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也叫脑卒中,其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是指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的急性局部、短暂或持久的脑损害,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

图1: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的区别

中风发病突然、急骤,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人均易患中风,它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因此中风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风的早期征兆与识别

及时识别中风先兆,进行超早期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说中风先兆是防治中风的最佳时机,可以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一旦出现中风先兆,要及时诊断处理,才能预防中风出现或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学会识别这些中风先兆,及早预防,正确治疗,以避免、延迟中风的发生或改善预后。

中风先兆究竟有哪些呢?

(1)口角歪斜:如果突然出现口角歪斜,伸舌时偏向一边,不在中间,口水不经意地由嘴角流出,可能是面舌瘫,是中风迹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2)

图2:照照镜子可以发现面瘫

(2)半身麻木、肢体无力:突然出现半身麻木,以手足部位最为突出,可以伴随同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这些症状是因对侧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调节肢体运动和感觉的区域所致。如果持续约1分钟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如果偶尔因睡姿、坐姿不当而手指麻木,活动一下就会恢复。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3)

图3:平举双臂可以发现肢体无力

(3)语言不利:表现为舌头忽然变得僵硬,说话吐字不清,或声音嘶哑,或答非所问,或不会表达,常呈一过性出现。其发生的原因与病人大脑动脉一过性堵塞,影响了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功能有关。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4)

图4:大脑皮质功能区示意图

(4)哈欠频繁、乏力思睡:部分病人在中风前有全身乏力、思睡、哈欠连连的症状,这种乏力往往没有明确的诱因,比如运动、劳累等。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乏力、思睡常是大脑皮层和网状激活系统缺血的表现,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5)

图5:脑缺血的早期征兆——频繁哈欠

(5)莫名跌跤、取物不准:有些患者中风发作前,会在平路正常行走时突然跌跤,有时甚至出现左脚绊右脚的情况,有的病人出现拿东西时拿不准,字迹愈写愈大,这种情况叫共济失调,是肌力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运动协调障碍,是小脑缺血影响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表现。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6)

图6:共济障碍的表现

(6)性情反常、智力衰退: 患者性格一反常态,好像换了一个人,或多语急躁,或沉默寡言,或幼稚滑稽,或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呆板等。或丧失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故发笑或哭泣,且难以自制。有时突然见到熟人明知是谁,却喊不出名字,甚至连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有时不认识回家的路,这是双侧精神和智力功能区供血不足所致,可能是中风先兆,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7)

图7:认知障碍的表现

(7)单眼发黑、视力障碍:一只眼睛忽然看不见东西,几秒钟至几分钟后恢复视力,这在医学上称一过性黑矇,这是眼动脉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或视物成双,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后循环的大脑后动脉或其它分支闭塞或脑干一过性缺血所致的结果。单眼黑蒙、视力障碍可以看作是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8)

图8:视觉障碍的表现

(8)耳鸣耳聋:突发性耳聋耳鸣,数十秒或数分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内听动脉闭塞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也是“小中风”的表现。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9)

图9:听觉障碍的表现

(9)肢体抖动: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肢体抖动,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单纯累及上肢或四肢均受累,其中以上肢受累最为常见,研究表明常常是抖动肢体对侧的颈内动脉存在严重的狭窄或闭塞所致。

(10)血压激增:老年人平时血压比较稳定,突然血压波动剧烈、升高,甚至伴随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等,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须及早到医院进行头颅CT等检查。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0)

图10:脑出血原理图

(11)剧烈头痛: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或头痛的形式与平常完全不同,如头痛由局限性头痛变为全头痛,间歇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或在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这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的表现。

(12)吞咽呛咳:部分病人发作前可出现吃饭或者喝水时呛咳,这是脑缺血后,舌咽神经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1)

图11:饮食呛咳的表现

(13)头晕目眩:忽然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还可伴有复视或恶心呕吐,但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正常。这可能系后循环缺血,影响了小脑或脑干的平衡功能所致。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2)

图12:眩晕发作的表现

(14)鼾声如雷:有人平时睡眠时不打鼾或仅有轻微鼾声,突然无缘无故或饮酒后鼾声如雷,伴随呼吸暂停,应警惕是否中风发生。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3)

图13:鼾声呼吸的表现

(15)意识障碍:病人突然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甚至跌到在地,数秒或数分钟后又自行恢复意识,没有其他不适。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4)

图14:意识障碍的表现

中风的这些信号看似无足轻重,或许很快就会自行消失,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至1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有的人可反复发作,一日发作数次。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中风先兆是中风的前驱症候,它表示患者机体病理改变已经达到了一定危险程度,中风随时可能发生,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对于中风我们要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微杜渐”,及时到医院就诊,详细描述症状,有效避免中风强势来袭!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5)

