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1)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讲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但战场上如果有人善于将散兵游勇组织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并成为抗击敌军的主力,这样的将领可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了。在二战苏德战争期间,苏军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和朱可夫一样,也被称为战场上的救火队长,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叫做卢金的中将,他是白手起家靠组织溃退的散兵与德军抗衡,不仅阻挡住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甚至还让德国元首和英国首相因为他是否还在前线战斗而在电台上争吵了起来。而当卢金重伤被俘从德军战俘营回来后,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从名不见经传到引起斯大林重视,卢金靠的是坚强的理想信念和自信的必胜决心,他以一个将军的责任感组织起了一支“卢金集群”

卢金被世人注目是他在任苏军西南方面军预备队第16集团军军长时,当德军对斯摩棱斯克发起进攻战斗时,卢金所在的第16集团军被划归苏军西方方面军,但当他接到命令指挥部队时,才发现16集团军仅仅是个空架子,部队被打散打残,只有司令部和两支编制严重缺额的步兵师可供调遣。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2)

但卢金是个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他认真的分析了战场形势,并没有象其它将领那样伸手向上级要人要装备,而是来到舍佩托夫卡,这是一个卡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之间的一处中转车站,封死这里,德军进攻斯摩棱斯克和进攻莫斯科都要多走弯路,因此,卢金决定在这里打一场艰巨的阻击战。

卢金之所以选在舍佩托夫卡阻击德军,原因是这个重要的据点居然没有苏军重点防守,面对扑面而来的德军装甲集团,卢金要想堵住德军的进攻,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和装备,看着从前线溃退的散兵和丢弃满地的物资,他以手中仅有的两支部队为核心组建了一条舍佩托夫卡防线,兵力不够就把溃退的散兵集结起来重新编组,给他们指派军官和分发武器给养;装备缺乏,他命令将舍佩托夫卡的几个军用仓库打开,重新武装了一支东拼西凑起来的部队。

这是一支在苏军编制上有编无兵的部队,当苏军统帅部得知卢金的16集团军不在斯摩棱斯克而在舍佩托夫卡阻击了德军十多天后,惊喜之余对卢金的重要作用重新有了新的认识。经苏军西南方面军确认再呈报苏军统帅部,斯大林喜出望外,当其它部队节节败退时,卢金的部队却孤军阻挡了德军近半个月时间,这不仅是奇迹,简直就是天降奇兵,于是,苏军统帅部将这支部队称为“卢金集群”,以示对他的褒奖。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3)

从舍佩托夫卡到斯摩棱斯克,卢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德军阻挡在眼前,决不让德军前进一步,哪怕承担被上军事法庭的风险

作为卢金军旅生涯创造的三个奇迹之一,舍佩托夫卡防线的建立有力的阻击了德军占领这个军事要点的企图。但卢金并没有被这条防线的成功阻击冲昏头脑,他仍然记得第16集团军的任务是前往斯摩棱斯克,只不过在舍佩托夫卡阻击的这几天,德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成钳形攻势挺进到了斯摩棱斯克城区了。

第16集团军和卢金的任务是为斯摩棱斯克坚守的苏军第20集团军担负助攻,并确保苏军西方方面军与第20集团军的通信和联系。卢金到达斯摩棱斯克后,发现城中唯一的一座桥梁被炸毁,第聂伯河将城南和城北一分为二,德军的步兵已经占领城南,并在对岸向河北开炮。但德军的装甲部队却在作迂回包抄,企图绕过第聂伯河或渡过河向北岸进发。

这是一个攻与守交替进行的战役,卢金来不及考虑,他迅速用手中有限的兵力组织起防御,一方面把城中的工人居民组织起来,组建了三个民兵团,又利用苏军后援赶来的第129步兵师为主力,建立起了一条坚强的防御防线。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4)

仅仅在7月15到7月17日这三天,对于卢金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记的72个小时。一方面,因为第聂伯河大桥的被毁,苏军统帅部从追究责任到提出表彰,卢金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作为苏军统帅部来讲,第聂伯河大桥的存在,不仅可为苏军后援部队提供就近快捷的救援道路,还能为组织斯摩棱斯克城南的反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时间。

而作为战场指挥员来说,卢金观察形势后发现,在德军已经占领城南的状况下,第聂伯河大桥的存在同样对德军更有利,因为苏德两军的快速进攻力量中,德军的装甲部队明显占据优势,一旦突破大桥,城北的苏军将面临不守自破的境地,因此,他非常庆幸苏军的一名军官擅自指挥炸掉了这座桥梁,当铁木辛哥元帅质问谁炸毁了大桥并要送交军事法庭时,卢金挺身而出宣称是他下令炸毁的,表现出了一名战场指挥员敢于承担责任和替部属分忧的高尚品德。

