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和氏璧的故事(从襄阳南漳县那块旷世珍宝和氏璧说起)

《三字经》第四章,要从襄阳南漳县那块旷世珍宝和氏璧说起,襄阳南漳县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和氏璧的故乡,两千多年前,楚国人卞和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旷世珍宝和氏璧,但是却遭到有眼不识宝的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给予膑刑惩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这个献玉的过程体现出卞和的坚忍之心,也告诉我们,蕴藏着宝玉的玉石,必须经过雕琢,才能变成宝玉,我们人的天赋也正如这宝玉,而学习就起到了雕琢我们的人类的作用,了解了这些,就知道《三字经》第四章的宗义了。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这章的原文: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我先把需要讲解的字解释一下:

1)玉:材质坚硬,表面平滑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摸起来很柔细的一种美石,通常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雕刻的材料。

(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来加工玉石。如:“雕琢”。

(3)成器:制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成材、可造就。

卞和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武王也认为被卞和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

南漳和氏璧的故事(从襄阳南漳县那块旷世珍宝和氏璧说起)(1)

膑刑

武王死后,文王登基。这时,卞和抱着他那块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仔细雕琢一番,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宝玉。而这块珍贵的宝玉,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南漳和氏璧的故事(从襄阳南漳县那块旷世珍宝和氏璧说起)(2)

由此可见,真理有时候很难被人接受,有时候为了真理要有人付出代价的,但只要坚持,结果往往会被历史肯定。这块从襄阳南漳县发现的那块旷世珍宝和氏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