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建安十七年(212年)春,曹操开始如萧何故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月,董昭(当年是他建议并作内应让曹操把汉献帝从洛阳移都至许昌的)提议曹操进爵魏公,加九赐。这些待遇都是“超级大臣”才可以享受的,或者说一旦享受了这些待遇,说明他已经是“超级大臣”,不受皇帝的控制了。如果说最早萧何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是皇家对老臣的一种优渥,那么到了后汉末年以及三国时代,有董卓、曹操、司马父子做榜样,凡是“剑履上殿”带着管制刀具见皇帝的都不是善茬,在公众心目中都是准备推翻旧世界开辟新世界的枭雄。

董昭把这个议题抛出,就秘密找荀彧咨询,听取荀彧的意见。

像董昭这样的热衷分子,好不容易想出一个讨好老板的建议来,按情理是不想让别人分享功劳的,所以董昭找荀彧估计是按曹操的意思办的。董昭的建议一递上去,曹操一看,不动声色,也不会表态,而是慢条斯理地对董昭说:“这种事嘛,涉及名份礼仪,你应该请教一下文若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看看他的怎么说。噢,你去的时候,不要说是我让你去的,以免他有什么别的顾虑。你就说是自己有这么一个想法,想在给报告给我以前,听听他的意见。”

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1)

董昭

董昭心里略有点酸,不过他也明白,荀彧的意见为曹操最重视,于是跑来征询荀彧。

荀彧的意见(正史上都是用“荀彧以为”而不是“荀彧曰”)是:“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也许不知道曹操已经知道这事,还真以为董昭尚在密谋过程中,方案还没出来,所以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下尚在纷乱之中,不要给曹操添加政治上的麻烦。想想看,曹操刚刚下了《己亥明志令》,而且刚刚开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你们又搞什么加九赐的活动,这样做是不是太急了,不利于曹公的国际形象。

董昭回到曹操那里汇报时,一定对荀彧的话做了节选,没有完整地、准确地汇报荀彧的意思,反而很可能添油加醋,说“老荀坚决反对丞相您继续进步。”

这事闹到最后,荀彧服毒自杀了。关于荀彧的死法,也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曹操嫌荀彧“反对进步”,冷遇荀彧,荀彧觉得没意思,服毒自杀;还有一种是曹操不仅是冷遇,而是非置其于死地不可,他派人送给荀彧一个空饭盒,意思是“您省点粮食吧”,活活把荀彧逼死了。

不管怎么死的,反正曹操和荀彧这对伙伴最后是分裂了。

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2)

曹操和荀彧

关于这段分案,主流的观点认为,荀彧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跟随曹操是分阶段、有条件的。在安定社会、化乱为治方面是认同曹操的,也竭尽心力帮助曹操;当曹操要篡夺汉祚、甚至只是刚表现出这方面的一点意思的时候,比如要搞什么“加九赐”,荀彧就不认同,于是就和曹操分道扬镳。

还有一种观点,以杜牧为代表,他们认为,荀彧一开始就和曹操同流合污,用高祖、光武皇帝打比喻,用楚汉之事作比方,怂恿曹操“进步”。到了最后,荀彧为了求名,“乃欲邀名于汉代”,这才故意忤逆曹操。也有人说荀彧到此时突然痛改前非,幡然悔悟。

荀彧为什么在后世会被不断“重新认识”并成为话题,我这样认为,杜牧、司马光皆生活在大一统时代,在大一统时代,忠是硬道理,正是在这种大一统的意识下,荀彧是不是忠于汉室才会成为一个话题。忠字当头,忠是最大的政治正确,那曹操就是需要否定的白脸人物,在他的核心圈子里都有人反对他“进步”,这就是说明曹操是多么不得人心,所以荀彧才有了汉室忠臣的光环。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引荐同类,和曹操同流合污事实俱在,荀彧怎么配做汉室的忠臣呢? 难道最后一死就能洗白以前的罪行吗?难道最后一死就能洗白以前的罪行吗?