图15:肢体麻木的表现

患者对于是否中风可以有一个简单的自测法:FAST或120

1 F( Face):患者微笑,观案表情是否一致,有无口角歪斜;

2 A (arm):患者将双手抬高放平,观察其中一侧,手是否会无力而下垂。

0 S( Speech):患者读日常熟悉的一段话,聆听是否清楚、完整。

120 T(time):若出现上述三条中任何一个症状,即为中风发病先兆,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记下症状发作第—时间,把握抢救治疗的黄金时间,此为自测法第4步T(time)。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6)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7)

图16:中风的快速识别

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大脑,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大脑的关键。

二、中风的诊断

中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详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而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病变(如脑肿瘤、消化系统病变导致呕吐等)才能诊断。

诊断中风必须做的辅助检查主要有影像学检查(CT、MRI)、血液学检查、脑脊液检查,此外还有脑电图、心电图检查等。主要目的是及时的诊断、指导治疗,并排除其他病变。

1、CT、磁共振(MRI)检查

(1)常规检查主要有CT平扫、磁共振平扫、头颈部血管成像(CTA、MRA检查),检查目的主要是观察颅内出血/缺血情况,即判断有无脑出血、脑梗塞尤其是急性梗塞,诊断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瘤、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等,同时发现/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如脑肿瘤等等。

怀疑中风的患者,需及时行头颅CT平扫,以判断有无脑出血,已排除脑出血的患者及时行头颅MRI检查,MRI对判断有无急性脑梗塞有绝对优势。对于首次MRI检查为阴性而患者症状持续存在时,随诊MRI检查十分重要。对于脑出血、脑梗塞患者可进一步行头颈部血管检查(CTA或MRA)以查找病因,以发现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中风检查的时间:一般来讲,脑溢血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血肿尚未形成,CT扫描可无异常,而4-5天后脑内血肿周边开始溶解吸收,10天后小的血肿可吸收得不留痕迹,所以,出血性中风宜在发病3小时后至1周内做CT。而缺血性中风在发病12小时内做普通CT、在发病3-6小时内做头颅MRI检查也可无异常发现,如果病人出现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表现,即使CT检查无异常,也不能排除中风可能,应及时行头颅MRI检查或在12小时后复查头颅CT。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管成像,部分患者出血性脑卒中后因脑血管反应性痉挛,可能导致血管显影不佳以致遗漏动脉瘤,需复查或行脑血管造影以确诊。

此外,中风患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需定期复查CT或MRI检查观察治疗疗效、监测病灶的变化,比如脑血肿的吸收情况、脑梗塞的变化等。

(2)除了常规CT和/或MR平扫、血管检查外,临床医生还可能开具一些特殊的检查单,比如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颅脑CT灌注成像、MR灌注成像等,SWI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出血,灌注检查的目的是查找有无缺血半暗带,从而判断有无可逆性脑损伤,以便及时准确选择药物。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

对于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或腰穿脑脊液检查诊断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怀疑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或分支闭塞等血管病变的患者,临床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新的检查申请单,比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就是一种对大部分血管性病变明确诊断的检查,为颅内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诊断的金标准,该检查还能在检查过程中对血管病变进行治疗,如行动脉瘤夹闭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等。需要注意的是DSA检查需要注入对比剂,因此对比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做DSA检查,而且这种检查为微创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但相对于开颅手术等治疗方式,这种检查治疗的创伤还是小得多,而且见效快。

3、腰穿脑脊液检查

对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但临床高度怀疑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行腰穿脑脊液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脑脊液呈血性,脑出血腰穿脑脊液多为血性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4血液学检查

包括血液流变学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检查 (电解质水平、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学检查、血脂水平的检查)。

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中风病人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必要的。

白细胞总数与中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白细胞计数还有助于中风的诊断。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白细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风的白细胞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5、脑电图 

中风的脑电图,尽管无特异性改变,但对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以及与脑肿瘤的鉴别仍十分有意义。中风急性期90%脑电图出现异常,主要是慢波增多,尤其是病灶侧更明显。脑出血时常伴有意识障碍、脑水肿和脑室出血,脑电图检查只有部分轻症患者表现轻度局限性异常。脑梗死发生后,脑电图检查数小时内就可有局灶性慢波出现,这种改变常在数周后改善或消失。如果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可无异常,在发作期一部分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这类患者较易发生脑梗死。中风与脑肿瘤用脑电图进行鉴别诊断也很有帮助。脑肿瘤患者脑电图的异常日渐加重,而中风者则恰恰相反。中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脑电图异常改变随之逐渐减少或消失,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脑电图呈进行性加重改变,预后不良。

6、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要是排除诊断。患者是否有房颤、频发早搏、陈旧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瓣膜病、老年性瓣膜病。

7、诊断标准

同时符合以下5条标准可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

① 急性起病;

②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③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缺血性责任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④ 头颅CT/MRI排除脑出血;

⑤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三、中风的救治流程

1、中风救治总体工作流程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8)

1、中风院前急救流程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19)

1、静脉溶栓流程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20)

1、动脉溶栓流程

中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风的早期识别)(21)

(神经内科 何明利 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