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

《易经》上对人类早年缔造符号,有八个字的表述,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近在身体上找符号,远在物象上找字号,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来源。

这八个字的总结很精炼,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有一些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曲折、抽象和复杂,还夹杂着所谓高级的“哲学”“道德”因素在内,把汉字本义解释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我们用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判别一下,立刻就会产生极大的怀疑。奥卡姆剃刀原理也称“简单有效原理”,简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朴,所谓思无邪,缔造符号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简单、直接而明白,正是符合这个特点。

(关于“奥卡姆剃刀”,请见文末链接)


(78)全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2)

(褚遂良 书)


字形演变: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全”字未见于甲骨文,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从最早的字形来看,有两种写法,一是从入从壬,一是从入从壬从卯。

不管哪种写法,都有“”为构件。“入”和“内”是同义词,二字可以互训。《说文》:“入,内也”、“内,入也。” 在这里是纳入府库的意思。

  • 接下来我们先解释从入从壬的“仝(全)”:

构件“”是穿通的意思,在此应指玉器被成功钻孔并穿通,可以制作为礼器,并纳入府库存放,以待祭祀等典礼使用。

甲骨文“壬”,上下两横表示两极,中间一竖表示贯通两极;西周晚期金文在一竖中间加一个圆形指事符,强调穿通的意思;之后也有将圆形指事符变为一横的,使其看起来像“王(玉)”: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4)

要知道,古时候要在一件玉器上钻孔绝非易事,一是由于玉质十分坚硬,二是由于工具落后,三是担心稍有不慎,玉器便会产生裂纹或破裂,以致报废。因此,成功钻孔的标准就是穿通后仍能保持玉器的完整,这样才可以纳入府库。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5)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6)

(清)李澄渊所绘《玉作图》

(清)李澄渊所绘《玉作图》。打钻就是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

在睡虎地秦简、东汉小篆和隶书中都可以看见从入从壬的“全”字: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7)

  • 再解释从入从壬从卯的“全”。构件“卯”如一整块东西被左右分开,即“剖开”之意;构件“壬”字形与“玉”极其相似,在这里作穿通之意的“壬”解;构件“入”即“纳入”。三根会意,表示一件玉器被成功剖开,并被成功钻孔,这些作业后仍保持完整,可以被纳入府库: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8)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9)

(清)李澄渊所绘《玉作图》

(清)李澄渊所绘《玉作图》。扎碢,即是应用碢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初具雏形。

大篆“全”省去了表示剖开的“卯”,从入从壬。之后小篆承续了大篆字形: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0)

隶书时,将上部“入”讹写为“人”: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1)

隶书“全”

楷书则进一步讹写为从人从玉(王),至此,原本的构型已难以分辨: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2)

楷书“全”

由上分析可知,“”的本义:玉器被成功钻孔后保持完整,可以纳入府库保存。由此引申出“完整不缺”“整个”“齐全”“完备”等意思。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3)

玉琮


衍生含义: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4)


延伸了解:

天子用全

玉在中国古代被当做社会等级、权力和财富的标志,在各种典礼仪式中,对玉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周礼·考工记·玉人》记载:“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不同社会等级的人,使用的玉的等级不一样,天子得用色泽纯正且形制完整的玉;上等公卿,就得低一级,用“龙”,“龙”古代通“尨máng”,杂色之意,上公不能“全”,必须用有杂色的玉……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5)


其他汉字解释:

胜 、 利 、 取 、 名 、 战 、 智 、 勇 、 益 、 阳 、 武 、 圣 、 念 、 家 、 国 、 功 ......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主要内容(越原始越深刻)(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