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

嗨!小伙伴们大家早午晚都安呐!这里是能叨叨的影者。

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辜负了那些电影时光,描写得太过轻薄。不算什么回归,只是个人的一个小爱好,想要让文字代替自己说出那些故事,字里行间流淌那些光影。今天仍然会带大家走进一部影片,同时会讲一个故事,一个不那么快乐的故事。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影片是《春潮》,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这部影片有一点文艺片的特质,初看并不惊艳,但却埋藏着大多数人心底的刺痛。祖孙三代,三个女人,一台大戏,似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与纠葛,爱恨交织,这种情绪由心底蔓延到每一寸皮肤,无论是子女或是父母,好像都没做错什么,却莫名有着山海都无法跨越的情感障碍。

整部影片压抑与隐忍成为底色。郭建波一位单亲妈妈,一个略显男性化的名字似乎也在默默支撑着她的刚毅。作为一名记者,她的新闻报道无限接近真相,探求真实,不会刻意迎合大众的心理,也不会在同行中审时度势,尖锐的笔锋常常令报社领导头痛,就像在心底里为自己的行为立碑,连墓志铭都镌刻着正义,坚守着一个媒体人的锋芒与底线。

无论个人性格如何强势坦荡,似乎都无法获得一个更加强势的人的认同,她的母亲纪明岚,一位更加强势的母亲,拥有着无比坚硬的外壳,无比锋利的嘴,无比深刻地爱与恨。她对待街坊邻居却很有耐心,话语轻柔,无处不透露着关爱,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老太太,面对自己的女人好像一个会动手术的医生一般,还能换副心肠,五脏六腑都换了一副模样一般。会用最肮脏的话语辱骂女儿,戳人痛处的时候毫不嘴软,似乎只有把这个最亲近之人的内心撕碎才可寻得某种解脱。拥有最朴实的善良的同时也拥有着最华丽的恶毒。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2)

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家庭环境中,有一个像光一样的角色,小孙女郭婉婷,早熟又懂事,是姥姥与妈妈之间最好的调和剂。时不时会冒出一些灵动而有趣的话语,缓和尴尬的气氛。可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很难不受到波及。听话和懂事仿佛是长辈说出的最大骗局,为了这两个词逐渐迷失自我,这样的成长还有意义么。

纪明岚时在饭桌上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语,“都是白眼狼”,“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诸如此类,恶毒又不堪的字眼,从女儿的父亲开始骂起,没有一个人是好人,无休止的辱骂,每一个字都像是战场上的尖刀,不会有犹豫,不会有怜悯,深深地,狠狠地刺进敌人的心脏,面对数十年来如此这般的尖酸刻薄的话语,郭建波直击真相的勇气都被打散,满满的无可奈何,面对争吵、辱骂,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好女儿,自己选择隐忍不发,内心的无限克制没有任何一个出口,内部消化是非常伤身体的事情,毕竟郁气内结不是一般人能常年承受的事情。很奇怪,我们读书数载,没学会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温暖的声音去赞美他人,但却不用学习,便能说出那些脏话,那些杀人的刀子。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3)

有一个画面是郭建波伸手握住了仙人球,手被刺扎的布满小孔与鲜血,她仿佛感受不到一样,冷漠地看着这一切,身体的痛怎么能代替心里的痛呢,一根扎进心里刺,慢慢的、缓缓的对穿心脏,冰冷的感觉都无法察觉,鲜血淋漓的手,支离破碎的心。人,都是慢慢慢慢变麻木的,千万不要用最刻薄的一面对待自己在乎的人,会伤人心,会难过,甚至这种不幸福感刻进DNA里遗传。

幸福的模样千篇一律,痛苦的经历各不相同。郭建波就像母亲失败人生的替死鬼一般,遭受着永无止尽的谩骂与羞辱,如此病态的恶意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家本来是温暖的港湾,不知什么时候,家里的亲人向魔鬼一样拼命地把她往外推。“有多少个夜晚,我都夜不能寐,我想躺在妈妈的怀里,但大多数时间我都躺在了男人身边”,要怎样的孤独与绝望,要怎样的焦虑与失望。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4)

