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小儿脑瘫认知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小儿脑瘫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小儿脑瘫认知的一些误区)(1)

  误区二: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三: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瘫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误区四:家长将患儿“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手术治疗上,而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一部分患儿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

  误区五: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的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小儿脑瘫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小儿脑瘫认知的一些误区)(2)

  误区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只单纯地对患儿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的肌肉长期高度痉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误区七:有些医务人员强调运动训练可以代替一切;另有医生则过度夸大手术的“有效性”;也有的医生不分原由让就诊的脑瘫儿童都做高压氧治疗等单一的治疗。

那么,小儿轻度脑瘫有什么症状?

  1、小儿脑瘫的轻微患者会出现身体发软或者是自发运动减少,这属于肌肉张力下降导致的结果,一般来说在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如果四个月之后还没有获得好转的话,那么就可以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者是肌肉系统的疾病。

小儿脑瘫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小儿脑瘫认知的一些误区)(3)

  2、小儿轻微脑瘫可以出现身体发硬,这属于一种肌张力亢进的表现,一般来说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四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小儿轻微脑瘫。

  3、如果孩子反应比较迟钝,特别是叫名字的时候没有反应的话就可能是智力低下,一般来说如果四个月的时候出现反应迟钝,半年之后叫名字没有反应就可能是由于脑瘫导致的智力低下。

  4、出现头围异常,一般来说孩子的头围的形状是头部发育的重要指标,脑损伤的孩子头围往往会出现异常。

  5、体重增加出现异常,比如体重增加的比较慢,而且吸允奶水的时候无力都是脑瘫的表现。

小儿脑瘫注意事项有哪些(关于小儿脑瘫认知的一些误区)(4)

  6、出现固定的姿势,这往往是由于脑损伤导致的肌张力异常所致的,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一般来说孩子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