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民间的生活故事(世遗的民间往事)

1月4日,由我省报告文学作家孙侃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别样精彩在拱墅》在杭州研讨。新书集中反映了20位居民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生故事,他们以口述形式讲述了真实可信的拱墅巨变。

叶艳萍,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便是其中一位。2014年,大运河申遗期间,位于拱墅区的博物馆专门开通了“大运河(浙江段)申遗展厅”,系统全面展示浙江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所有成果,接受国际专家的考察评估,书中详细回忆了这次申遗前杭州市民的努力。经红旗出版社授权,本端刊发文章节选。

国际专家终于来了,可以说,这是一场申遗“大考”。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这次委派了两名国际专家,一位是拥有印度国家历史文物局成员、ICOMOS 印度临时执委会副主席、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博士等头衔的莉玛·胡贾女士,她还是作家、历史学家;还有一位是韩国釜山庆星大学城市设计系教授、首尔大学环境学博士姜东辰先生。

18 座城市总共31 个考察点,两位专家分为A 组和B 组分两头跑。

北线的B 组由姜东辰先生负责,A 组走南线,由莉玛·胡贾女士负责评估考察。她是这样一路过来的:最先从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北出发,再到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东平戴村坝、汶上南旺枢纽、会通河微山段、中河台儿庄段、中河宿迁段、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江南运河嘉兴段、江南运河南浔段,最后到江南运河杭州段。

杭州本来是A 组考察的第一站,包含富义仓、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6 个点,我们博物馆也是其中之一,扮演了大运河浙江段总展厅的角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当我们为国际专家的评估考察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说莉玛·胡贾女士行程有变,杭州调整为评估考察的最后一站。

这绝对有点儿让我们措手不及,次序也全都打乱了。因为原先全面介绍大运河历史文化是我们的任务,整体介绍为重中之重,而现在我们这里成了最后一站,事先别的申遗点肯定已经介绍了不少人文历史的内容,我们介绍讲解的内容不能再与别的地方重复了。怎么办?只能连夜讨论对策。

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定下来把这次评估考察的重点放在第三展厅,因为第一、二展厅介绍的是大运河的基本情况,第三展厅的主题是大运河浙江段的综合保护,这个主题莉玛·胡贾女士想必会比较感兴趣。按照这一方案,我们又综合省、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全力以赴进行调整完善。

9 月25 日下午,莉玛·胡贾女士和助理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我们大运河博物馆。说真的,当我们见到她本人时,紧张的心情反而消失了,包括讲解员杨芳。她前一晚还在失眠,可当莉玛·胡贾女士来到博物馆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温和友好,绝非那种钻牛角尖、紧揪问题不放的专家,心里稍微舒了一口气。

那天莉玛·胡贾女士的评估考察,有一件事也在意料之外。按照原计划,我们本来引领莉玛·胡贾女士前往第三展厅,因为第一、二展厅不在这次讲解的重点之中,可她似乎对第一、二展厅的内容,即大运河的开凿和变迁、大运河的概貌等内容非常感兴趣。幸好我们事先工作做得很细致,讲解完全跟得上,可那份改了十多遍的讲解词没能用上。

要说这解说词,还有一段故事。是我们博物馆的年轻女讲解员杨芳,最早一批进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一。得知承担这个重任的杨芳当时压力非常大,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一下子瘦了10 多斤。这也可以理解,虽然她在馆里算是老人,但毕竟还是个小姑娘,换作谁都会紧张。为了确保讲解词的质量,我们还专门沿着大运河浙江段全程走了一遍,实地寻找感觉,这一步也是很重要的。

说真的,至今我还记得讲解词从撰写到修改,再到定稿的那段痛苦的磨合过程。当我们把自认为很完美的讲解词交到市文物部门后,被修改了三四次才送到省相关部门,省相关部门又给了我们好多反馈意见。来来回回,这份看起来简单的讲解词修改了不下十遍。当这份讲解词最终定稿时,我长吁了一口气。

因为行程安排得很紧凑,给大运河博物馆预留的时间只有30 分钟, 可莉玛·胡贾女士在博物馆待了40 多分钟,大半时间是在第一、二展厅,第三展厅只是粗略地走了一遍。快结束时,她也问了好几个问题, 不算生僻冷门,在场人员一一做了详细回答。看得出来,莉玛·胡贾女士对博物馆的展示非常满意。

第三展厅的出口处有个留言墙,临走前,莉玛·胡贾女士还很有心地用印度文留言,表扬了我们。虽然只是很小的一张纸条,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肯定。我们把这张纸裱了起来,作为申遗工作的留念。

大运河申遗工作真是一波三折,像坐过山车一样。

因为2014 年中国不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这个成员国每年由不同国家轮流担任,这就有些被动。按照历年申遗惯例,确切消息都会在6 月21 日这一天公布,可在这一年,这一天发生了很多意外。

6 月21 日上午,日本抢先拿到了审议权,下午本该轮到中国,没料想又有墨西哥、德国、韩国、缅甸等国被安排到了中国前面,从前方传来的消息说,中方多次争取、申诉,却被一一驳回。我们所有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人都特别紧张,不是抱着手机就是坐在电视机前面,生怕错过与申遗相关的任何消息。

那天晚上的我几乎彻夜未眠,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一直在担心,究竟我们的项目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正常的审议程序。那年申遗,中国还申报了“丝绸之路”项目,这样一来我们觉得大运河项目就更悬了。

好消息终于传来。6 月22 日上午10 时左右,听到世遗大会执行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根据会议表决结果,宣布中国提交的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时,我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激动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虽然已时隔三年,但那时的狂喜我至今仍记得。当晚,我们拱墅区还上演了一台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文艺晚会,大家都很高兴。

如今,我每次想来,都觉得能为大运河申遗尽绵薄之力,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等到晚年时再回忆起来,我想这将是我一辈子最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尽管我负责的只是大运河申遗中的很小一块工作。

从2015 年起,因为不再兼任拱墅区图书馆馆长一职,我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之上,可仍时时想起大运河申遗这件事儿。申遗成功之后,大运河的宣传、保护、利用、研究成为接下来的任务,我现在在筹划开展大运河申遗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很多东西如果现在不去收集、整理、保护, 就会慢慢消失,以后再也找不回来了,这将是非常遗憾的。

我还想说的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馆长,我感觉到肩上担子很重。我会化压力为动力,为这条千年运河的保护,为运河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十多年前民间的生活故事(世遗的民间往事)(1)

【浙江新闻 】

2014 年6 月22 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 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 处世界遗产。加上2011 年已被列入世遗名录的“西湖文化景观”,杭州由此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是纵贯我国中东部平原的内陆水道系统,流经8 个省市地区。大运河自公元前5 世纪以来陆续建造,到公元7 世纪(隋朝)首次形成为我国统一的水路交通系统,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依据历史上的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 运河浙江段为江南运河段的一部分。此次运河申遗,杭州段的首批申遗点段有11 个(包含6 个遗产点、5 段河道),其中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拱宸桥和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上塘河段)位于拱墅区境内。

为了全力配合大运河申遗,拱墅区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同时,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运河保护利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五大理念,围绕“实现文化引领,打造运河文化展示区”这一总目标,注重运河历史、人文、生态价值,大力加强运河综合保护利用。几年来,拱墅区还结合运河申遗,始终本着“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 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迄今,辖区内各个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均得到合理保护,为挖掘、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让悠久历史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样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