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

长寿梦,同窗情

——忆母校

文/桃源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1)

渭河之滨,长寿山下,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她,就是闻名遐迩的我们的母校——宝鸡市长寿中学。

一九六五年,我在扶风县豆会中学初中毕业。全校六五届二百多名毕业生中,我和赵应科、梁志中、刘新科等四人,被陕西省十大重点中学之一的宝鸡市长寿中学录取。

这年九月,一个春华秋实、果实累累的金秋,我们在扶风县降帐火车站,乘西去列车前往宝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中午十一时左右,列车到达宝鸡火车站。下了车,出了站,我们肩扛手提铺盖行李,步行前往长寿中学。平生第一次从农村到大城市,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有趣。大街上,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红男绿女,熙熙攘攘,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经过中山大街,越过宝鸡西关,迈过玉涧桥,就到了长寿山下的长寿中学。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2)

长寿中学,是关中西府名校,位于渭河北岸。陇海铁路在校门前穿城而过,正南是巍峨高耸的秦岭山脉。西面有福临堡遗址,系古人类新石器时期遗存。东面陵塬顶上,有大唐秦王陵遗址。环绕学校的还有富含历史积淀的文化村落~玉涧堡、太平堡、高升堡……学校环境优美,校园秀丽幽静。一进校门,迎面就见宏伟的大礼堂,庄重典雅。礼堂两端,是花木夹道的林荫路。整个校园,果树成林,花坛遍地。在林荫花草中,散落着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学校后院,是宽阔的操场。其后,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直达长寿山顶。半山腰,有一组宏伟的古建筑,那就是著名的长寿古庙,系金元时期的古寺~牛头观,是古今道教圣地。我们常沿着陡峭的四十九级古观台阶,抓着阶旁碗口粗的铁链,拾级而上,登上观顶,举目四顾。长寿山麓、宝鸡市区美景尽收眼底,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3)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西府地区十二个县区的学子精英。我被编入高六八四班。全班46人,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我们的教室是一座优雅的青砖碧瓦的平房。房前屋后遍置花坛、茂林修竹,五彩缤纷、姹紫嫣红。教室北侧,就是学生饭厅。我们的老师,都是当时宝鸡地区教育界的名流,也是长寿中学前身宝鸡大学撤校后全部留下来的教坛精英。基本上是清华、北大、复旦、南开……诸高等学府毕业的高才生。校长李世杰老(后任宝鸡市文教局局长),教导主任赵怀智老(后任宝鸡市金台区文教局局长),班主任李永盘(后任宝鸡中学教导主任)。

我们同学全部在校食宿。校大礼堂东西两侧,各一栋二层楼房。东一层为校办公楼,二层为女生楼;西一层为教工楼,二层为男生楼。我们住西楼二层,楼北是一片果林。春季果花盛开,金秋硕果累累。果林飘香,花果秀美。宿舍窗外,万紫千红。清风徐来,阵阵花香,彩蝶起舞,小鸟鸣唱。令人闻香陶醉,触景生情。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4)

当年,国家每月发给我18元助学金,32斤粮票。这样,伙食费、零用就足够了。当时每月伙食费为12元,一日三张餐券。饮食花样翻新,美味可口。家里还不时捎些炒面干粮之类。一日三餐,丰衣足食。

由于我品学兼优,入学不久,就被团组织接收为我班唯一的共青团员,因为不久,文革开始,共青团就停止了活动。

后来,我和同班倩花邓海美同学还被选拔为校广播室播音员。校广播室每日定时对全校广播,成为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5)

那时,学校文艺文化活动非常活跃,不时在校大礼堂举行文艺汇演。有一次,我高六八四班女生演出歌舞《椰林战鼓》 ,我任鼓手。战鼓激荡,舞姿妙曼,演出圆满成功,还获得了汇演优秀节目奖。

记得那年夏季,宝鸡市郊渭河泛滥,洪水四溢,淹没了周围农田。灾后,宝鸡各届人民群众全民动员,整修渭河大堤。我们长寿中学全体师生也参加了筑堤劳动。渭河两岸,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紧张施工。我们肩挑手提,抬土背沙,重修渭河大堤。全市人民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劳动,流血流汗,终于修筑起了高大坚固的渭河大堤。大堤至今仍巍然矗立于渭河两岸,守卫着宝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陪伴着宝鸡市民安宁幸福的生活。

