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丧葬之礼的内容 漫谈古礼古礼中男

在《琅琊榜》这部影视剧作品中,不仅有传统的“丧礼”文化进行详细的展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正如《人民日报》对该剧的评价:“《琅琊榜》的故事时空虽然是架空的,电视剧却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服饰、礼节等方面都可以察觉出参考真实历史风貌的心思。在一群戏说、琐屑的剧里,《琅琊榜》作为一部架空历史剧,却显出了正剧的范儿,试图叙说一种明朗的对赤子之心的坚持。花了心思,把每块板都尽量做长,这样的努力,观众看得到,也买账。”

续上篇我们说到《琅琊榜》中的“哭丧仪”,这次分享“振动礼”,剧中有两种表达方式,⼀种是双手击打式,⼀种是捶胸顿足式,用来表达悲痛之情,从而让人感到震撼而具有感染力,是丧礼中最隆重的跪拜礼节。

那古礼中男子遇丧事该行何种礼节呢?其实在《周礼》与《仪礼》中说得也很清楚,即为振动、吉拜及凶拜三种。

所谓“振动”,按郑玄注,“以两手相击也”,是“战栗变动之拜”。据《孝经.丧亲》记载“擗踊哭泣,哀以送之。”擗,以手拍击胸膛,踊,以足顿地。丧礼中哀恸之表示,一踊三跳,三踊九跳,称为踊。捶胸顿足痛哭,表示与亲人永别时极度哀痛之情。

另外,在凌廷堪的《礼经释例》也提到,先拜而后踊。踊指跳起脚来哭的动作。这样来看,振动礼不仅要跪拜、顿首,而且还要跳脚击手,捶胸顿足,哭天抢地,浑身战栗不已,以表达对死者的极度悲哀。因此,这是丧事中最重最大的跪拜礼。

古代丧葬之礼的内容 漫谈古礼古礼中男(1)

所谓“吉拜”,郑玄注说:“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后顿首。这里面的“空首”是指跪姿,拱手至地,引头至手,头不着地。“顿首”也是指古人跪坐,行顿首礼时,跪立,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立即举起,头接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所以交顿首。

这种礼节,按贾公彦的解释,是属齐衰杖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服丧⼀年) 及以下的丧拜礼。之所以称“吉”,是说此礼相对凶拜要轻。《礼记·檀弓上》引孔子话说:“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这是指行丧礼时,先行拜礼以答谢前来吊唁的宾客,然后用稽颡礼来表达自己的悲哀——这样先人后己,是合乎顺序的。

古代丧葬之礼的内容 漫谈古礼古礼中男(2)

关于“稽颡”,即屈膝下拜,以额触地——顿首,这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时的专用礼。《仪礼·士丧礼》说:“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即此。不过在后来,又在请罪、投降时使用该礼,以表示极端惶恐。如《汉书·李广传》所载:“若乃免冠 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

所谓“凶拜”,郑玄注说:“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这是先顿首后空首,是斩衰和齐衰三年 (如子女为父母、妇人为丈夫、长子以及父为长子服丧三年)时的丧拜礼。《礼记·檀弓上》说:“孔子曰:‘……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 吾从其至者。’”这里孔子认为:先行稽颡而后行拜礼,最能表达极哀之情。如果是服三年丧,我会遵从这种礼法的。

古代丧葬之礼的内容 漫谈古礼古礼中男(3)

然后空首拜,即汉代称的“雅拜”,为⼀次拜。褒拜则为再拜(反复两次拜)以上的礼节。此⼆礼都不是独立的拜礼。如《仪礼·乡饮酒礼》中所言“再拜”,就属“顿首”的褒拜;《礼记·曲礼 下》中的“再拜”,则系“稽首”的褒拜。它们分 指两次“顿首”与两次“稽首”。须要说明的是“顿首”与“空首”都可以有奇拜,但“稽首”却没有奇拜,只有再拜。因此,奇拜、褒拜同稽首、 顿首、空首以及振动、吉拜、凶拜的关系其实是 “纬”与“经”的关系。

从《周礼》、《礼记》等明载的跪拜礼开始,这种的繁缛礼仪⼀直倡行了三千多年,直至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结束了帝制。从此,人们相见敬礼,只须鞠躬或抱拳(即作揖)、握手(后者系由西方引进的礼节)而已。此亦可谓“礼轻仁义重”也。

古代丧葬之礼的内容 漫谈古礼古礼中男(4)

综合相关文献记载,郑玄的注释应细化为:行空首礼时,跪拜时,头不叩地,仅向对方拱手,同时头俯至手。这种跪拜礼,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礼仪。也就是说,尊长者对卑幼者先行的稽首礼或顿首礼而作出的回拜礼。因此,《琅琊榜》中,梅长苏和靖王对拜时,在礼仪上出现了失误:梅长苏先向靖王行空首礼,靖王回礼。从姿势看,靖王行的是稽首礼。依前述,梅长苏应向靖王行稽首礼,以示臣拜主君;靖王应以空首礼回拜,作为答礼。

纵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礼仪姿势虽由古代的繁琐老旧的礼仪转变为便捷新式的礼仪,这种文化的不断演进,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而作为影视剧工作者,在礼仪文化的研究和见习下,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还原最真实的古代礼仪文化,并在影视剧作品中展现历史风貌的心思。从《琅琊榜》电视剧大获成功的背后,足以说明,古装电视剧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可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