现实与理想往往并不遥远,只是虚无,有些人轻易便能得到美好的理想状态,有些人拼尽全力挣扎在现实泥沼,这样的人“斗争”变成了生命的主题,哪怕是无声的反抗,也要在望不到头的折磨中找到一丝一毫的光点,不然真的会消亡与毁灭。

郭婉婷在参加朗诵比赛的稿子是这样写的:

在我十几年的生活中

我一直以为我很幸福

我的生活时时充满了欢乐

处处铺满了着鲜花

我不知道该为存在于这部电影中的这段话作何解释,各种情绪交杂,像是初学文字的孩子,无法解读这段话的精要。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5)

这对母女之间永远伴随着争吵,谩骂,单方面的羞辱,从没有好好说话,这样的相处方式令人窒息,无休止的在被吸取与消耗,情绪像病毒一样,终生不愈。没想到唯一能和母亲好好说话的时候竟然是母亲生病,像一座巨大的、吵闹的机器突然停止运作,变得温顺且安静。

一段郭建波的独白,是数十年以来情感的宣泄,是低声的怒吼与愤怒。

“你安静了,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是啊,你就是一个女儿的世界,纷乱的声音突然静默,让女儿获得了一个说话的机会,明明是家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却总是恶语相向。

这样的矛盾永远无法调和,纪明岚明明也很爱她的女儿,会心疼女儿未婚先孕,理解女儿的不容易,帮着女儿带孩子,虽是满嘴的抱怨,也并没有作出赶走女儿这样一劳永逸的事情,行动上为女儿付出,嘴上却从不饶人,搞的比仇人还要多憎恨几分。这种有些畸形的母爱太具有压迫感,更令人窒息。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家庭的通病。

郭建波有时会看到一个红衣女人,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下,人的内心会发生一下奇怪的变化,红衣女人就像是死亡对郭建波的诱惑一般,随时引诱着她。死亡像一个怪物,有些散发着魅惑人心的魅力,这种诱惑难以抵挡。不过,人对于活着的渴望总要胜过对死亡的憧憬。

究竟什么才是摆脱家庭阴影的良药,究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健康快乐的个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和解。

影片最后小女孩追着流动的春潮肆意奔跑,就像追逐着自由,追逐着新的开始。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6)

下面是另一个故事,另一段无关痛痒的经历,会有些杂乱无章,希望还有人能有耐心继续看下去。

就像秀才遇到兵、哑巴吃黄连一样,有些说不出的表达是真的可以憋死一个人,活活憋死一个人,能够感到窒息感的憋死。

久久无法写下想说的内容,不知从何说起,又不知如何组织语言,这可能不是绝对客观的叙述,有点像一场控诉与宣泄,但绝没有那么尖锐,只是抒发苦闷,寻求解惑。

童年的经历大多不太记得,应该是很快乐的,也会有家庭的争吵,这样的争吵主要来源于爷爷奶奶,这种不幸福到现在看来是真的会遗传。

很小的时候,锅碗瓢盆就在院子里、屋里翻飞起舞,没有人在乎一个小孩子的哭声,瓷碗碎裂的声音,相互谩骂的声音,孩子撕心裂肺的啼哭,你没有办法相信这样爱你的两个人鸡飞狗跳的样子,仿佛你从来都不存在。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7)

他们因何争吵就不表明了,对老人家不好。这样的吵闹声一直跟随着这个孩子的成长,从平房吵到了楼房,从楼房吵到了两个人分开居住,不能理解的是,每次吃席,他们还会顾着对方吃过这个没有,吃过那个没有,之后或许会争吵或许不会,各回各家。但孩子总能从两个人的嘴里听到他们对彼此恶毒的评价,她不能理解。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初中,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沙发上撒了不知道什么的东西,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初中的孩子坐立不安,承受着争吵的后果,没有人能救她。