文革中的1966年8月17日,宝鸡中学学生去中山大街的宝鸡市委大院造反。我校师生全校出动,跑步前去保卫市委。平息造反事件后,我校被命名为:宝鸡市红卫中学。后来学校造反派又改校名为:宝鸡市反修战校。从此,一校两名,校大门两边,各挂一校牌。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6)

我曾任红卫中学文革会副主任。于一九六七年七月,受学校委派,率领我校高初中十多名学生代表,赴首都北京,准备接受毛主席九.一八接见。

我们一路经西安、河南郑州、后到湖北武汉、湖南长沙、韶山冲。计划南下广州,再到上海,最后北上首都。结果,到福州时,上级通知取消这次接见。我们只好分散活动,各人自由行动了。

归途中,路过河南省许昌市,我顺道去了外爷家河南省尉氏县。拜见了河南几家亲友,在尉氏住了几日,亲眼看到了河南黄泛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为阻挡日军进攻,扒开黄河花园口河堤,河水泛滥成灾,黄沙泥土淹盖了中原大地的沃土良田。著名的中原小麦产区只能种植花生、红薯、大豆……少量的农作物了。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7)

尉氏小住,我就乘火车回母校了。这时,全国已停止串连,开始复课了。

我班大文豪李兴旺夜读《少年毛泽东》,突发奇想,要学少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露宿桔子洲、爱晚厅。一个星期天,他倡议我们结伴在秦岭山上露营。我们五位同学仅带了床单,作为夜宿秦岭的帐篷,从宝鸡任家湾火车站扒上货车,一路南下。可谁知货车在秦岭站未停,一直到了四川广元站。我们一商量,干脆去趟成都。第二天到了四川成都市,出了火车站,但见暴雨倾盆,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冒雨游览了成都市。饿了就去饭店吃点残汤剩饭,晚上就睡在车站候车室长条椅上过夜。第四天,成都开始了派性武斗,不时有枪声传来。我们只得又扒货车,灰头土脸地回到学校,受到学校严厉的批评教育。

在长寿中学,我们追梦,盼圆高校梦;我们拼搏,为前途,为理想,为未来……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友谊,她平等、纯洁、芬芳,山高水远,地久天长。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8)

三载岁月,春花秋实,桃李芬芳。一九六八年三月,我们这批“老三届”学子,在母校长寿中学高中毕业了。同学们响应祖国号召,告别母校,上山下乡,返乡回村。

我们的母校长寿中学创办于1957年,为西府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先后为:宝鸡高级中学、宝鸡市第二中学、宝鸡大学附属中学。1975年省政府在其校址创办宝鸡文理学院前身的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宝鸡分校。后又为宝鸡师范学院、宝鸡教育学院。2012年其校址成为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舍的一部分。

在离校后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我们同学在北国江南,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农村、工厂、军营、学校、机关、医院……在祖国的各种岗位,挥洒我们的血汗,发挥我们的才智,奉献我们的青春。为祖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作出了历史的贡献。我们这一代莘莘学子,没有虚度年华,我们心安理得,我们无怨无悔,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9)

2018年5月,我们长寿中学高684班四十余名学子,从北京、上海、天津、西安……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宝鸡,举行了离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同学们分别半个多世纪,已从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变成了饱经风霜的华发老人。大家相拥而泣,感慨万端,岁月如刀,光阴似箭,给每个人脸上、心灵上留下了多少时代的印记和难忘的记忆。聚会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几十名同学撰写了二百余篇诗文。我们编辑印制成书《长寿梦》诗文集,献给亲爱的母校~长寿中学。我们人手一册,永久珍藏,成为每人珍贵的人生纪念品。我情不自禁,赋诗留念:

感恩母校西府行,

玉涧桥畔喜相逢。

四十六只恋家燕,

欢聚共忆长寿梦!

渭水东去流不尽,

顶上华发添数根。

举盏对空邀明月,

杯杯盛满同窗情!

悠悠长寿梦,款款同窗情。我爱母校,我念同学,长寿中学永远在我梦中,长中学友永远在我心中!

庚子仲夏于西安梨园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10)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11)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12)

古稀岁月忆同窗(长寿梦同窗情)(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