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1)

20世纪80年代,有不少年轻人在婚礼上都会激情地朗读一首诗,借以表达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就是当时深受大众喜爱的《致橡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这首诗是女诗人舒婷在1979年第4期的《诗刊》上发表的,这首诗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

许多青年读者更是十分喜爱这首具有现代意识、感情深沉、构思别致的爱情诗。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2)

01.舒婷,当代著名的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她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让年轻的诗作者舒婷在诗坛崭露头角,并且作为新时期重要诗人之一,崛起于中国诗坛。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诗》。

《致橡树》是杰出的女诗人舒婷 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是一首女性的爱情宣言。

她的诗歌自然显现着她作为女性诗人的温顺、多情、柔美以及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品格。

她的诗歌复活了中国诗歌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部分。中国当代诗歌久违了的温情和人性的情感,在她的诗里得到回归。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3)

02.三月的夜晚,厦门的鼓浪屿,年轻的女诗人与诗人蔡其矫的一席谈话,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1977年3月的一天晚上,在厦门鼓浪屿,作者和蔡其矫先生散步时,诗人蔡其矫的一席话引起了作者的思考,创作灵感由此而生。

诗人蔡其矫说他认识的女性那么多,却没有一个能使他全心膜拜。“有的性情极温柔叫天下男人不觉愿意当骑士,但头脑却简单,很多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高智商,事业心又强的女性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即便有成绩斐然又外貌姣好的,一定是精明泼辣,心机重重,令人敬而远之。

舒婷一听,当即就和诗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同时深感男性对女性有多重要求,诸如外貌、智慧、性格……反过来也如此,我们女性何尝不是对自己的选择对象苛求完美呢?

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的,水和木的关系是互需的, 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到鸟儿们、阳光、春雨的给予。

于是,在当天夜里,舒婷心潮澎湃、夜不能寐,于是就有了《橡树》,后来她听取诗人艾青的建议改名为《致橡树》。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4)

03.舒婷心中美好的爱情,都在一首《致橡树》里。

舒婷的《致橡树》把否定的爱情观和所追求的爱情理想,抒写成了对立的艺术结构。

诗人以诗的语言轻轻地告诉我们,这样的爱情是错的。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诗人说,做男人的依附, 做男人的附属, 实则是缺乏自我、人格丧失。这样的爱情是作者否定的,也是不可能让女人幸福的爱情。

诗人接着继续探讨了爱情的样子。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男人世界的爱情观念是要求女人无私奉献,甘于牺牲自己,成全男人的事业。这种观念实质还是“以男性为中心,女人只是陪衬物”的不平等社会世俗观念。

诗人在抒写了她所否定的爱情观后,就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其独特的爱情观。

这样的爱情才是诗人心中最好的模样。

“我必须是树,/你近旁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是诗人要求女性和男性平等的自我独立意识展露,木棉与橡树比肩而立, 同在蓝天下谁也不依附于谁,谁都是作为树的形象而屹立。“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紧握在地下的根昭示了他们心心相印的深情,这是任何狂风暴雨都难以将他们分隔开的。

诗人借此呼唤女性的自我人格和价值追求。在心灵默契和沟通中达到互相理解和信任,但同时也应当坚持自我的独立和维护,永远保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男性的橡树充满着阳刚之气,女性的木棉洋溢着阴柔之风,双方都不迎合对方,而是保持自己鲜明的特性。

诗人总结性地概括了这种理想的爱情关系,这才是诗人心中的爱情。

在人格独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爱在甘苦与共,爱在风雨同舟,这才是舒婷心目中理想的爱情,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的坚守,脚下的土地。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5)

04.《致橡树》平等的爱情观,深深地影响了年轻人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舒婷曾说:“1992年我在德国海德堡参加诗歌朗诵会,一个做IT行业的朋友看了《致橡树》后激动无比,认为里面的思想很先进,问我什么时候创作的,我笑着告诉他,你已经落后15年了。”

可见,《致橡树》中展现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也必将会对今后女性爱情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争取女性独立人格的这条路也很漫长。现实中还是有很多的女性依然恪守着落后的爱情观,缺乏女性的独立意识。

爱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而每一个人沉浸在爱河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被柔情蜜意冲昏头脑,越来越习惯于依附他人,不论在感情上还是在生活中,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她们说生得好不如嫁得好,想通过婚姻跳跃龙门,得到自己的幸福。

有的女性过分注重外在,认为姣好的外在就可以赢得爱情。

有的痴情过头,盲目地为爱情牺牲一切, 失去自己,迷失自我。

有的错误的认为一味的温柔与善良可以来维系婚姻。

我们要明白爱情是要负责任的,不能贪图一时的荣耀,因为爱情是要经营一辈子的事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幸福、快乐。

舒婷《致橡树》中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仿佛智慧的箴言,又如一首心灵之歌回荡在我们耳畔,指导我们心灵选择正确的方向。

学完致橡树的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想要的爱情这里都有)(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