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糖化过程:我的精酿日记第8天

(一)淀粉的分解

1.淀粉分解酶

(1)α-淀粉酶

能迅速将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使溶液黏度迅速降低,但还原糖生成少,所以又称液化酶。

(2)β-淀粉酶

水解淀粉时还原糖生成多,对温度较敏感

(3)其他酶

-

2.淀粉的分解

3.淀粉分解的检查

4.影响淀粉分解的因素

(1)麦芽溶解度的影响

(2)粉碎细度的影响

(3)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糖化方法的影响

(5)糖化醪浓度的影响

(6)糖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恒温糖化时,在60-67℃之间从淀粉到糖的分解达到最高值,最终发酵度最高。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可发酵性糖和最终发酵度都降低。

升温糖化时,采用较低的投料温度,有利于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但较高温度(如超过67℃)下长时间休止并不能提高最终发酵度,因为β-淀粉酶对温度比较敏感。

(7)糖化醪PH值的影响

食物的糖化过程:我的精酿日记第8天(1)

(二)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的溶解主要发生在制麦过程中,糖化过程主要起修饰作用。制麦过程中与糖化过程中蛋白质溶解比例为1:(0.6-1.0);淀粉分解比例为1:(10-14)

影响蛋白质分销的因素

1.麦芽溶解度的影响

2.休止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由于起主要作用的内肽酶和羧肽酶最适作用温度分别是40-65及40-60,50-55℃蛋白分解能力最强,所以蛋白质休止温度一般控制在50-55℃之间。

3.糖化醪PH的影响

5.0-5.2

4.糖化醪浓度的影响

食物的糖化过程:我的精酿日记第8天(2)

(三)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分解

半纤维素和麦胶质的分解实际上是指β-萄聚糖的分解

1.β-萄聚糖酶

2.β-萄聚糖的分解

3.β-萄聚糖分解的影响因素

(1)麦芽溶解度的影响

(2)麦芽粉碎细度的影响

(3)糖化方法的影响

(4)休止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采用低温投料(如35℃)并延长休止时间有利于β-萄聚糖的分解。

(5)糖化醪PH值的影响

食物的糖化过程:我的精酿日记第8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