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1)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2)

消费日报网讯(见习记者邓艺童)6月28日上午,南昌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南昌地铁2号线(后通段)定于6月30日开通试运营。

据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先逵介绍,2号线是南昌轨道交通整体线网的骨干线路,起点南路站、终点辛家庵站,全长31.51公里,共设28座车站,在地铁大厦站、八一广场站与1号线换乘。在2号线后通段开通后,将实现1、2号线之间双站换乘,地铁与高铁、国铁有效对接,南昌从此迈入“地铁换乘新时代”;南昌地铁运营里程将从现在的48.4公里增长到60.3公里,运营里程排位由现在的国内第25位上升到第20位。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3)

记者了解到,6月30日上午10:18,地铁2号线后通段即将开门迎客,开通后即与1号线同步,运营时间为6:00—22:00,全天运营16小时,行车间隔约8分钟,跑完全程约59分钟,将覆盖大部分高铁及火车班次,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4)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5)

首末班车时刻表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6)

南昌地铁2号线(后通段)

票价方面,南昌地铁2号线全线继续采用现行计价方式和标准,2元起价,全程最高6元封顶。现有的单程票、一卡通、扫码过闸等6种支付方式可同步应用。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7)

语音购票系统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8)

会上,南昌市交通局副调研员李东昇表示,考虑到2号线开通运营,沿线相关区域公交换乘客流接驳服务需要,2号线沿线的108条公交线路中优化调整了40条,沿线设置“B R”停车场83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81处。

在6月30日开通当天拟调整公交线路6条,调整2条线路开收班时间,主要解决湾里片区、洪都区域,罗家区域等与地铁接驳。具体如下:

1、公交217路调整走丰和中大道与轨道二号线路“雅苑路”站对接。

2、221路恢复春晖路通行,对接地铁“红谷中大道”站。

3、 828路调整走上海南路对接“辛家庵站”。

3、16路恢复走洪都大道,对接“顺外路站”。

4、 2路调整走洪都北大道。

5、配合地铁3号线施工,缓解青山路口交通拥堵,临时停运高铁巴士2线。

6、803路开班时间由7:00改为6:30

7、206路收班时间由22:00改为22:30。

后期将结合实际客流情况,逐步调整部分相关线路,方便乘客接驳换乘。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9)

南昌地铁2号线(后通段)青山路口站点

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时间最新(就在6月30日上午10:18)(10)

南昌是全国第25个开工建设、第24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南昌地铁1号线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到2015年12月开通,工期为4年零8个月;2号线采取“同步报批、分期建设、分段开通”的做法,首通段于2013年11月全面开工,已于2017年8月18日开通试运营,工期为3年零10个月;后通段于2015年1月全面开工,至今年6月开通,工期为4年零6个月。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一条地铁线路竣工的参考工期为4-5年。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南昌地铁1号线和“分期建设、分段开通”的2号线均在参考工期内竣工并开通。

目前,南昌地铁在建的线路还有3号线和4号线。其中,3号线全长28.5公里,设站22座,截至目前已有16座车站完成封顶,盾构区间施工累计掘进34公里,占总长度的61%,力争今年年底全线洞通,完成形象进度70%。4号线工程全长40公里,共计4个高架站和22个地下站,目前3个地下车站已封顶,9个地下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8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掘进8公里,高架3.6公里,完成形象进度35%。

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南昌地铁始终从各方面优化服务举措。缓解交通方面,为了减少施工围挡、让路于民,南昌地铁在2号线后通段开通之际,将全面拆除路面围挡,恢复正常路面交通,缓解道路通行压力。购票乘车方面,2号线后通段开通即同步上线手机移动支付、银联闪付、微信支付等6种购票乘车方式,让市民出行更加智慧便捷。安全保障方面,为保障市民安全乘车环境,南昌地铁已全面统筹站务、安检、执法、地铁公安等力量,强化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效提高站内各类应急处置能力。运营服务方面,南昌地铁注重提升立体化运营服务,通过96999客服热线24小时处理乘客疑惑、建立健全“小鲜鹭”志愿团队、完善车站便民服务点等多元化服务方式,为市民带来更加美好的地铁生活。


编辑|艳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