很多事情都是积怨已久,无法摆脱又无法承受。

小时候的玩具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玩剩下的,去儿童医院看病的时候曾经奢望着能有一个氢气球,但没有得到回应,那个氢气球留在了孩子心里,哪怕长大了她已经不需要氢气球,甚至一个大人拿着氢气球都会有点奇怪。她拥有过一个自己的氢气球,长大后过生日的时候朋友给买的,很开心。不过后来顺着窗户飞走了,也很开心。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8)

孩子的父亲在她初中的时候去别的城市了,在之后的无数次单方面羞辱中,父亲把自己离家多年这件事情怨恨在孩子身上,是她害他有家不能回,她无法理解,不知道为什么。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被所谓“混”的女生拦在回家的路上,结果是被打了很多耳光,这些父亲全然不知,因为他不在家。回家的孩子能和爷爷奶奶说什么,只能说自己摔得。为什么他不在,为什么没人替她撑腰,隐忍、畏首畏尾,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争取,越来越懦弱,这些慢慢地成为了她的性格。

中考的前一天从自行车上飞出去,没有人问这是怎么了,第二天右臂裹着纱布去考试,往后的日子里,这道并不明显的疤痕一直都在,考试的中午吃了桶面,觉得特别好吃。高考的时候父亲仍旧不在,没有其他人全城高考的那种轰轰烈烈的感觉,只是一个人没有问候的考试而已。所有人生的重要时刻他都不在,在她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后,他却质问她为什么做事不和他商量。不是不商量,是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已经习惯了独自解决。

其实现在回想,可能他不在的那些年才是她能够建立起强大内心的那些年。因为一些事情,很多年后,他回到了家的城市,好像在学着关心她,甚至连洗碗都要说她不会洗,这是在建立自己的威信么。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9)

忘了是为什么争吵,爷爷奶奶父亲堵在家里争吵,全然不顾她的感受,哪怕她缩在被子里,仍然无法阻止他们之间的争吵,因为没有更多的房间,她和奶奶住在一张床上,以至于长大后也完全没有隐私,没有自己的空间。

26岁,因为一次相亲失败,他彻底地爆发了,说出了自己藏了大半辈子的秘密。“你是我抱来的”,“你有什么了不起,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烂货”“怎么到了霉了抱了个你这么个东西”“真是个倒霉鬼”“这辈子都毁的你手上了”“我现在姊妹们不和都是因为你”“你个傻子”“你没有脑子么”“出去鬼混啥了”。还有很加肮脏的话语,还有很多以“妈”为基础,增添配套设置的骂法,好像在他捅破这层窗户纸以后更加可以肆无忌惮,毫无禁忌,就像魔鬼一样,每一天都在愤怒,每一天都在破口大骂。他安静了,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0)

很多次都想离开,但不知道在纠结什么,无法下定决心,一个快七十的父亲,一个快九十的奶奶,她舍不下。但被羞辱的时候也是真的很想走。

自从他毫无顾忌地说破之后,就什么都说,把他这辈子的倒霉都怨在她的身上,令她不知如何自处。那些肮脏的话语,病态的咒骂时时刻刻都伴随着。

她没有整块整块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频繁的时候平均五分钟他会叫她一次,包括单独刷一个碗。长的时候一两个小时吧,她随着都在准备着,仿佛那个声音随时会出现。

想要自由和解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想要自由和解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有些时候你会觉得他更像是痛苦之人在找替死鬼,那种狂怒无能,却只能刺痛她而已,这种真实伤害永远都忘不掉。有些话说了就是说了,收不回去,尤其是令人痛苦的。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1)

他是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仿佛他说出的话就是真理,不加思索的,没有根据的也变成了必须要她遵守的条令条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恐惧时时刻刻都围绕着她。有一段时间他去住院,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做手术,因为病因有很多种,后期又不是很配合。最后这笔账又算到了她的头上,按他的意思理解,是她和医生一起合谋要谋害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永远都在怪罪别人。

父亲说如果没有抱养我他的一生会特别好,要知道在有这个孩子之前,他曾经有过两短婚姻(咨询过爷爷后得知),为什么不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四十岁之后的失败与倒霉归结在她的身上,为什么不归结于他自己失败的前半生上,难道四十岁之前还有人影响他的生活,令他倒霉么。

