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缠足会在古代盛行(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

有人似乎认为女人缠足的历史由来已久,是伴随着封建王朝,从古时候代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畸形文化。但考古学家挖开1000多年前的古墓时,竟然发现1000多年前的女尸脚骨并不弯曲,是天足,到底裹脚的历史应该从哪里开始算起呢?

为什么缠足会在古代盛行(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1)

缠足是我国的历史陋习,也是封建时期女性的恶梦,女孩从四五岁开始便要缠足,直到成年才将裹布取下,用外力作用使脚停留在儿童时期的长度,是古代的一种变态审美,“三寸金莲”被看作是女人的独特之美。

古代文人对小脚的赞美颇多。“纤纤玉足似月牙,盈盈一握手感佳。”是对这一畸形审美的最好诠释,对于古代缠足有四种说法:

一是,古代女子以三从四德为标准,讲究足不出户,深居闺中。缠足这一做法从客观上避免了女子抛头露面。

为什么缠足会在古代盛行(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2)

对于缠足的起源说法很多,但史料记载宋朝之前是没有缠足说法的,也就是缠足很可能是宋朝后期开始广泛流传,元朝对小的要求更甚,明代缠足之风盛行,给封建女性带来深重痛苦。缠足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第一种说法: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为什么缠足会在古代盛行(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3)

2、第二种说法: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3、第三种说法: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缅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受李煜的宠爱。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 。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

为什么缠足会在古代盛行(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4)

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首先开始推行反缠足,但最后未能成功。到了清朝末期,缠足被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视为中国社会落后的象征之一,并认为缠足造成中国妇女的柔弱,进而影响到整个民族及国家的力量,因此开始推行反缠足运动,成立许多天足会。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缠足风俗开始从沿海大城市消失,并逐渐影响到内陆地区,缠足风俗的完全消失,最晚则要到1940年代甚至1950年代以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