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3)

荀彧之死

司马光为荀彧作了精彩的辩护。司马光说,管仲帮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就桓公本人的言行而论,家伙连猪狗都不如,差曹孟德远了去了,但管仲不以帮助他为耻,因为管仲志在生民。司马光说,汉末大乱,天下涂炭,荀彧要救国救民,他只有通过帮助曹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荀彧帮助曹操平定天下十之七八,老百姓是深受其惠的,要说功绩比管仲都大。荀彧生为百姓,死为汉室,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司马光认为荀彧比管仲还牛,这里面大有讲究。在孔圣人眼里,管仲是实践“仁”的典范。孔子的学生拿了一大堆名人请孔子品鉴,看谁能达到“仁“的标准,以便学习的榜样。有的“忠矣”,有的“清矣”,除了管仲,没有人能达到“仁矣”的水平。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披发左祍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事,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孔夫子认为,为国为民就是仁。不要让蛮夷统治百姓(披发左祍)就是为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以兵事)就是为民。

在儒家原教旨主义的教义里,“仁”是最高价值,“仁是硬道理”。后来儒家遭到专制权力强奸,“忠”升格为最高价值,成了硬道理。唐宋以降,大家总结前面天下混乱的历史教训,最后发现对皇帝不忠是最根本的原因,往上顺着一追查,曹操父子最混蛋。一旦以忠为纲,看问题会很简单,形式主义概莫如此。所以杜牧认为,曹操不忠,荀彧和曹操共事,就是不忠,末了反戈一击,也不过是为了邀取忠的名声(他以为荀彧和他一样很看重“忠“)。司马光毕竟有历史眼光,能够从实际出发,认可曹操及荀彧维护秩序恢复民生的历史功绩,他内心也觉得“仁”的价值需要提倡,当然他不敢公开反对“忠字当头”,所以他说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不损忠臣之节,是又仁又忠。

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4)

司马光

那么,今天不需要再以忠为纲,我们该怎么了结这段公案呢?

其实,在包括荀彧在内的曹操集团的核心层面,曹公“可以进步”而且条件成熟后“必须进步”已经是共识了。曹氏将取代刘姓,这个趋势大家都心照不宣,这帮文臣武将呕心沥血、流血牺牲不是冲着汉献帝的,汉帝国国祚已尽,在当时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事实归事实,汉天子仍然存在也是一个事实。

形禁势格,大家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走一步看一步。包括曹操在内,一班老人对汉帝国汉天子仍然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正统的观念很强大,“取而代之”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相信曹操对荀彧这样的心腹谋臣都难以启齿。曹操没有推心置腹地和他讨论这个问题,荀彧按照士人的操守和谋士的职业道德,对董昭这样的人,也只能按曹操一贯的公开表态来表态,劝之以“君子爱人以德”,也是非常适合身份的。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以令诸侯”的利润,“奉天子”就是他的负债,这样帐面上才平衡。汉天子汉献帝的利用价值越来越低,但如何处置,却是一个难题。对曹操来说,在没有万全之策之前,这个问题不妨拖着,何况孙权、刘备等还没有彻底剪灭,在他们平定之前,这个问题并不是很迫切。转移汉祚是个大问题,会带来社会心理的震动,对于这类问题,大政治家是有耐心的。邓公说五十年不变,曹操也说在我手上不变,他们都相信下一代的人“有智慧”解决问题,其实上一代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条件不成熟,没有时间调节社会心理。我愿意相信,荀彧在这里和曹操是心有灵犀的,也是曹操的知音。你曹操都搞模糊策略,不争论,我荀彧自然也没必要起哄,以后再说。但是有些人则不一样,曹公不进步,自己也就不能再进步,所以,总想挑起这个话题。

荀彧多少岁死(是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吗)(5)

曹操

从大历史背景看,荀彧这样的士大夫对国祚迁移,王朝轮替并不是没有思想准备。从现实看,汉室不可恢复已是既成的事实,献帝迁许以来,趋势是越来越衰,不是越来越强。就算荀彧是汉家天子的卧底,也应该在一开始就想办法强化献帝的权威,引导曹操向恢复汉室的方向上前进,怎么会一直默认曹氏篡夺的野心逐渐膨胀呢?何况曹操做魏公和做皇帝毕竟不是一回事,荀彧何必在这个时候以命相搏呢?

所以我认为,荀彧不想参与、有心回避“取而代之”的相关事宜,这是有可能的。曹操不找他,他不会谋划这事,但要说他心存汉室坚决反对却也未必然。

因为曹操和荀彧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都没有面对面地深谈,不免相互会错了意。曹操实行“单边主义”,伤害了老盟友也未可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