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文明的发展一直没有被中断过,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文明记号,而这些记号正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进步的阶梯。虽然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不代表人们会遗忘过去,相反的是,很多有特点的文明现象一直被后人所铭记。比如现在的一斤是10两,而古代的一斤就是16两,现代的筷子有长有短,而古代的筷子长度都是7寸6分,大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规定吗?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1)

1斤等于16两

秦始皇统一之后,才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而正是这种衡量标准的出现,才让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稳定,贸易也得以正常运行。其中重量标准是贸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买卖货物都需要按重量来算,因此就出现了秤,一种用来测算重量的工具。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2)

这是古代最有智慧、最有创造力的发明家鲁班所造,他选择木材为主要的制作材料,秤杆和秤砣用来衡量两边的重量,使用轻巧方便。而秤的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秤杆,有13个刻度,于是最早就有了一斤为13两的这个计量方式。但是在后续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这种计量并不准确,经常会有很大的偏差。在不断地实践和改进之后,鲁班也发现了其中的弊端,于是悉心研究,最终确定了一斤为16两这个度量衡的标准。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3)

而这个所谓的16两,其实就是参考了13星宿和福禄寿三星,以此来对应16这个数字。鲁班想要将这样美好的祝福带给人们,同时也是警告那些缺斤少两的商贩,如果在货物的斤两上面做手脚,那就不会得到三星的眷顾,以此谴责那些做生意不老实的人。

而这样的计量方法一直在古代沿用,在贸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人们都因此对重量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也避免了很多交易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仅在中国范围内使用,当国门打开与世界接轨之后,发现这种计量方式并不能适应世界的方式。这才有了现在的10两为1斤的计量方式,是为了方便国际间的贸易而调整。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4)

筷子长7寸6分

中国的饮食方式中有一种特别之处,就是人们普遍使用筷子,虽然很多人说筷子比刀叉用起来更难更不方便,但是对于习惯用筷子的中国人而言,筷子就是最简单方便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方式。而大家使用了那么久的筷子,知道手里的筷子到底有多长吗?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5)

现在的筷子因为各种需求而被定制,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但是古代的筷子,其实有着特定的长度,那就是7寸6分,这是不能轻易改变的长度,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呢?大家都知道筷子一定是两根,这样才能在相互作用下夹起食物,而这也对应了古代的阴阳守恒定律,也寄托了古人对成双成对的祝福。筷子是在吃饭的时候使用,反应的就是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也就是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因此才有了7寸6分这样的规定。即使现代筷子的长短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最常用的长度依旧是这个。

古代为什么一斤是16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6)

不管是一斤为16两的计量方式,还是筷子为7寸6分这样的硬性规定,都是特有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文明的丰富多彩。而这些规定,也都是古人在大量的生活历练中,总结和创造出来的经验,以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国家。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才让社会秩序变得越来越稳定,国家才能进一步地强大起来。所以后人在不断地进步之时,也不忘保留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还是对华夏文明的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