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常识(雷电防护之人体与设备防雷措施)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雷电防护常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雷电防护常识(雷电防护之人体与设备防雷措施)

雷电防护常识

雷电活动时,由于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产生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等都可能对人造成致命的电击。因此,应注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要求。 1) 防旷野 雷电活动时,非工作需要,应尽量少在户外或旷野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时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内;如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时,要注意离开墙壁和树干距离8m以外。 2)防尖端 雷电活动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或隆起的小道,应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和池旁,应尽量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高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3)防侵人波 雷电活动时,在户内应注意雷电侵入波的危险,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以防止这些线路或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调查显示,户内70%以上的人体二次放电事故发生在相距1m以内的场合,相距1.5m以上的尚未发现死亡事故。由此可见,在发生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应当注意,雷电活动时,仅仅断开开关防止雷击是不起作用的。 4)防球雷 雷雨天气,还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止球雷进人户内造成危害。 5)防反击 防雷装置在接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会产生很高电位,可引起人身伤亡事故。为防止反击发生,应使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导体间的绝缘介质网络电压大于反击电压,并划出一定的危险区,人员不得接近。 6)防跨步电压 当雷电流经地面雷击点的接地体流入周围土壤时,会在它周围形成很高的电位,如有人站在接地体附近,就会受到雷电流所造成的跨步电压的危害。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接地装置距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少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接地体局部深埋、隔以沥青绝缘层或敷设地下均压条等安全措施。 7)防接触电压 当雷电流经引下线接地装置时,由于引下线本身和接地装置都有阻抗,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电压降,人如果接触,就会受接触电压危害,应引起注意。 设备设施的防雷措施 1.化工设备的防雷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但油罐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当罐顶钢板厚度为4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 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非金属易燃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5)覆土厚度大于0.5m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和采气孔应作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6)易燃液体的敞开储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7)户外架空管道的防雷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户外输送易燃或可燃气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处接地,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②当上述管道与爆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而间距小于10m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 ③当上述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和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 ④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或者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若为非金属支架,必须另做引下线。 ⑤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 2.水塔的防雷 利用水塔顶上周围铁栅栏作为接闪器,或装设环形避雷带保护水塔边缘,并在塔顶中心装一支1,5m高的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30m。若水塔周长和高度均不超过40m,可只设一根引下线。为此,可利用铁爬梯作引下线。 3.烟囱的防雷 砖砌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用装设在烟囱上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进行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20~30Ω。 当烟囱直径为1.2m以下,高度低于35m时采用一根2.2m高的避雷针;当烟囱直径小于1.7m,高度低于50m时用两根2.2m高的避雷针;当烟囱直径大于1.7m,高度高于60m时用环形避雷带保护。烟囱顶口装设的环形避雷带和烟囱抱箍,应与引下线连接;高100m以上的烟囱,在离地面30m处及以上每隔12m应加装一个均压环,并与地下线连接。 烟囱高度不超过40m时,只设一根引下线,40m以上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铁扶梯作引下线,钢筋混凝土烟囱应用两根以上主钢筋作引下线,在烟囱顶部和底部与铁扶梯相连。 4.微波站、电视台的防雷 (1)天线塔防雷防直击雷的避雷针可固定在天线塔上,塔的金属结构也可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塔的接地电阻一般小于5Ω,可利用塔基基坑的四角埋设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应围绕塔基做成闭合环形并与垂直接地体相连。 塔上的所有金属件(如航空障碍信号灯具、天线的支杆或框架、反射器的安装框架等)都必须和铁塔的金属结构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波导管或同轴传输线的金属护套和供敷设电缆用的金属管道,应在塔的上下两端及每隔12处与塔身金属结构相连,在机房内应与接地网相连。塔上的照明电源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管。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相连,并应水平埋入地中,埋地长度应在10m以上才允许引入机房(或引至配电装置和配电变压器)。 (2)机房防雷 机房一般位于天线塔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如不在其保护范围内,则说明房顶四周应敷设闭合形避雷带,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柱子的钢筋可用作引下线。在机房地下应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水平接地体。在机房内沿墙壁敷设环形接地母线(用钢带120mm×0.45mm). 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护套、设备外壳和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各种金属管道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相连。室内的环形接地母线与室外的闭合接地带和房顶的环形避雷带之间,至少应用四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线互相连接,相邻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8m.在多雷区,室内高1.7m处沿着墙一周应敷设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机房的接地网与塔体的接地网之间,至少应有两根水平接地体连接,连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引向机房内的电力线和通信线,应有金属护套或金属屏蔽层,或敷设在金属管内,并要求埋地敷设。由机房引出的金属管、线也应埋地,在机房外埋地长度均不应小于10m. 5.卫星地面站的防雷 卫星地面站天线的防雷,可用独立避雷针或在天线反射体抛物面骨架顶端,及副面调整器顶端预留的安装避雷针处,分别安装避雷针。引下线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防雷接地、电子设备接地和保护接地可共用接地装置。接地体围绕建筑物四周敷成闭合环形,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机房防雷与微波站防雷相同。 6.广播发射台的防雷 中波无线电广播的天线对地是绝缘的,一般在塔基多装设球形或针板形间隙,接地装置采用放射形低电阻水平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0.52.发射机房采用避雷针或避雷器防止直击雷。接地装设采用水平接地体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电阻小于10Ω。发射机房内高频、低频工作接地母线用120mm×0.35mm的纯铜带,机架用40mm×4mm的扁钢接到环形接地体上。 短波广播发射台在天线塔上装设避雷针,并将塔体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机房防雷同中波机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