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守岁的由来你知道吗(又是一年春节至)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除夕夜有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寓意,人们为了庆祝这个吉祥的日子,一大家子围坐着一起吃团圆饭,终夜不睡等待黎明的光辉,也叫“熬年”,虽然我们都知道“守岁”,那你对“守岁”了解多少呢?

神话传说

春节守岁的由来你知道吗(又是一年春节至)(1)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当中,它长得狰狞异常,性格凶残暴躁,小到虫蚁,大到活人,各种飞禽走兽都是它的的捕食目标,在人类与“年”为了抗争中发现了它的出现很有规律,都是时隔一年后的深夜进入村落,鸡鸣破晓时又会退回深山隐藏身影。

人们把“年”出没的那一夜视作关口来煞,称作“年关”,这天晚上,每户人家都会提前做好晚饭,熄灭灶火,擦净炉灶,拴牢家禽,门屋紧闭,躲在家里吃“年夜饭”,因为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年”的晚餐,所以今夜的饭菜会比平时更加丰盛,不仅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还要祭拜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让一家人平安度过此夜。所以晚饭后大家也不敢睡觉,聚在一起壮胆,等待“年”的到来。

初一的早上大家才敢打开家门,与人见面后拱手作揖,庆贺没有被“年”吃掉,而后演变为我们现在初一见人要道贺新年的习俗。

古代的守岁文化

春节守岁的由来你知道吗(又是一年春节至)(2)

“守岁”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到了唐朝时期,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中提到,“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宋朝时期守岁的习俗更是席卷全国,苏东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被誉为“活的《清明上河图》”的《东京梦华录》也在载有“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自汉以来,新旧年的交替通常都是夜半时分,古时守岁还有两种含义: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祈求康健长寿;年老者守岁是为“辞旧岁”,也珍爱光阴的意思。历经千年,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夜守岁迎新。

驱除疫病迎安康

春节守岁的由来你知道吗(又是一年春节至)(3)

相传邪魔、瘟疫畏惧灯光、火光等光亮,所以人们会在房子里燃遍灯烛,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这样既能把对人们不利的邪神瘟疫全部吓跑赶走,让它们不能在新的一年为祸人间。

不仅是守岁,新年还有很多庆祝活动,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它的由来和背后的寓意,这显示了华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人民辞旧迎新,祝愿新年幸福美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