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

1946年9月10日早晨,印度加尔各答火车站如同往常一样混乱不堪,到处都是乞讨者。特蕾莎修女穿过人群,走向开往大吉岭的客运列车,就快走到列车车厢时,特蕾莎修女忽然听到了一个虚弱的声音,分明就是从附近传出来的,但又好像是来自一个不可知的地方。特蕾莎修女停住了脚步,从人群中看到一个身形悲苦的老人,正向她伸着乞讨的手,用虚弱的声音喊着“我渴……我渴……”,这个绝望而凄楚的声音令人心碎,为了赶火车特蕾莎修女不得不扔下几个硬币离开了,还没有等老人反应过来,这几枚硬币就被几个男孩捡走了,德蕾莎修女站在车厢门口,老人还在不断的向她喊“我渴……我渴……”。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1)

特蕾莎修女

火车开动了,古老而陈旧的列车就像一个艰难的苦行者一样,沿着蜿蜒的喜马拉雅山向上爬动。特蕾莎修女不知不觉地从一等车厢走向了三等车厢,那里挤满了衣着破烂的印度穷人,就像过了冬天的杂草一样,拥挤在一团,腐烂、沤臭。那一声呼喊“我渴……”,带着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召唤力量充满了特蕾莎修女的整个生命,从那一刻起她内心有了一个新的使命,“我必须住在穷人中间。”这一天改变了特蕾莎修女的一生,也改变了成千上万穷人的一生。

在下定了决心后,特蕾莎修女就去拜见神父,请求许可她离开修道院,专心为印度穷人服务。神父有些担心地说,“你确信你听到了神的声音吗?”特蕾莎修女回答说,“是的,神父。就像他当年召唤我一样。”特蕾莎来自塞尔维亚,在她13岁的时候,听到了上帝的召唤,从那一天开始她成为了一名修女。

现在特蕾莎修女再次听到了上帝的召唤,这个召唤是让她跟随神走到穷人中去,去关爱那些最贫苦的人。但是呢,天主教是一个全球性的教会,有着严格的教规和教会法,一个修女想要住在修道院外面,这是不允许的。修道院的院长和神父为了这个不合教规的请求,首先就去见了加尔各答的大主教,结果很自然地被拒绝了。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2)

特蕾莎修女

不甘心的特蕾莎修女写信给罗马梵蒂冈的天主教总会,那么她的心愿能实现吗?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独立了,贫穷与宗教冲突开始笼罩这个曾经温和的佛教国家。有一天,特蕾莎修女在街边看到一个垂死的老妇人,蟑螂和老鼠在啃她的脚趾头,特蕾莎修女大喊到,“这个女人要马上送医院,她都快死了,难道你们看不见吗?”周围的人都奇怪地看着她,不是他们看不见,而是已经麻木了,因为贫穷和疾病导致的死亡,每天都在穷人的眼皮底下发生。

特蕾莎修女蹲下来抚摸着老人的脸,慢慢地这个老人睁开了眼,虚弱地说“帮帮我”,特蕾莎修女立刻回答说“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于是,她就找人借了一辆手推车,把老人放到车上送到了一家政府开办的免费医院。结果医院负责人以医疗资源紧张为由,拒绝接收这个垂死的老人,与此同时,那辆手推车也被人推走了。天空中布满了阴云,雷声四起,眼看就要下大雨了,特蕾莎修女就抱起了这位老人。要知道这位老人身上非常脏的,而且因为长期生病,身上散发着难闻的臭味,特蕾莎修女嘴里不停地轻声说“没事,没事,不要害怕。”医院终于被特蕾莎修女的行为所打动,收下了这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特蕾莎修女的耐心等来了好消息,1948年8月教宗庇护十二世的批准终于送到了修道院。从此,特蕾莎修女换下了修女服,穿上了印度妇女传统的白棉粗布沙丽,这是印度阶级社会中最底层的“吠舍”所穿的,特蕾莎修女却把“吠舍”定义为“主的儿女”。她认为,既然要为穷人服务,理应穿着与那些贫民相同的衣服,特蕾莎修女还特意在左肩上别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就像所有的印度穷人一样,她光着脚走出了修道院,走向了穷人。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3)

