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卖的是春饼还是炊饼(武大郎是卖烧饼)

如果现在我问你,《水浒传》中武大郎是做什么的?

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卖烧饼呗!

不假思索,从脑海里头蹦跶出来的是不是就是这个念头?

不好意思,其实人家还真不是卖烧饼的。

人家口中叫卖的炊饼,其实是馒头。

而且古代的馒头,可能和现在见到的馒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武大郎卖的是春饼还是炊饼(武大郎是卖烧饼)(1)

图片来源网络

馒头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后世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

“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到了三国,出现了诸葛亮发明“蛮头”传说。

说诸葛亮路过泸水的时候,狂风大浪,人不能渡,下属来报,说这里因为阴气过盛,需要用祭祀四十九颗人头才能平息,让大家顺利过去,诸葛亮不忍滥杀无辜,于是就用面包裹了牛羊肉,做成类似于头颅的“蛮头”用来祭祀。

这事没有真凭实据,但是在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确实存在这种祭祀方法,馒头想必也起到代替人头的作用。

武大郎卖的是春饼还是炊饼(武大郎是卖烧饼)(2)

图片来源网络

注意一下,在这里说到的馒头,里头是包陷的,直到后来,人们将有陷的叫做包子,没有馅的叫做馒头。

馒头在古代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上面说到的“蛮头”、“炊饼”、“蒸馍”等。

当然,关于馒头,据说古代并不单一的利用面粉来做,更多的是粗粮,比如糜子、高粱什么的。

在古代,尤其是小麦刚刚流行起来的时候,能吃上白面馒头的都是有钱人,穷人还不一定能吃得起,直到后来经济较为发达,馒头才普及起来。

说到这里,特别还要区分一下南北方馒头之间存在的区别。

北方馒头个大、多为圆形、劲道、味道较淡,方便就各种菜吃,作为主食的存在。

而南方馒头,个头小些,比较松软。大多带着一点甜味,呈方形,除了主食,更多作为一种点心。

武大郎卖的是春饼还是炊饼(武大郎是卖烧饼)(3)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要为武大郎和潘金莲正个名。

历史上的武大郎本名武植,一点都不矮,长相英俊,聪明能干,山东人,职业也不是卖馒头,而是官吏,在谷阳县当县令,没有一个打死老虎的弟弟,也没有死于非命,更没有戴过绿帽子。

据说两人十分恩爱,共用四个孩子,潘金莲是个本分老实的良家女子。

至于为什么会留下污名,据说是得罪了一个叫做黄堂的人,总而言之,就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一气之下就开始污蔑两人,所以导致后来大家对于这两位的印象不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