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

2002年SARS病毒在我国广东爆发,随即很快就扩散到了东南亚乃至全球地区,全球人民都做好了抗疫准备,可是2003年夏天的时候,SARS病毒突然消失无影,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正因如此,2020年新冠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来年夏天这场疫情就会结束,却没想到这场疫情持续了两年多,新冠为什么比SARS“持久”这么多?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1)

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某位叫做庞佐尧的人出现了头痛发烧症状,经佛山石湾医院紧急救治后,转入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科,那时候人们只当这是普通的传染病,却没意识到这是后来让人闻风丧胆的SARS病毒感染。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2)

庞佐尧的患病,只是拉开了非典的序幕,真正让这种病进入到大众视野的,还是毒王黄杏初

2002年12月5日,黄杏初感觉身体不适,就去附近诊所看了病,吃药不见好,他又去医院打了针,可始终都没能减轻症状,等到12月16日晚的时候,痛苦不堪的黄兴初被紧急送到了河源市人民医院,随后又转入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到一个月后,黄杏初是被治好了,可是其他治疗的那9位医护人员却全部感染非典,他因此有了一个毒王绰号,饱受非议。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3)

随即不久,SARS病毒就开始大规模扩散,那时候还出现了喝板蓝根、熏白醋可以治好怪病的传言,以至于10块钱一瓶的白醋卖到了100块,几块钱一包的板蓝根也卖到了三四十元,即便如此还是有价无市。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4)

2003年3月15日后,SARS病毒扩散到了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人们正式给这种病毒命名,并且做出了完善的抗疫准备,可是等到5月份的时候,世界各地的SARS病毒突然骤减,等到7月非典也被正式宣告结束。全球民众都很好奇,尚且还没有被人们找到解决措施的SARS病毒究竟去了哪里?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5)

有人说SARS病毒是找到了和人类和谐共处的方式,由于不会再与人们免疫系统产生对抗,所以自然销声匿迹;也有人说是夏天到了,高温杀死了病毒,耐不住高温环境的SARS病毒存在典型“季节性”。

这两种猜测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忽视的是,世界各地卫生组织在察觉到SARS爆发后,进行了有效隔离措施,也是这种病毒消亡的一大主要原因。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6)

那么为什么同样作为致命病毒的新冠,能够扛过夏季,足足支撑了两年多的时间呢?

针对这一点,科学家们总结出了以下4点原因:

第一,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更加狡猾。

感染SARS后,症状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不仅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高烧咳嗽等情况,而且扩散能力也没那么强;可是新冠病毒就不一样了,不仅潜伏期更长,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而且扩散能力也非常强悍。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7)

第二,新冠病毒的生存能力更强。

经研究显示SARS病毒在高温环境下很快就会失活,可是新冠病毒存活的适宜温度和范围就比较广泛,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容易被高温杀死,因此夏季来临后依旧能肆虐。

第三,新冠病毒具有流行性特质。

SARS病毒在爆发时就非常猛烈,虽然短时间内给人们造成了较大麻烦,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可是新冠病毒却具备流行性特质,虽不猛烈,但是持续产生变异毒株,难以根除。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8)

第四,我们对新冠病毒缺乏足够的了解。

迄今为止,人们也没有能研究出来新冠病毒的来源以及中间宿主,无法从根源上掐灭问题,虽然人们针对性的研制出了不少疫苗,但是由于新冠病毒本身也在不断变异,所以想将其彻底覆灭,还是任重道远。

那么短时间内,新冠病毒是否会消失呢?

钟南山院士曾经就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他认为虽然我们近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潜伏时间以及爆发症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成功控制了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但是想要将新冠病毒在短期内彻底消灭是不太可能的。

非典当年是怎么消失的(19年前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9)

要想彻底杜绝新冠病毒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这意味着民众接种疫苗率要达到80%以上。我国防疫工作算是做得比较好的,目前大概已经有11亿民众接种了疫苗,还是比较有希望实现这一点的,至于国外其他国家就比较困难了。

总的来说,虽然现在新冠疫情不像刚开始那么猛烈,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做好防疫工作,牢记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四大原则,我们相信凭借着我们共同的努力,很快就可以度过难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