常常会心绞痛,并不快乐,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如果我是他人生失败的根源,我死了,他会不会快乐。但真的有点扛不住他的羞辱与谩骂,痛恨自己不够有决心离开。奶奶经常说的就是“我不指着你指着谁呀,你可不敢离开我”。很多复杂的情绪混合在一起,很痛苦,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真的会疯。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2)

他变成了我精神上的魔鬼,稍有不顺便会恶语相向,很痛苦,很累。有人说一切都会变好的,我想问“什么时候?因为他说出了这个秘密,颠覆了一个人所有的认知,一时间你无法作出任何判断。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逆来顺受,这样下去会逐渐失去自我,明知道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但你没有办法改变。

其实很多东西一个人是无法承受也无法消解的,所以很感谢一个小朋友,是一起上班认识的,但小朋友真的很好呀,很善良的女孩子,陪了我整个下午,那个崩溃的下午,那个眼泪控制不住的下午。

他会在很多老朋友面前说她的不好,获取认同感,似乎这样能够赢得同情,能够把这个收养的野种打入十八层地狱,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慰藉。她现在变得非常不自信,甚至不知道如何与朋友相处,不想和陌生人交流,不想建立新的关系,或者说不敢,总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完全没有信心,变得懦弱,面对无休止的咒骂,完全没有反抗能力,他就像一个冷血的刽子手,手起刀落,这个人完了。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3)

从来不会夸奖,永远都是“你这辈子完了”“你这弄的什么东西”“你是错的”“你是不是没有脑子”,内心的煎熬真的可以杀人,可以毁掉一个人,可以彻底的否定一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是家人,为什么可以说出最恶毒的话,无法理解,不敢苟同,简直是太可怕了。听到他的脚步声都会立刻站起来,闭上眼睛全是他凶狠的脸,成为了一场永远停不了的噩梦,真实的感受着害怕与恐惧。

难道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非要如此僵硬么,还是说被收养的人应该承受居高临下的态度。他看到电视里表演节目的小朋友都会引到我的身上,你看看人家,你真没出息,怎么抱了你这么个东西。你看人家谁谁谁一个月挣多少多少钱。我想说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个人的平庸与普通。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4)

电视剧《天道》中,主角丁元英曾有一段台词,“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生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你看这个民族就是老弯着腰,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越是觉得容易吃亏,心里就越苦”养儿防老没什么错,但若是亲情的绑架与强烈的控制欲是不是会让子女失去自我,陷入深刻的自我怀疑。

情感不需要证明,证明本身就是对情感的亵渎。从做饭放材料的顺序,东西摆放的位置再到身上穿着的衣服,他无一不在对她进行评价与抨击,好像做任何事情都会错,存在与呼吸本身就是错的。对尊不尊重他具有强烈的敏感度,稍有不顺便恶语相向,这样的精神压迫令人抬不起头,直不起腰。

诚然,他对她又很好,那种强迫式给予得好,那种要一颗苹果给一车梨的好,随后便是“我从小到大对你这么好,你就这么对待我”,令人茫然无措。冲动易怒,随时大吼,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像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肆意散发着自己的愤怒与不满,其他人每天必须高度集中才得以应对。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请不再重复(爱与和解隐忍与克制)(15)

枷锁与禁锢令人寸步难行,每一秒钟都令人窒息。这样的家庭怎么会幸福,怎么会经营好自己的一生,怎么学会爱别人,怎样才能与自己和解。她其实很感激他,但却被肆意消耗着情绪价值,濒临崩溃,难以自救。

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期待,却不会让我们轻易得到。你说那些决心赴死之人是想明白了还是没想明白。明天当然是美好的,但跨越今天的方法从来没有答案。“真正的勇士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可她是一个懦弱胆小,平庸普通的人。可能不会游泳的人才能深刻感到溺水的绝望感。如果碰到那个红衣服的女人,会和她握手并拥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