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

群星璀璨——记沈阳评剧院八大主演(附当事人口述录音)

1959年11月11日,沈阳评剧院建院,日后成为国家少有的“重点剧院”,名家辈出,对评剧乃至整个戏曲界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1)

1959年11月16日和22日,庆祝建院的首场演出和大轴演出,均演了传统评剧《三节烈》,此戏当时几乎囊括了沈阳评剧院的所有名角,“三三”一组,各大名家轮流演出剧中主要角色,八位主要女演员分三组演出剧中人物角色,她们分别是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鑫艳玲、张金秋、筱凌妹、虹丽霞、赵凤霞。特殊说明,开场的赵素琴是由当时的名家张莲君扮演,母亲由筱俊亭扮演,戏份不多。她们共同演绎了经典的“三三《三节烈》”,留下了“沈阳评剧院八大主演”的历史瞬间。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2)

韩少云(1931——2003),原名王守贞,评剧韩派创始人。她自幼学戏,京评梆兼学兼演。受教于刘子熙、金开芳等。

她主演的《小姑贤》于1953年在“东影”拍成电影,它是我国建国后第十部戏曲片、第一部评剧艺术片、《人面桃花》先后录制成电影片、电视片,在全国播放。10多出剧目的唱段、选场或全剧录成唱片和盒带,部分唱段收入沈阳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的教材中,部分唱段选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韩少云专辑》。她的名字和照片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其它典籍中。历任沈阳评剧院一团副团长、艺术顾问。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先后出席了全国第二次青代会、第九次团代会、第四届青联委员会、第五次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和第四次剧代会。曾任沈阳市政府委员、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妇联执委,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七届人大代表、省剧协副主席、市剧协副主席。。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3)

花淑兰(1929——2005),原名葛淑兰,评剧花派创始人。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山林西一个梨园世家。幼年随母学戏。后拜师习评剧青衣、花旦。曾在天津、北平、张家口、锦州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锦州评剧团演员,辽宁评剧二团演员、副团长,沈阳评剧院二团副团长、院艺委会副主任、艺术顾问,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演剧目有《茶瓶计》、《牧羊圈》、《三节烈》、《女经理》(与人合编并主演)等。

花淑兰于一九五七年出席了全国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一九六O、一九七九年两次出席全国文代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九八五年出席全国剧代会,并当选为全国剧协理事。曾任辽宁省1~7届人大代表,辽宁省青年联合会付主席,辽宁省文联委员,沈阳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沈阳市妇联委员,辽宁省剧协付主席,沈阳市剧协付主席。现为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校长,沈阳市戏剧家协会顾问,盘锦市戏剧家协会顾问,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慈善总会理事,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员。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4)

筱俊亭(1921——2013),原名张忠善,又名张俊亭,评剧筱派创始人。十多岁即在德州、济南、唐山等地走红。起初,筱俊亭主攻青衣并且很受欢迎,后来由于自身嗓音的变化,她感觉往老旦方向转化更有驰骋的余地,所以,她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开拓和创新,终于形成享誉海内外的评剧老旦“筱派”唱腔。

筱俊亭的艺术成就突出体现在她的行腔上。她根据自己嗓音较低但浑厚优美的特点,学习各家运用低腔之长,并吸收了单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渐形成了她低回婉转、节奏灵活、俏丽多姿、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

她在对评剧老旦腔的革新方面成绩卓著。其中她与琴师合作创造的[哭调]、[反调尖板]、[反调回龙]、[反调二六]、[慢中板]、[快流水]等新的板式,不但丰富了评剧的板式种类,还极大地拓宽了评剧声腔的表现力。

同时,她还在评剧旦角唱腔基础上,改变润腔方法,使她的老旦唱腔显得庄重深沉、开阔大方。

筱俊亭演出过200多个剧目,塑造的《井台会》中的李三娘、《打金枝》中的皇后、《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对花枪》中的姜桂芝、《杨八姐游春》中的余太君、《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洪湖赤卫队》中的韩母、《这样的女人》(小院风波)中的田大娘等均十分精彩,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唱段广为传唱,在评剧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5)

