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主穴和配穴(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

轻养导语: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效果显著。

【名称】膊阳池

【位置】手背一窝风上3寸。

【功效】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

【主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感冒头痛等。

【操作方式】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之,称揉膊阳池;用拇指指甲掐之,称掐膊阳池。

小儿推拿主穴和配穴(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1)

小儿推拿主穴和配穴(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2)

【临床应用】

① 治疗便秘,常与推大肠、摩腹、推下节骨等合用;

② 治疗小便短赤,常与清小肠、清心经、推箕门等合用;

③ 治疗感冒头痛,常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等合用。

【推拿次数】

揉30-60次,掐3-5次。(以6个月-1岁宝宝为例。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温馨贴士】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亦可先推左手,再推右手,或只推右手)。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知识回顾】

第四十四讲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一窝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