母的年幼孩子,面对再度被遗弃的恐惧,只能不断讨好主要照顾者、拒绝另一方。这些孩子成年后进入自己的亲密关係时,一样会抱持著失爱的恐惧,或是战战兢兢地讨好,或是离不开不堪的关係,这些都是他们在关系中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反射作用。

失功能的父母让孩子成为「懂事崩」(网路用语,指的是一种情感压抑),面对母亲消失的凌霄与贺子秋,被训练不去经验自身情绪与感受,例如凌霄的舅舅说凌霄冷血、爸爸说凌霄的个性变得安静。孩子的情感隔离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对童年饱受心灵折磨的孩子来说,拥有感觉是很可怕的事。

贺子秋的二姨每次来看他的时候,总对他耳提面命:「李爸没有义务养你」「人家凌霄爸爸是给钱的,你要懂事」,所以小小贺子秋大半夜在厕所洗衣服、刷地,什麽活都抢著做,就怕再次被遗弃。面临填大学志愿时,他也体恤李爸的经济付出而牺牲自己的志向,选择回到生父身边。

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爱的孩子,却要逼自己做一个懂事的大人,报喜不报忧。心理的伤成为性格上的一块疤、成为高度敏感的孩子,在任何关系裡总在确认对方会不会离开自己。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4)

坚信「我不值得被爱」的伤口

十年后凌霄高三时,生母在教室外出现,那一瞬间两人相互凝视,镜头带到凌霄紧握拳头、母亲紧握提包;凌霄是愤怒的、母亲是愧疚的。

凌霄对母亲说:「你有你的家庭、我有我的,为什麽要回来?」即使母亲解释:「妈妈当时自顾不暇,把你留在身边更不好,我真的很想你,你能原谅我吗?」凌霄仍冷漠的回应:「你还有别的事情吗?」就离开了。十年后再见生母的凌霄夜夜失眠,其实他的心理很矛盾,他告诉贺子秋看到妈妈过得很好,心裡大石头放下了,可见凌霄心中仍有母亲的位置。

而贺子秋得知凌霄生母回来找他,勾起贺子秋同样被母亲遗弃的伤痛,当下愤怒地说:「当我们是垃圾吗?要丢就丢、要捡回来就捡回来」。说完之后,贺子秋跑到巷弄内看着妈妈照片哭泣,想起童年与妈妈离别那幕,他是思念母亲的,他想知道母亲为什么抛弃他。

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我价值,相信著「我不值得被爱」,如凌霄过生日时,妹妹为只给他一块小蛋糕道歉,凌霄却说「我注定只能有这一小块」。这些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好的东西,受不了他人给的好,成年进入自己的亲密关系之后,也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一段好的关系。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5)

作为父母,应成熟陪伴孩子面对家庭变动

《幸福童年的秘密》一书作者爱丽斯.米勒(Alice Miller)曾说,如果小孩在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氛围中长大,当他面临分离时,就能够捨弃与母亲共生的情感,迈向独立自主。

不幸的是,我在生活中看见的离异父母,让孩子在父母之间的敌意氛围中成长,孩子只能牺牲自身需求去满足父母有意识、无意识的需求,而成为一个极度敏感、早熟、独立的孩子。爱丽斯.米勒认为这不是好事,这是童年心理、生理上受虐的后遗症,是长期挥之不去的效应。正如网路上有句话说,有些孩子只是活成普通人的样子,就已经用尽全部的力气。

处于高离婚率的现代,年幼的孩子经历父母离异前、中、后的高衝突,若未有任何资源挹注于这样的家庭,这些儿童将独自承受心理压力,孤单地度过自己的童年。伤害孩子的不是父母离异这件事,而是在父母离异过程中的衝突。

面对一分为二的家,大人与孩子都需要适应期,但拥有一个「被爱」的童年,是孩子将来面对各种挫折时仍能挺过的关键。孩子与自己的关係、与这个世界的关係,往往基于孩子与父母的关係。因此,不要让孩子带著恨父母的意象、失去与生父母联繫的童年下成长。

被父母抛弃孩子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