鑫艳玲(1926——1988)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鑫派创始人、与小白玉霜、鲜灵霞当年齐名为中国评剧最好的“三大青衣”,与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并称为“东北评剧四大名旦”,她的《新打狗劝夫》曾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一等奖。<鑫艳玲评剧表演艺术>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自幼工青衣、花旦、闺门旦。身段、眼神、水袖、肩、腿功夫很好,“背后都有戏”。由于切身的遭遇,以演悲戏见长,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被压迫中国妇女形象。她的发音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真、假嗓结合;以腭音为主,鼻音为辅,腭、鼻音结合;她的腹腔、胸腔、腭腔、口腔、鼻腔等同时运气,全身共鸣,使嗓音妩媚婉转、纯正清新、柔润甘甜、挺拔明亮。音程空间大,行腔舒展自如,高低跳跃起伏,上下滑动自然。

她自幼工青衣、花旦、闺门旦。身段、眼神、水袖、肩、腿功夫很好,“背后都有戏”。由于切身的遭遇,以演悲戏见长,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被压迫中国妇女形象。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6)

张金秋,1936年生,天津市人。中国评剧艺术发展促进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曾任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鞍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还曾当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鞍山市政协常委。张金秋9岁于天津学戏,师承评剧前辈杜洪宽、董瑞海等青衣花旦,后拜新凤霞为师。1953年在沈阳市评剧团担当主演。1959年辽宁省、沈阳市评剧团合并。1984年应聘到鞍山评剧团任副团长、主演、艺术顾问。张金秋从艺40年,演出百余出戏,塑造了众多的古代和现代妇女形象。1953年演出《刘巧儿》获东北行政委员会戏剧、音乐、舞蹈观摩大会表演奖。1957年演出《窦娥冤》获辽宁省好戏汇演一等奖。《双娇公主》、《孝庄皇后》分别获鞍山市第一、二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演出的《窦娥冤》、《三里湾》、《唐伯虎与秋香》、《光绪与珍妃》、《柜中缘》、《家》均被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唱盘。《孟姜女》盒式录音带获全国戏曲广播金龙奖。主要生平与艺术成就已被收入《评剧明星》、《评剧小戏考》等书籍中。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7)

筱凌妹,1936年生,辽宁抚顺人,原名宋玉珍。从小家境贫寒,13岁从艺,拜二嫂筱凌云为师,因此得名。曾为抚顺市评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抚顺市戏剧家分会副理事长,沈阳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抚顺市人大代表及常委会委员。

筱凌妹1956年转入沈阳评剧院工作后,参与演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和现代、近代剧目。其中与筱俊亭共同主演的《打金枝》,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由河北音像公司制成盒式带出版发行,广为流传,享誉省内外。筱凌妹在舞台上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评剧《打金枝》的金枝、评剧《杨三姐告状》的杨三姐、评剧《人面桃花》的姑娘、评剧《桃花庵》的陈妙庵、评剧《水母仙子》的水母、评剧《祥林嫂》的祥林嫂、评剧《白蛇传》的白素贞、评剧《杨八姐游春》的杨八姐等几十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8)

虹丽霞(1934-2011 ),原名单淑珍,北京人,出生梨园世家。七岁随父单宝峰在华北剧社入白玉霜班学戏,后从师碧月珠,曾先后在小白玉霜班。石家庄总工会文工团、唐山市评剧团、鞍山市评剧团工作。1959年正式加入沈阳评剧院工作。其戏路宽广,能导能演。主演代表剧目有《光绪与珍妃》、《喜荣归》、《打狗劝夫》、《赵一曼》、《保龙山》等,在广大观众中有深刻印象。同时,她所导演的剧目多次获奖。

沈阳评剧院有哪些名人演出(开馆篇群星璀璨)(9)

赵凤霞(1924——1987),生于河北省献县赵村的梨园世家。其父赵铜贵是京剧,评剧,梆子三下锅的老艺人。赵凤霞自幼学习京剧曾于京剧名角白玉昆在安东同台献艺后,又同白云峰合作改为评剧靑衣花旦。成名于天津。她扮相秀美,嗓音甜润,人称赵家二小姐。她代表剧目:巜貂婵》、巜独占花魁》、巜珍珠衫》,巜三节烈》、巜戏牡丹》、巜田螺姑娘》、巜茶瓶计》、巜谢瑶环》、主演现代戏巜红云》。1955年曾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团赴朝鲜演出。

如今,当年的沈阳评剧院八大主演、八位评剧前辈艺术家已经有六位离开了人世,建在的张金秋、筱凌妹两位老师也是耄耋之年,可是她们为评剧艺术所创造的辉煌将永远定格,让后人铭记。遥望那个时代,群星璀璨,风采各异,光芒照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