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内心独白(安娜卡列尼娜末世的扭曲爱情观)

#冬日鉴片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经久不衰,为我们揭露了俄罗斯帝国最后盛世时期人们的爱情。改编的电影其实也很精彩,苏菲玛索把安娜卡列尼娜的美丽完全展示出来,让这位魅力十足的女士跃然纸上。

安娜卡列尼娜内心独白(安娜卡列尼娜末世的扭曲爱情观)(1)

18世纪的俄罗斯正在经历贵族最后的荣光,无所事事的贵族们依旧沉醉于华丽的舞会,混乱的男女关系。上层官僚乐于玄谈,不断消耗着帝国的元气。安娜卡列尼娜和自己的高官丈夫卡列宁这对完全没有爱情的夫妻,已经走到了生活的尽头。她以为自己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高尚的,是纯洁的,是圆满的,实际上在18世纪的俄罗斯帝国的贵族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获得真挚的感情,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打发生活的游戏。安娜卡列尼娜过于沉醉在上流社会中,早已迷失,最后以死明志也没有在生活圈中掀起一点涟漪。

安娜卡列尼娜内心独白(安娜卡列尼娜末世的扭曲爱情观)(2)

为了说明这种上流社会爱情的虚无,上流社会人际关系的堕落,托尔斯泰用列文和吉提这对一开始不被看好,最后却获得幸福家庭的夫妻来反衬。当吉提沉醉在上流社会时也迷失在爱情的幻境中,要不是渥伦斯基移情别恋(这在俄罗斯贵族们看来反而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做法),吉提也许会和安娜一样落入不幸之中。而列文作为俄罗斯真正的栋梁,却被贵族嘲笑他不会享受生活,自降身份和下层人民打成一片。列文和吉提最后因为不同原因远离了上流社会,在纯朴的乡村生活中,吉提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改造,最后找到了相似的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内心独白(安娜卡列尼娜末世的扭曲爱情观)(3)

在一个社会即将没落时,首先是社会精英精神世界的荒芜。他们不再成为带领社会进步的力量,反而成为穷苦人民伺候的寄生虫。在缺乏文明精神世界的贵族生活中,他们做着无聊的游戏,消耗着国家的元气,奢靡之气环绕四周,让下层人民彻底丧失希望,最后投身于暴动起义。托尔斯泰用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末世中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子,将会是什么样子。可怕的是,没有人去在乎这个危险,他们依然追捧无意义的消费,攀比更加混乱的男女关系。在最后的黄昏中等待彻底的破坏和再度重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