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集团差异化管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国网集团差异化管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文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7期

国网集团差异化管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2)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紧扣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以集团“1346”卓越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着力打造能源数字化服务国际领军企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治理模式,持续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国有基层企业改革贡献信产力量、国网智慧。

2021年,集团资产总额首次超600亿元,实现营收270.05亿元、利润总额17.59亿元,连续五年入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并位居能源行业第1位,连续两年获评国家电网公司业绩考核A级。

国网集团差异化管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3)

海拔最高的电力北斗基准站在西藏那曲建成投运。

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筑牢基层企业治理“压舱石”

国网信通高度重视制度体系建设,在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方面,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完善基层党委工作规则,动态调整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在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进度管控、改革成效、经验总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方面,以《章程》为纲,深化《党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工作规则》等14项重要制度,构建“1 14”法人治理制度体系。细化“三重一大”决策事项颗粒度,匹配专业制度形成72项决策事项,其中,党委会决策31项(前置研究讨论38项)、董事会决策23项、董事长专题会决策10项,由董事会、董事长专题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8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加强董事会行权履职方面,集团全面落实董事会六项职权,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外部董事沟通机制,积极通过外部董事务虚会、现场调研、书面报告等多样化形式,就集团改革发展、经营管理、董事会建设企业经营重大问题深度沟通,充分发挥董事会核心作用。在激发经理层经营活力方面,差异化制定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及经营业绩责任书,全面覆盖集团及子企业经理层成员210人,严格按照契约约定确定年薪方案并兑现薪酬;明确董事会、经理层权责关系,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及授权事项,有效提升经理层执行效能。在全面构建控股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方面,集团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发挥中央企业在ESG体系建设中表率作用,指导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全面启动ESG项目,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协同发展的综合价值ESG理念全面融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并向资本市场首次推出2021年ESG报告。

强化监督联动检查,

夯实基层企业安全“防护盾”

加强管理是企业不变的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国网信通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在差异化治理、分类考核、业务协同等方面为企业经营提供动力。一是健全差异化治理管控,聚焦管控事项、行权路径两条主线,梳理形成差异化管控事项110余项,精细化设置各类事项管控流程。制定包括权责清单、落地行为指引、效能评估及考核标准等4大类、20余份规范性文件,为子企业治理工作落地落实提供有效指引。二是深化“赛马制”分类考核体系,围绕整体发展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发展和核心功能定位,因企制宜设置考核指标,实行利润指标分档申报制,突出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风险防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有效引导各单位有效提升经营发展质效、实现自我超越。三是强化协同共享机制,构建“大营销”“大研发”“大制造”三大管理体系高效联动,人财物全要素集约共享的“敏捷前台、高效中台、坚强后台”协同共享机制。敏捷前台依托大营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敏捷服务;高效中台依托大研发、大制造,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及运营服务;坚强后台强化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人财物资源集约共享。四是优化“前店后厂”业务协同模式,将子企业划分为属地公司(“前店”)和专业公司(“后厂”),“前店”侧重市场开拓、项目交付和客户服务,打造区域服务的桥头堡、主阵地,“后厂”侧重提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打造技术产品的加工厂、武器库,“前店后厂”高效协同,客户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国网集团差异化管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4)

11月27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思极位置完成了雄安新区电网所有生产业务终端设备北斗主板的升级改造工作。

强化经营机制改革,

点燃基层企业发展“助推器”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国网信通抓住市场化“牛鼻子”,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力建设“科改示范企业”,大力推广“揭榜挂帅”新型科研组织机制,稳妥推进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积极探索项目虚拟合伙人激励模式。首先,构建职业经理人“四化”管理体系,明确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具体要求、实施流程及执行程序,严格执行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目前共有251名职业经理人,其中三级岗位65名,四级岗位186名。四级岗位职业经理人履职考核优秀,被提拔为三级副职级领导人员;三级岗位职业经理人因考核不通过,解聘职业经理人职务。其次,全力支撑纳入“科改示范行动”的子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项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有益探索,在核心科技人才激励、员工持股、关键技术攻关等领域取得突破。再次,推进科研团队柔性用工,选取18个科研项目公开发榜选帅,给予项目负责人在技术路线、经费使用、团队组建、考核分配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打破传统组织机构界限,有力支撑跨专业、跨单位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此外,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计划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国网信通A股普通股。激励对象总数不超过168人,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不超过835万股。同时,针对新兴业务核心科研技术骨干员工探索激励措施,以认缴年度绩效工资的方式虚拟出资,按照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承担亏损,实现项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针对6个项目兑现进度奖励近25万元。

强化监督联动检查,

夯实基层企业安全“防护盾”

国网信通建立大监督协同联动机制,构建纪检、巡察、审计、法律、风控为一体的大监督体系,形成覆盖日常监督、重点监督、法律监督、政治监督、督查问责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同时,构建风险控制运转体系,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控运转体系,构建由一级风险14个、二级风险70个、三级风险179个组成的风险指标库。强化风险联防联控,构建4类股权投资遴选模型,完善投资后评价机制,强化投资全过程管控。建立两级安全防护机制,强化采购合同履约过程管控,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国网信通创新数字化风控与审计,基于自主研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系统”,嵌入项目回款等14项监控指标,设计项目进度滞后等21项风险预警规则,累计预警项目风险7万余次,防止风险由“点”扩“面”,避免发生系统性重大经营风险。研发14个项目管理审计业务模型,固化业务规则,强化经营项目违规行为监控,用数据为监督增效。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