正是在卢金的坚决命令和品格影响下,第16集团军坚强的阻击了德军的疯狂进攻,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德国元首和英国首相都在时刻关注斯摩棱斯克战役的战况,当苏军命令第20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向东突围时,卢金仍然在与德军作战,丘吉尔借此向外界宣称斯摩棱斯克仍然掌握在苏军手中,德国元首听到后,马上通过无线广播向丘吉尔质问:“请丘吉尔先生去问问那位苏联第16集团军的卢金将军,斯摩棱斯克到底在谁手中?”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5)

实际上,当两国首脑在电台吵架的时候,卢金一直都在斯摩棱斯克指挥战斗,直到8月3日,苏军两个集团军成功从德军的包围圈中撤退出来,并在罗科索夫斯基的率领下还组织了一次成功的反击行动,极大的鼓舞了苏军士气。

卢金指挥第16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成功组织防御并确保了第20集团军不被德军包围,还使两个集团军成功从包围圈突围,这是卢金军旅生涯创造的第二个奇迹。这次突围也是苏德战争中,苏军首次从德军重围中脱险,德军元帅在空中看到苏军撤离的情况后,大声质问德军战场指挥官,为什么不把口袋扎紧,可他们哪里知道,在斯摩棱斯克较量中,德军的装甲部队也遭到了重创,进攻中的德军同样遭到重大损失。

斯摩棱斯克战役虽然最终德军装甲部队强渡了第聂伯河,苏军也下令撤离斯摩棱斯克,但卢金的部队成功拖延了德军的进攻时间,消耗了德军的兵力和能源,为莫斯科战役赢得了时间。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6)

从斯摩棱斯科防线退守到莫斯科防线,卢金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德军31个师的进攻道路,成为与朱可夫齐名的战场“救火队长”

经过舍佩托夫卡和斯摩棱斯科两次交锋,卢金的名气大增,不仅在苏军中享有很高声誉,也受到德军高级将领们的关注。因此,在短暂休整后,第16集团军受命向莫斯科防御战线收缩,但由于苏军指挥上的原因,德军装甲集群对苏军西方方面军发动了一次合围战斗,致使卢金所在的预备方面军和苏西方方面军被德军包围。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斯大林和最高统帅部仍然希望卢金能第三次创造战场奇迹,他们命令卢金想尽千方百计从包围圈中突围出来,并命令朱可夫抓紧组织莫斯科大反攻。这是苏军企图用卢金的部队来拖住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兵力,从而为苏军大反攻争取时间。

从9月份被德军围困到10月10日,卢金的部队已经多次打退德军的进攻,部队伤亡大增,给养和后勤保障缺乏,无论是兵力和装备都无力支撑有效的突围。卢金明白眼前的处境只有死守拖延德军进攻主力,为朱可夫争取时间,他抱着战斗到底的决心向统帅部发了一封电文:“弹药所剩无几,粮食则已经耗尽,部队靠当地居民提供的粮食和屠宰战马为食,医疗用品已全部用完,剩下的帐篷留给了伤员,部队只能露宿。”

二战十大名将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和朱可夫齐名)(7)

虽然这条电报内容很平淡,却真实的反应了卢金在艰苦环境下的坚强意志,在余下的时间里,卢金带领被围困的部队与德军苦战三个多星期,最终在德军的炮击中部队受到严重损失,他本人也被炸断双腿身负重伤被俘。但在卢金部队的眼前,德军25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被拖住了二十多天。

卢金与德军苦战的这三个星期,也是朱可夫与德军展开大智大勇较量的三个星期,正是在卢金所率部队的牺牲和朱可夫的坚强反击下,莫斯科战役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都说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卢金正是在国家处于最危急关头,苏军处于最危险境地挺身而出,他的英雄行为并没有因为他的被俘而失去光泽,相反,当二战结束,卢金从德军集中营回来后,他受到了苏联人民英雄般的欢迎,并升任敖德萨军区副司令员,可惜的是,由于健康原因他于1946年离开了部队。

虽然卢金象一颗流星在二战名将中稍逝即过,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广为传播,战后,他的事迹被称为战场“救火队长”,是继朱可夫后第二个享有这个赞誉的苏军将领。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斯摩棱斯克战役》

作者推荐:二战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关键时刻,朱可夫当了28天司令员

二战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关键时刻,朱可夫当了28天司令员

二战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关键时刻,朱可夫当了28天司令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