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的重要性是什么(用好窗口期关键用在哪)

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当前经济工作,为下一阶段经济政策取向定下基调、经济工作重点作出部署会议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窗口期”,强调“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窗口期的重要性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窗口期的重要性是什么(用好窗口期关键用在哪)

窗口期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当前经济工作,为下一阶段经济政策取向定下基调、经济工作重点作出部署。会议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窗口期”,强调“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窗口期”用得传神,极富意味,既预示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一个良好发展态势,可以抓紧这样一个难得的平稳时间段加快推进一系列重点改革发展工作,也预示着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必须踏准经济运行节奏乘势而上,避免坐失良机、贻误战机。

今年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实施宏观政策,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经济季报十分亮眼,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可以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比较高、成色比较足,这为后续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奠定了较扎实基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在6%以上,这也为确保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留了空间,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此给出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的判断。用好“窗口期”,就是要在关键处用力,当在平衡中把握。

用好“窗口期”,关键用在哪?就是要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这是基于对当前国内经济恢复尚不均衡、基础尚不稳固,国际上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扩张性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外溢效应,催生世界范围内价格上涨的预期和趋向,致使国际通胀水平有所抬升等的研判。只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切实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各种堵点瘀点,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起来,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才能抵御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效平抑各类成本上涨压力,实现国内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用好“窗口期”,如何把握好?首先是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宏观经济政策要踩准节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重在固本培元。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仍是要加大对保就业、保市场、保企业主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切实恢复市场主体元气,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尤其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其次在于稳定老百姓预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要抓住“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适时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争取在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同时对当前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房价较快上涨问题,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再次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这对各地党政部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职责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学会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切实防范化解包括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领域、平台经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等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