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为啥忌讳有价签(送礼高峰近当心表错情)

上周,赖先生收到了一份礼物包装很漂亮,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精致的餐具,有一只碗、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叫我去讨饭当乞丐吗”见到礼物,赖先生很生气,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送礼为啥忌讳有价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送礼为啥忌讳有价签(送礼高峰近当心表错情)

送礼为啥忌讳有价签

上周,赖先生收到了一份礼物。包装很漂亮,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精致的餐具,有一只碗、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叫我去讨饭当乞丐吗!”见到礼物,赖先生很生气。

  人家好意送礼物表示慰问,没想到却惹来这样的尴尬。赖先生说,他能理解对方不是有意的,但在闽南习俗中,送礼有讲究,送错礼物不仅不能达到祝福的本意,反而让人心里结下疙瘩。

  这些闽南送礼习俗,您知道吗?随着送礼高峰的临近,这些习俗要赶紧了解清楚。阿杰昨日也为此采访了几名读者,他们讲述了曾遇到过的厦门送礼习俗。

  送礼经历

  送女朋友名牌鞋传情,没想到她并不“领情”

  小曾刚刚和男朋友确定恋爱关系3个多月,他就被公司派到外地去了。前天,他给小曾发来微信,说准备送她一份礼物,这两天会用快递寄到厦门。

  看到男朋友拍的礼物的图片,小曾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他买了一双范思哲的平底鞋。”小曾告诉记者,男朋友对她挺好的,平时一起去逛街,穿高跟鞋走路多了她就喊脚痛腿酸,他总是很心疼。小曾没有平底鞋,他偶然在专卖店看到这双做工精致的鞋,立刻就心动了。虽然标价两千多元,但他觉得女朋友独自在厦门很辛苦,因此想表达一下心意,于是买了下来。

  “他很体贴,这个礼物对他来说也算价格不菲,但是我真的不能收。”小曾说,看到图片后马上给他打电话,问能不能退货。男友以为她不喜欢这个款式,说再去看看换一双。小曾没办法,只好告诉他:“我很喜欢这双鞋,但如果是你送的我就不能收,因为送鞋会分手啊!”

  小曾说,她是从台湾的电视节目中知道这个说法的,情侣或朋友之间送鞋,是要对方离开的意思。“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曾说,尽管自己解释了原因,但男朋友却不相信,还是用快递把礼物寄到厦门来了。“我明白他的心意,但这个真不能收。”她告诉记者,最后的办法就是把鞋子的钱转账给他,当作自己买的。

  生日送闹钟遭遇尴尬,被索要6元钱“解围”

  周小姐是江西人,到厦门有8年了。她说,当初刚来时因为不太懂得这里的习俗,遇到过一件很尴尬的事。

  周小姐在一家酒店上班,和另外4名同事一起住在宿舍。有一次,一名漳州籍同事过生日,大家开开心心一起吃火锅为她庆生。其他舍友都为寿星准备了生日礼物,有拖鞋,有袜子,周小姐则买了一个闹钟。

  “我们宿舍几个人的上班时间不一样。其他人都有闹钟,各自定时起床,只有她是用手机当闹铃的,结果因为声音太小听不见,老是迟到。”周小姐告诉记者,她特地挑了一个闹钟当礼物,这样就能解决舍友迟到的问题了。

  没想到,周小姐一拿出礼物,舍友立刻拉长了脸:“你干嘛要送我闹钟?”周小姐解释之后,寿星的表情并没有“阴转晴”,看起来是不想要这个礼物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想了一会,她让周小姐给她几块钱。虽然不知道她是什么用意,但周小姐明白自己送错礼物了,于是掏出五元钱给她。

  “在闽南给人钱不能给单数,你再给一块钱吧。”听到舍友这么说,周小姐赶紧又掏出一元,按她的说法把6元钱塞进闹钟的电池槽里,这才化解了尴尬。

  周小姐说,在江西老家时只知道给老人送礼不能送钟,没想到厦门年轻人之间也不能送。

  导游推荐的精美手帕,厦门“妈妈团”没人愿买

  廖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上个月,她和十几个同学、好友组成“妈妈团”,到日本去旅游。行程的最后一天,导游带着她们到东京银座观光购物。

  “中国大妈”的购买能力一向不容小视,从小家电、化妆品、包包、服饰,到准备带给国内亲友的各种伴手礼,廖女士和同伴们花钱毫不“手软”。在挑选小礼品时,廖女士向导游打听什么样的礼物最好。导游指着一个专柜说:“这个牌子的手帕在日本挺有名的,当作小礼物送朋友很不错,很多客人都喜欢。”

  没想到,这个建议让廖女士有些不开心,她摆摆手说:“算了,还是买其他的吧。”导游有些奇怪,耐心解释这种手帕品质很好,花色也多,最适合当礼物,可是“妈妈团”没有一个人愿意买。

  得知导游是山东人,廖女士告诉她,厦门没有给人送手帕的“礼俗”。在厦门,送手帕、毛巾会让人感觉不太吉利,这与厦门人习惯在葬礼后给来宾送毛巾不无关系。虽然说不清这个习俗的来历,但因为老一辈都这么说,廖女士也就有了这样的观念。“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但既然知道了这个习俗,还是会介意的。”她说。

  专家提醒

  碗筷要送就得送一桌 纯白的东西要点缀红色

  “碗筷不是不能送,而是要送双数,比如8、10、12这些数字最好,正好一桌,有全家团聚的含义。如果只送一副,按民间的说法就是让人去讨饭啦。”闽南民俗专家彭一万说,民间习俗是老百姓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很少。

  同样送碗筷,还要避免“6”这个数字。因为按从前流传下来的说法,死囚在上断头台之前吃的最后一餐是6碗饭菜,有些人会介意。

  彭一万说,送礼时还要注意礼物的颜色:“如果是纯白的东西,可以点缀一点红色,更喜气一些。”

  对于情侣之间能不能送鞋的说法,彭一万表示,从前家里有人远行会送鞋,保佑一路平安。他说,风俗有地域性,也可能在台湾确实有朋友之间送鞋表示分手这个说法。“现在年轻人对老传统比较不那么在意了,但是送礼的时候还是应该了解一些闽南习俗,特别是送给老人的礼物,既然送礼当然要送到人家的心坎上。”

  注意!这5种“礼物”送不得

  根据闽南传统习俗,有5样东西不能轻易送人

  ●时钟

  由于“送钟”与“送终”发音相同,多数中国人都视为不吉利之意,尤其不能送给长辈。

  除了不宜送礼的东西,也有一些台湾地区新创的送礼“选项”,寓意讨喜,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比如送腊肠和酒,表示“长长久久”;送米和鱼子酱,寓意“年年有余”;把几种面组合送,有“面面俱到”之意。

  ●扇子

  扇子的读音,容易与“散”联想,在民间认为送了扇子就难再相见了。

  ●手巾

  手帕用闽南话来说就是“手巾”,包括毛巾在内,都不适合作为礼物。因为“巾”的闽南话发音与“根”一样,所以送“巾”也被认为有“断根”之意。此外,在闽南参加葬礼,逝者家属都会回送一条毛巾,有拭泪节哀的含义,因此送“巾”也显得不吉利。

  ●伞

  “伞”与“散”谐音,同样也有“难再相聚”的意思,亲朋好友之间不适宜作为礼物。

  ●刀和剪子

  送这两样东西,被认为有“一刀两断”“剪短”的含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