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

江南七怪是金庸先生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原著中,作者对他们的首次出场描写极尽铺张,而在大家可能首次接触港剧的83版电视剧中,七人的出场方式虽有所改编,但也十分震撼,让读者和观众皆以为,这定是群了不得的大人物。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

然而,接下来的走向令大家很失望,七人一起群殴全真派的邱道长,结果个个受了重伤。在大漠偷袭梅超风夫妇,不但没占到半点便宜,还折了老五张阿生。看到后面,即使杨康身边随便一个手下,比如沙通天、候通海之类,都能完虐他们。除了自己的sha徒弟,七人似乎谁也打不过,尤其七怪之首的柯大侠,不但自己武功差劲,个性还十分冲动暴躁、刚愎自用,不但动辄打骂徒弟,之后还受人蒙蔽,乱指东邪父女为杀害五怪的凶手,差点造成男女主角的人生悲剧,是个十分不讨喜的角色。

因此,无论在读者群还是观众群,都出现了很多嘲讽她们的声音,柯大侠更是得了个“柯嘴炮”的美名,什么“打架没赢过,吵架没输过”,尤其那句最经典的“看我眼色行事”,更是名扬自媒体。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2)

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些,主要想聊一聊,作为启蒙老师,他们七人在徒儿郭靖的成长道路上,究竟起到了哪些积极或消级的作用呢?郭靖天性就比较愚笨,在七人杂七杂八的教授下,少年学艺之路更是困难重重,空有一身蛮力,武功却极其低微,直到后面遇到全真派的马煜,一眼看出是师傅“教而不得其法”,徒弟也“学而不得其义”,开始传授郭靖玄门正宗的内功心法,sha小子才有所领悟。再得到后面的洪七公、老顽童、东邪、南帝等一众高手助攻,才终究像开了挂一样,逐渐跻身顶流高手之列。

按原著表达的意思来说,七人无疑都属于不合格的老师,或者说,都是水平较低的老师。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学,如果将七怪同我们中小学阶段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启蒙老师相比,无一例外皆能对号入座。

第一类,冲动暴躁型,代表人物:柯镇恶、韩宝驹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3)

这两位一擅暗器和杖法,一擅马术和鞭法,虽自身成就不低,但首先在性格脾气上,却是均不适合作老师的人选。原著中描写,三怪马王神韩宝驹脾气极其暴躁,徒弟一个动作不对,“啪”一巴掌就重重扇到了脸上。我在想,幸亏他遇到的是郭靖这样一个皮糙肉厚、能挨打受ma的苦孩子,倘换成金尊玉贵的小王爷,说不定当场罢课不学了。

柯老大就更不消提了,想想我们上学时,一定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学生见了他,往往像老鼠见了猫一般。比如我们小学三年级时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性格就极其严厉暴躁,遇事独断专行,学生犯了错,从不听任何解释,上来就是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全班所有同学,没有不被他撕过作业本的,上他的课,大家如坐针毡,双腿随时都在打颤,虽说严厉并没有错,但这样对待才十来岁的小学生,大家遇事从不敢跟他沟通,课程听不明白也不敢反馈,纵然水平再高,教学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第二类,词不达意型,代表人物:南希人、全金发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4)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5)

老四和老六这两位,一个拳法浑厚、善使扁担,一个擅长枪法,秤杆也能做武器,都是走势大力沉、稳扎稳打一路,按郭靖的性子,本应最适合学他们的功夫。但二人在江南七怪中,似乎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原因就是性格内向、不擅言辞,如果老五活着,估计也属他们一类,想想他对自己爱慕多年的七妹,不到临s那一刹那,都没有勇气开口表白,做男人有多shi败?

身为老师,不管教学水平高低,首先需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性格过于内向、沉闷,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如何能把自己所知所会全面传授学生呢?那些水平高、有经验的,讲课往往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最简洁的话语,讲述明白最深奥的道理,而某些老师,要么寡言罕语、词不达意,要么嚰嚰叨叨了半天,却是废话连篇,一个问题也没讲明白。

第三类,讽刺挖苦型,代表人物:朱聪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6)

朱二侠妙手空空、分筋错骨手出|神入化,为人又滑稽多智,在七怪里算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角色。原著虽未正面描写他授徒时的具体状态,但以其个性应该猜想得到,估计与金庸另一部小说《碧血剑》中的人物——‘铜笔铁算盘’黄真类似。

黄真是华山首徒,主人公袁承志的大师兄,自身武功造诣极高,但收的一个徒弟叫作崔希敏的,却极其平庸。原因就是师徒二人性子不合,师傅机敏百变,徒弟不仅像郭靖一样木讷ben拙,还多了份鲁莽,黄真实在不大瞧得起他,因此授业时常常语含讥讽。结果,sha徒弟挨了训斥,还往往不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儿。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7)

以朱聪的伶牙俐齿,嘴损程度应该尤胜黄真,加之师徒二人性子不合,郭靖学他的机巧功夫本就不适,他授艺时再不住插科打诨,十句中有八句都在挖苦调侃,以郭靖的鲁钝,恐怕根本弄不清老师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现实中这样的老师也不少,他们其实自身水平蛮高,但就因为自己太聪明了,便也只喜欢那些一点即透、跟自己同样聪明的群体,而对智商不够的孩子们,往往不大看得起,教了两遍没听明白,就开始语带挖苦讥刺。遇到这样的老师,听不明白他的嘲讽也就算了,倘听明白了,往往对学生心理是个极大的伤害,觉得老师瞧不起自己,自尊心受挫,严重了有可能导致自暴自弃。

第四类,苦口婆心型,代表人物:韩小莹。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8)

