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

[作揖]点击【汇镜知行】关注分享 有你陪伴 我们更好一些[心]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1)

“我的感觉蔡磊一点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作家,典型就是个江湖人。怀揣梦想,熟悉一个个鲜活而脆弱的生命,敢为苍生说人话的情怀......至今,他依然保有着不为码字求生、卖字求荣的真性情。”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2)

一统斋主

【注脚】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3)

把灯点亮

-寇镇元-

与蔡磊的交往,不仅仅是曾经在一个屋檐下混饭,低头不见抬头见。

有一段时间甚至因为曾在一个办公室一年有余,后来更是为同一本杂志——由《驼铃》改刊而来的《娱乐世界》——胼手胝足搭档的缘故合作达四五年之久,于是相互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认识。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应该是那年出差去四川,我们到了成都、重庆,也去了都江堰、青城山。

那时蔡磊已经是知名作家了,但在单位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出门在外,也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瞎聊。

我的感觉一点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作家,典型就是个江湖人。

在成都街头,我们像两个流浪汉,喝酒抽烟吃路边摊,一边欣赏蓉城的暧昧夜色,一边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

夜阑人静的时候,灯光也似乎暗淡了下来,而我们醉意迷离。

所有的一切,如今回想,真有点像雨像雾又像风,当时吃了些啥,又说了些啥,已经全无印象,只是忘不了当时那种通体舒泰舒适惬意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4)

蔡磊祖籍湖南,生于青海,成长于陕西关中和兰州。

不同地域的文化浸润,是蔡磊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的底蕴所在。

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热潮中,蔡磊与全国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怀揣梦想,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真实和艰难。这段生活经历可以说是他小说创作最丰富和最鲜活的生活源泉。

大学毕业后在甘南草原任教的日子里,是蔡磊走向文学之路的真正起点,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所有关于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悉心体味。

他熟悉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现状,熟悉一个个鲜活而卑微的生命,这使得作者对农村题材的作品驾轻就熟左右逢源颇见功力。

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他的评论文章,不为别的,只因有感于那种敢为苍生说人话的情怀,也算是立此存照的意思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到如今年过花甲,依然笔耕不辍,一份并不完整的文学档案表明,蔡磊他的确是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我爱,所以我写。

小说处女作《心扉》获“飞天”奖和甘肃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篇小说《当代英雄和黑色幽默》获首届甘肃省文学期刊联合奖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远方辉煌》、中篇报告文学《绿色梦寻》分获一、二届“敦煌”青年文学奖;长篇历史小说《汉风烈》获第五届“黄河”文学二等奖;话剧小品《塬上的家》获第四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一等奖;编剧兼导演的话剧小品在甘肃省第二届“梅馨杯”小品艺术节获二等奖。

2014年,电影《云中的郎木寺》获第六届欧州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奖;2018年,电影文学剧本《折花腰刀》获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耳东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征集创意剧本奖。

蔡磊更关注历史题材的创作,如《隋亡唐兴七十年》、《汉风烈》、《大唐月》、《大明日落》等系列历史题材作品相继问世。

“历史是幻象的。”(博尔赫斯)但这种幻想必须建立在对史料的大量阅读和理解上才能对历史作出判断,所有想象的余地都是以浩如烟海的翔实史料为依据。

在蔡磊烟雾缭绕的办公室,经常看到他翻阅诸如《汉书》、《明史》、《清史稿》以及各类地方方志类书籍,同时在认真摘抄作笔记。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5)

出自他笔下的以《隋亡唐兴七十年》,就是一本讲述隋唐的两代帝王父子的通俗类历史著作。

作者在隋亡唐兴的大背景中,将隋文帝、隋炀帝与唐高祖、唐太宗这两对父子,尤其是唐太宗与隋炀帝这对历史上好坏皇帝的典型,作一番对比阅读,蔡磊自己说他这是在关公战秦琼,但就是这种别开生面别处心裁的写法,让读者明白了许多——

勤政而多疑的隋文帝杨坚为何改立次子杨广为储君?

唐高祖李渊在建国过程中的作用为何受到遮蔽?

从心怀鸿鹄之志的大业天子,变成受后世唾骂的隋炀帝,是怎样的心结令杨广沉沦下去?

挣得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又给唐太宗李世民心里留下了怎样的死结?

隋炀帝的臭名背后,他的丰功伟绩如何为人忽视?

被奉为好皇帝样板的李世民,怎样利用对历史书写权的控制,来达到流芳百世的目的……

桩桩件件,条分缕析,厘清了诸多似乎已成铁案的定论,使一般读者得以透过云遮雾障的历史叙述,一窥历史人物的本尊真身。

此书既有对历史事实的拨乱反正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又有对历史独具一格的反思,在探求历史真相的同时,启迪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出版已经十余年了,至今还在网络上以有声读物的形式流布,可见其影响。

关心历史其实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2020年7月,蔡磊又推出了新作,四十余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大河之城》。

在《大河之城》的新书发布会,在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解读的同时,也有幸在现场聆听到著名播音员深情并茂的选段诵读,感觉蔡磊尽管已经白发苍然,但他的心不会老,血是红的也还是热的。

依然保有着不为码字求生、卖字求荣的真性情。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6)

《大河之城》立足兰州,但又不仅限于兰州,反映的是清同治年间,时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接诏命改任陕甘总督之后,审时度势,殚精竭虑,最终收复新疆,并力促新疆建省的为筚路蓝缕的一段人生历程。

同时,身为总督,出自农家的左宗棠始终不忘关注民生,从修枪造炮到种树植柳,从陕甘分闱到兴建书院,从劝农桑麻到军屯民垦,终于使疮痍遍地的陕甘新疆一带休养生息,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内忧外患国弱民贫,作品还平行描写了兰州府地面康寨湾村的高明信、高明仁兄弟等人乱世存活的人生经历,展开了如今已是兰州地方名片之一食用百合的前世今生。

有实有虚虚实结合,高屋建瓴金戈铁马的国家意志与衣食住行恩怨情仇的人间烟火交融一处,形象地揭示了西部悠久的历史及其在整个因家政治、文化乃至地理版图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任何历史同时也就是当代史,江湖也从未风平浪静。

蔡磊怀揣心灯,这盏心灯是他对文学的挚爱和深厚的文化积累。

从最初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到历史纪实类小说,蔡磊的文学江湖才华横溢风情万种。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对社会底层生活状态的现实观照,也有在宏大历史背景下抽丝剥茧的分析梳理和直抵内心的深度思考。

他笔下的文字,点亮历史,观照现实,启迪人生。

历史,其实也属于一种的幻象。”(博尔赫斯)

换言之,历史永无真相,而现实何尝不是一种幻象。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蔡磊始终坚守独立思考的批判态度,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对他曾经的狂放野性与至今依然未见收敛的桀骜不驯,我更多的解读为是他内心的愤怒孤独和苍凉。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7)

十年一觉扬州梦。

多少年转眼间过去了。

夏日的午后,在这座大河之称的黄河岸边与蔡磊相聚喝茶,看大河东去,杨花落下,蔡磊满头飞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点亮心灯,相信依然有无数深情的文字等待蔡磊将他们一一唤醒。这是对蔡磊的期待,也是对他衷心的祝福。

镜中月水中花梦中人:镜中月水中花心灯常亮无歧路(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