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来历(二百五的来历说法有很多)

当我们想说一个人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出洋相冒傻气的时候,习惯管他叫250。那么在本山大叔的小品当中250,又被简化成了二火遍大江南北,但关于这个历史俗语的由来鲜为人知今天告诉大家250这个来历。

历史上说法很多,其一250出自春秋时期左传里头讲的一个故事。说是在春秋时晋献公老了宠爱侍妾骊姬儿,骊姬心如毒蟹,勾结献公所崇敬的梁五和东关嬖五,这两个大臣想谋害太子申及献公的其他儿子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夺取君位!这也使得当时的重耳被迫逃往秦国。后来正义终得伸张,诸位大臣奋起反抗,诛杀了骊姬以及梁五关东嬖五二人从此对于机关算尽。还是丢了性命的梁五关东毗五二人,晋国人嘲弄地把他们称作二五耦,耦是指古时双人共同执锶耕地,执锶就是一种类似于铲子的工具吧,这里指他们狼狈为奸的意思。他们二人虽齐心协力,像耕地一样为骊姬卖力,却终不得人心身败名裂。现在人讽刺人的250,据说呢,就是从这个二五耦的历史当中演变而来的。

二百五来历(二百五的来历说法有很多)(1)

陕西至今呢还流传到250的另一个故事。这个时间跨度就来到了战国时期,说当时身挂六国相印的大纵横家苏秦悲剧了,刚风光些日子呢,竟然被人暗杀了。齐王非常恼怒,发誓要给苏秦报仇,可搜遍全国就是抓不住凶手。如何才能为苏爱卿报仇雪恨呢?不知如何是好啊,够狠地来了,他下令先让人将苏秦的首级割下直接悬于门上,并张贴告示,大骂苏秦是个内奸谋刺者,乃为齐国出了大害,当上黄金千两。别说告示一出,立马就有4条汉子站出来个各自声称是我杀了奸佞苏秦,也都各自编了一套理由来领赏。齐王说真勇士也,可千两黄金,你们如何分呢?这4个人说得简单,我们算过了平均4份,不就是一人250吗?齐王拍案大怒,把这4个250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便有了俗语250。

二百五来历(二百五的来历说法有很多)(2)

直接从战国穿越到唐朝,二百五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说在当时的长安市长叫做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一定得有庞大的仪仗队伍以示官威。在最前面的必有一员开路的小吏,还有个专门的官名叫做呵道伍佰,呵就是大声喊的那个呵,道就是道路的道。他手中的拿着一根长竿,狗仗人势暴力驱赶人群,京兆尹大人来了快滚快滚。后来呵道伍佰一人增为两人,但眼睛血亮的长安群众没有两个伍佰称他们,而是戏谑地称他们共为伍佰。一平均,于是每人的都被称作250,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他们又被称为二杆子。今天的250和二杆子都差不多的意思,表示莽撞无理粗鲁。

也有人说二百五其实和推牌九有关,啥叫牌九呢?是一种赌具,牌九是由骰子演变而来的,但牌九的构成远比骰子复杂,其中有两张牌,一张呢换做二板4个点,一张换做幺五6个点,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10个点,在赌博玩推牌九的时候呢,这副牌又被称作毙十,因为他在牌九里边是最小的点,谁都比较大,他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幺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着的人,二板五时间久了人们就把二板五叫成了250。

二百五来历(二百五的来历说法有很多)(3)

除了以上这些呢,我还找到了最后一个解释,说250这一贬义的俗语的起源其实和古钱有关。说是在宋元时期市井百姓一般说某人装疯卖傻就叫他半吊子,为什么叫半吊子呢?原来古时候的钱不是孔方嘛,就是中间有孔常用绳子穿起来,方便携带技术,1000个铜钱为一串,俗称一吊也叫一成,不满一千者为不构成,满五百个为半吊也成半成,用半吊子或半成来形容那些智力发育不全或者一知半解却又装懂的人十分贴切,后来大家伙就觉得500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还不如半票子连半成都够不上,人们便索性把不构成的人有半吊子又戏称为二百五,据说这个说法可能才是民间二百五真正的历史起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