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观音山文案(南安文学九塔印象)

洪文辉 我的家乡有一个名叫九塔的山村,坐落于英都西峰村羊角山南麓因其山上有千年古刹延寿院、九塔而闻名遐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南安观音山文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南安观音山文案(南安文学九塔印象)

南安观音山文案

洪文辉

我的家乡有一个名叫九塔的山村,坐落于英都西峰村羊角山南麓。因其山上有千年古刹延寿院、九塔而闻名遐迩。

小时候,我就听说过九塔这地名,想象中的九塔地处高山峻岭,山路十八弯,是个让人望而却步的穷山村。

我第一次上九塔村,是跟着一位打铁匠师傅一起去的。那年,我19岁。记得,那是个夏日的午后,我们骑着自行车从英墟埔出发,至西峰桥头停下车,便徒步登上九塔村。头顶烈日,脚踩崎岖、坎坷的山路,一步一步往上走,到达九塔村已是汗流浃背。眼前的九塔村梯田鳞次栉比,茂密的龙眼树、石榴树屹立于路边、埕前、山旮旯里,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随风摇曳,煞是好看。低矮的瓦房错落于山腰、旷野。房前屋后,鸡飞狗叫,不失为纯朴的山里人家。几座红砖镶白石闽南古大厝成为山村的家居亮点。我心里想着,这山村有过辉煌,有过殷实人家,敬意之情油然而生。在九塔友人家喝过茶,谈妥了事后,我们便匆匆下山。

此后,我也就没有到过九塔村。然而,清纯、朴实的九塔村景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几年前的一个深秋的早上,我应释合正法师之邀,前往西峰延寿院,结善缘,夙善愿。

一路上,想着西峰延寿院这千年古刹,九塔胜境,心向往之。

进入九塔地界,猛然发觉,九塔村已然旧貌换新颜。伫立村口,眺望九塔,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沃野良田,高楼林立,屋舍俨然,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高挂,亮丽了山村。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据《泉州府志》载:“延寿院在南安廿七都,建于唐末乾宁间(约895年前后),至元末,因教派争斗,被他派焚毁。”相传,西峰延寿院规模宏大,为南安一大古刹。北宋年间,永春岵山嵩僧陈普足(封号昭应,即清水祖师)曾游历延寿院。他原拟于西峰挂锡修行,后因嫌山上有女人出入,不够清静,转而至安溪蓬莱另建清水岩。延寿院自焚毁后,谨存遗址。

九塔村,是西峰延寿院古遗址所在地。据传,当年九塔山上有九座大小不一的古石塔,号称“九塔”。九塔村因此得名。古之“延寿院”是个大道场,“九塔”确切地说是一个个高僧的舍利塔。2015年夏,延寿院奠基重建。

而今,延寿院大雄宝殿已然落成启拜,香火鼎盛。九塔主塔莲池海会塔主体工程开始内外装修。远望九塔,气象万千。莲池海会塔巍然挺拔于珊瑚山上,巍峨壮观,气势如虹,撼人心魄;仰望海会塔,直冲云霄,顶天立地,气势恢宏,令人敬畏;天朗气清,天宇间之九塔力抜山兮,令人震撼;入夜,九塔灯火阑珊,万籁俱寂,弥陀圣号,梵音清越,宛若蓬莱仙境。

伫立九塔,眺望翁山大地,美景尽收眼底。远处南岭逶迤,青山如黛;近处沃野良田,别墅新村,风声、水声、松涛声在耳畔悠扬,仿佛天竺梵音那般美妙动听,令人陶醉。回眸延寿院,安然坐落于鹄顶山间,布施吉祥,奉祝福音。

今日九塔村,已然迈进文明、富足、安康的新农村建设行列。明日九塔,必将成为一处极具闽南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谱写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

来源:海丝商报

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