特蕾莎修女

在当时的印度,传染病猖獗,尤其是麻风病,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患病者高达500万。麻风病在民间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蜡烛病,就是说患了麻风病的人,身体就像燃烧的蜡烛一样,一点一点地融化,一点一点的溃烂直到死去。在麻风病滋生和蔓延的国家和地区,整个社会都会异常的恐惧。

麻风病专业医生找到特蕾莎修女,跟她说“麻风病已经完全可以治愈,至于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社会恐惧呢,一个原因是整个社会没有力量去控制它的传染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旦得了麻风病,按照原来的人们的陈规旧俗就是遗弃。这样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好,病人就会越来越多。”

1950年10月7日,特蕾莎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经过几年的运作慢慢步入了正轨。为了使每个麻风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特蕾莎修女还成立了流动诊所,去街头巷尾搜寻那些被遗弃的麻风病人。特蕾莎修女和别人不一样,她总是去贴近病人,要知道这可是恶性传染病,病人身上流着脓水的溃烂,以及苍蝇和蛆虫。她去贴近病人,从来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也不会嫌弃。特蕾莎修女这样的行为,深刻而饱满的慈悲和善良,深深地感动了许多本性淳厚的人,这也改变了整个世界人们看待麻风病患者的眼光和姿态,救下了无数的生命。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4)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最引人注目的善行,就是为快要死亡的穷人服务。她在加尔各答市政府捐赠的伽黎神庙旁的一间空房子,建立世界知名、让穷人得以善终的收容之家(也叫垂死之家),垂死病人得到收容之家的修女、医生、护士、义工的细心照顾,平静安详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甚至有些快死的穷人,因为修女们的细心照顾而起死回生的,对这样的人,除了给予照料之外,还教给他们谋生的技能。

1979年为表彰特蕾莎修女为消除对和平造成威胁的贫穷及困苦所作的工作与成就,她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2月8号,特蕾莎修女来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在领奖前,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挪威政府取消为她准备的国宴。特蕾莎修女的想法很简单,“一顿国宴,只让几个人吃饱,但国宴这笔钱交给仁爱传教修女会,便能够让一万五千个印度人得到一日的温饱。”挪威政府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将宴会的六千美元费用交给她使用,同时还得到了邻国瑞典40万瑞币的捐款。

无论在何时,爱一定会是奇妙的种子,它一旦被种进合适的土壤,就会生出真诚和善良,美德和高尚的心灵,也会生出更多更丰盛的关爱。特蕾莎修女就是这样一颗种子,她的身后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甚至是富翁、文艺界的名人都愿意到她的修女会,去当哪怕是只有一天的义工。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5)

特蕾莎修女领奖

时间到了1997年的8月,在十天之内,特蕾莎修女因为三次心脏病发病被送进医院抢救。曾经有记者好奇地问过特蕾莎修女,“你害怕死亡吗,怎样看待有一天自己会死去?”她回答说,“那我就可以回家了,每一种宗教都有永生和来生,恐惧死亡的是那些相信死亡就是终点的人。”

1997年9月5日,这位深爱着穷人也被穷人所挚爱着的最伟大修女,安然辞世。加尔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向特蕾莎修女告别的不仅有天主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以及成千上万的无神论者。

特蕾莎修女曾经反复表明过她的观点,不关心政治,不关心所谓的阶层,她只关心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即使他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她对穷人的关爱,不仅超越了种族和国家,更重要的是也超越了宗教,她耗尽一生为之付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天主教以外的信徒,甚至是无神论者。

特蕾莎修女感人故事(神的仆人特蕾莎修女)(6)

特蕾莎修女去世

关于特蕾莎修女,你还了解多少,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