原著中写道,七师傅教徒弟越女剑中“枝击白猿”那一招,耐心教了多次,但郭靖从早上直练到晚上,却仍是挽不好剑花。见此情形,韩小莹想起七人为他远走大漠,五哥因此丧命的惨烈过往,一时悲从中来,忍不住掩面而泣。可是,除了掩面哭泣,她完全束手无策,对比现实中,即属于那些比较无能的老师。

这类老师,自身教学水平一般不怎么高,只不过有个认真的态度,见到课堂上不好好听讲的学生,往往苦口婆心地一遍遍劝导,“什么爸妈养你这么大,你就是这么回报他们的?”“你是给我们老师学的吗?你是在为你自己学!”没完没了的啰嗦,但换来的却是学生耳朵磨出了茧子,依然没听进去她的大道理,原因就是她们没从自身找问题,总觉得学生不认真、不肯好好学习、不理解老师的苦心,真是一点也不懂事,却不反省一下,是否因自己的讲课方式提不起学生兴趣而致?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9)

在中小学语文教员中,这类老师比较多见,众所周知,语文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涉及各方各面的知识,而教语文的老师,不需要有多高学历,最重要知识博杂、爱好读书、涉猎文史、想象丰富,讲课时要引经据典、妙语如珠,将课堂气氛搞得生动有趣,才能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如果只知照本宣科,讲课时沉闷无趣,只一味絮叨、说教,即便态度再认真,最终仍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说完七怪这几类水平较di的老师,下面出场的就该是那些教育界的高手了,第一位,全真派掌教马煜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0)

他一眼看出,郭靖虽智商不高,但并非全无优点,学不好是因为教学方法有误。江南七怪的功夫大多属机敏奇巧一类,倘换作黄蓉来学,必定相得益彰,但郭靖性子质朴,机智却不足。既耍不了小聪明,就不该在那些花巧功夫上面浪费时间,应扎扎实实打好根基才对,求精,而不要驳杂,所以,便传授他全真派的正宗内功心法。

马道长的理念无疑是正确的,郭靖天性淳朴、心无杂念,最适合练这种精纯至简、不求速成的内功心法。果然,在他的教导下,基础打得越来越好,而之后再练七怪的功夫,反也比之前感觉容易多了,原因就是基本功扎实了,其他自然能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等后面再遇到的洪七公、老顽童等人,都属绝顶高手之列,更是一眼能看出郭靖究竟适合学什么,而且,洪七公的正直大义和老顽童的天真单纯,都与郭靖的本质个性相契合,所以他们自身擅使的武功,比如降龙十八掌、七十二路空明拳、双手互搏等,也都是招术简单、功力却极深厚的武功类型,郭靖学起来自感得心应手。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1)

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水平高的老师都懂得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无论何时,还是要学习与自己性子相契合的东西,方向首先搞对了,再加上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而这点恰是郭靖最大的长处。

至于接下来再遇到的东邪、南帝等,更是教育界的顶流人物,水准之高就不消说了,稍加点拨,即有化腐朽而神奇的功能,可令凡夫俗子脱胎换骨。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2)

我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就遇到过巧位教学水准既高,又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一直到现在,我都十分地感激她们。两位都是教语文的,小学那位,是典型的文人性情,自己办公桌旁的墙壁上贴着副座右铭,“静坐常思己过,闲时莫论人非”。她果真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教学中”,工作态度、个人品德都极为端正。初三那位也是如此,她带我们这届毕业班时,年纪已经较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自家孩子还正值高考关头,但绝没有因私废公,可说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学生身上。

一般由这两位老师教授过的语文课文,全班同学几乎篇篇都能背诵出来,就因为她们将课讲得太细致、太生动了,简直掰开了、揉碎了再喂给我们吃。而且各自知识渊博,讲课时旁征博引、奇思妙语层出不穷,对差生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使得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老师打成一片。

记得当时的毕业班,每天都要上一个多钟头的晚自习,一般轮到物理、化学之类,理科不好的同学往往会皱起眉头,可一逢语文晚自习,全班同学无不兴高采烈。

这就是一位好老师的魅力,受她们影响,我自幼即最钟爱语文这门科目,钟爱所有中华文化,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3)

综上所述,论证了人生中遇到一位好老师的重要性,那么,作为郭大侠的启蒙老师,江南七怪是否完全一无是处呢?非也,限于种种原因,他们可能自身教学水平没那么高超,但有一个优点,却是其他高水平老师未必具备的,那就是给了郭靖正确的三观。

想七怪本是嘉兴地头蛇,为了与邱道长的一句承诺,离开山温水软的江南故乡,不辞劳苦、不惧艰险,辗转江湖找寻郭靖母子,最终在朔风如刀的大漠一住十年,含辛茹苦教养徒弟成人。这番云天高义,实可当得起“侠义”二字。他们纵无法像东邪西毒那样传授子侄辈最高深的武功,但却以自身最为朴实刚毅、正气凛然的所作所为,给了徒弟最好的教育,奠定了郭靖一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使其最终成长为一名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4)

而相比之下,才学、智谋、武功均远胜七怪的邱道长,身为杨康的启蒙老师,却做得极不称职,他只知传授武功,却忽视了对徒弟幼时三观、品格方面的培养,任由他在金国王府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之后更被一群邪派宵小围困。《易经》有云“童蒙养正”,小时候不引导,等到年纪已长、三观已成,才来指责他不忠不孝、认贼作父,只能说,一切都太迟了。

作为一个金庸迷,适逢今日教师节,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文章出来,想送给天下所有爱岗敬业的老师们,教学水准高低可能因人而异,但像江南七侠那样传递正能量、教会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为人处世之道,似乎才是更为重要的。

古人说遇到好老师(从江南七怪授徒)(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